吸引学员报课、交钱的理由很多,如名师讲授、大机构,但最重要的一条是“0元课程”“不过全退”。
这似乎是门双赢的生意,学员靠着这句保障放心报名上课,考上了皆大欢喜,即使落榜也没什么损失。公司则靠这一笔笔报名费组成的现金流发展业务。
但直到学员发现没能如期收到退款,平衡被打破,慌张的情绪传开。
这一次,矛头指向了开课吧。
社交平台上,开课吧也卷入退费风波。投诉的帖子正在迅速增多,矛盾发酵,甚至有人招揽起生意,晒出律师职业照,“需要帮助退费吗?不采用必要手段,大概率是不会给你退的”。
但更需要警惕的是,眼下的退费矛盾只是第一道闪电,更大的风雨可能还未降临。
对“一路狂奔”的开课吧而言,高额退费的协议班是快速打开市场的利器,但收入很难落袋,一边输血一边放血,跑得够快才能活下来。问题是,行业环境动荡,容量有限,狂奔还能坚持多久?
一名自称律师者发布开课吧退费截图,有人询问其如何维权。
退费拉锯
第一次延迟发放奖励金时,杨梅(化名)并没太在意。
班主任的解释听起来很合理:3月末,开课吧部分老师因疫情需居家隔离,耽误了打款进度,预计将延迟到四月中上旬。
她所报的公务员课程,属于开课吧协议班中的月返班型。双方签订的合同显示,如果学员参加编制考试且被录取,则协议终止,如果未被录取,则有资格参与奖励金。奖励金的发放条件包括两项,学员同意将学习经历放入甲方案例库以及观看课程时长满足一定条件。
这意味着,根据协议,在未被公务员岗位录取的前提下,杨梅可拿回自己实缴的学费。这也是开课吧宣传的重点。
官网中,其多次强调“0元学课程”。一名学员在咨询时,有些犹豫,客服劝他,“这相当于一分钱都不用花去学习”。
月返班型刺激了学员的报名意愿,相较一次返款的协议班,这一班型每月都会以奖励金形式返还一部分学费。
月月都能拿回钱的承诺不仅缓冲了学员的经济压力,也让他们安心。多名学员的聊天记录显示,其报名协议班后,客服鼓励其多交几千元升级成月返班型,表示“更加划算”“有投资才会有回报”。
杨梅没多考虑就交了钱,也收到了第一笔即1月的奖励金。但从四月中旬到四月末,又到五月初,她依旧没等到第二笔钱。
等到的是新的通知。多次催促后,班主任在5月5日告知,公司决定停售月返班型,对已缴费学员推出新的活动,停止月返,学员可选择8月底一次性结清或6月底返还之前月份的学费,公司会提供相应礼品。如坚持月返,仍需“耐心等待”,理由是“流程较为冗杂”。
这引起了多名学员的担忧及不满。他们怀疑开课吧故意延迟退费,停止月返是为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一名学员发布的聊天记录显示,工作人员对其称,“最近资金紧张,入不敷出,我们的工资都没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5月5日以来,开课吧新增600多条投诉,多与退费有关。
延迟返费的方案被多名学员拒绝。公考、考研的协议班学费金额大多在1万元以上,杨梅报名的课程费用为21930元,包括她在内,许多人是分期支付。她告诉班主任,自己需要用钱。
担心自己拿不回钱,杨梅开始用各种方式投诉,常见的渠道几乎都用遍了。每投诉一项,她就告诉客服一次,想为自己争取些被重视的筹码,并提出要终止合同。两日后,客服随即通知她,将返回一笔奖励金,劝她不要终止合同。
投诉似乎起了效果。杨梅拿到了奖励金,她却觉得矛盾。
协议班还能走多久?
不安的雪球越滚越大。在脉脉等职场社交平台,协议班的退费风波也成为开课吧员工们讨论的话题。
为开拓市场、吸引学员,开课吧设置了多种类型的协议班,最高额度可返全款。
以公考为例,其在官网对某课程亮点说明,考试通过,发放大额奖励金,考试未通过,发放大额激励金。一名学员表示,通过的奖励金占比接近七成,未通过的激励金为学费全额。多交几千元,还可升级为月返班型。
在开课吧官网,多项课程中提及,对通过及未通过学员发放奖励金、激励金等。
这是职业培训行业内常用的手段。不论是行业龙头中公教育还是拟IPO企业粉笔科技,都将协议班作为快速拉动增长的办法,刺激学员报考。在粉笔科技官网,某培训课程非协议班价格为3680元,部分退费协议为7800元,全退协议为12800元。
摆在学员面前的是一道几乎不用犹豫的选择题。虽然协议班价格普遍偏高,“不过全退”“0元上课”显然更有诱惑力,许多机构的客服还会主动提出,可采用分期贷款方式支付。
看似是共赢的结果。借助协议班,公司迅速获得大量现金收入,实现营收增长。
2021年7月,开课吧宣布获6亿元B1轮融资后,开课吧创始人兼CEO方业昌在致全员信中表示,2021年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5倍。其中,4月至6月孵化的考试培训业务,首月过千万营收,连续三月营收翻倍,预计很快突破1亿元月营收。
好处不止于此。协议班带来的大额收入为公司提供了弹药,既可用于拓展新业务,也可直接投资、理财。
中公教育在回复深交所时披露,在“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中,其最大开支是购买理财产品和定期存款。
开课吧对此颇有期待。方业昌在2021年7月的致全员信中表示,过去一年一路狂奔,团队从1000余人增长至3500多人。品牌定位升级,开课吧和他本人,都站在一个重要的路口。
但协议班并不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增长诀窍。相反,它迷人但危险。
对公司而言,协议班意味着高额退费,考研、考公等考试通过率低,大部分收入都无法留下,必须返还。
以公考为主要课程的粉笔科技在招股书中透露,其退款负债由2019年的1.96亿元增至2020年末的7.6亿元,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该项负债增至7.8亿元。同期,其亏损达7.82亿元。
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现金流必须在高速运转中得以维持,一旦减速,风险骤增。
中公教育已用不小的代价为行业做出警示,2021年,其由盈转亏,净利润自2020年的23.04亿元锐减,亏损23.7亿元,同比下降202.8%。
在财报中,中公教育表示,原因之一是受疫情冲击和经济影响,人才招录培训行业整体收缩。其对市场形势判断过于乐观,经营计划调整不及时,导致退费猛增而成本居高不下。2022年,将降低协议班高退费班班次占比。随后,其下架不过全退型公考课程。
同样的市场环境也罩在开课吧头上。2022年,疫情对职业教育行业的影响仍在继续,最直接的例子是,多省公务员考试延期,也有地区专升本等考试延期。许多考生的计划发生改变,提出退费,压力转移到开课吧身上。
融资不到1年,带来的信心已经开始松动。一名开课吧员工在五一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收到了裁员通知。
她告诉《凤凰WEEKLY财经》记者,一些部门的裁员比例比较大,“几乎全没了”,自己没有拿到裁员赔偿,也还没收到3月份的工资。
另一名员工表示,自己也刚刚被裁,根据公司大群的人数,推测离开的员工有上百人。几名公司认证为开课吧的员工在社交平台上记录,公司群人数从5300人降至4789人。
对此,开课吧回应《凤凰WEEKLY财经》称,部分员工因违规操作,触犯规章制度,公司不得不作出淘汰决策。开课吧自2021年起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今年受疫情影响,整体经济环境活跃度较低,其仍在开辟新的市场、招聘新的岗位。
不过,他已经不再关心公司人数的变动,也无暇顾及讨要退费的学员。刚刚失业,他最大的烦恼是,如何找到下份工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