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侵权请联系法律顾问房律师15952666272
自“双减”实施以来,争议最大的当属课后延时服务了。
课后延时服务原本是为学生和家长减负的,如今却被多数人唾弃。
一位家长说:
孩子早上8点到校,参加延时服务回到家后天都黑了,肚子饿了很久,满脸疲惫,看着比大人上班还累。
还有一位家长表示:
近来,取消课后延时服务的呼声高涨。
比如今年5月,就有消息传说——北京已经开始退还延时服务费了。
今年7月,教育部在“双减”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提到了延时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这次真的要取消了吗?
回答前,先来谈谈目前延时服务存在的两大争议。
争议一延时服务,给学生减负了吗?
给学生减负,是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的初衷。
为了这一目标,此前,教育部曾对课后服务的内容提出两点要求。
一、学校要在服务期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二、服务期间不能讲课,要丰富服务内容,如运动、劳动、阅读、兴趣课等。
据家长反馈,多数学校都没能达到这两条要求。
首先,作业问题上,学生还是没能按时完成作业。
诚然,对于自律的学生来说,延时服务是“福音”。
可还有大多数学生没法做到自律。
有位妈妈抱怨道:
“我家孩子回到家后,还是有一叠作业没完成,写到了11点多。”
其次,服务内容上,不但没丰富内容,还给学生增压了。
因为作业多了,要求多了,孩子们反而内卷起来,压力都增大了。
长期下去,只会导致一个结果:
孩子厌学,老师无力,家长不满意。
学生的减负工程,依旧任重而道远。
争议二延时服务,能不能不收费?
延时服务的收费问题,也一直饱受争议。
许多家长对此事一直表示不满。
第一不满:家庭开支增加了。
“延时服务收费,家庭开支就又多一笔。咱们普通人已经够累了,为何还要给我们添麻烦?”
这是不久前一位家长在网上的吐槽。
对此,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在部分家长看来,延时服务期间,孩子没能完成作业,有一大原因就是老师没能监管到位。既然花了钱还没服务好,那有什么资格收费?
第二不满:延时服务就是给老师谋福利。
延时服务的收费标准,各地都不一样。
有的地区不收费,但大部分地区还是收费的。
比如在江苏,学生每学期要交300元。
在深圳,学生一学年要交1000元,也就是每学期500元。
有家长嫌弃收费高,认为老师上课就是为了争课后延时服务费!
还有家长义愤填膺道:“这是变相敲诈。”
在他们看来,延时服务不是为学生服务的,而是为老师服务的。
不是为学生减压的,而是给老师谋福利的。
“延时服务”老师有苦难言
网上曾有一个讨论:
“你希望取消课后延时服务吗。”
热评第一是:
“我是老师,我比家长更希望取消课后延时服务。”
每次谈起延时服务,老师们都有一肚子的委屈和心酸。
课时增多,顾不上家,家长投诉,分配不公......
当过老师的都知道,要上好这两小时,有多难,有多苦。
首先,延时服务费,老师根本赚不到多少。
课后延时服务收费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上了一天课还要加班的老师。
然而这笔钱的最终归属,每个学校略有不同。
有的学校,教师只有400,而没有到一线辅导学生的校长却拿到了老师的5倍。
有的学校,把延时服务费拿去交电费、安保费,明目张胆克扣老师的钱。
校内分配这样不公,老师真正拿到手的又有多少呢?
其次,老师真的没必要为这点钱奔波。
我的一位教师朋友,每天早上6点半到校,上完课后服务课,还要接着加班开会到七点。
她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
可因为下班晚,孩子放学,她得拜托邻居帮忙接送。
老师,不仅仅是老师,他们也有一个家要照顾。
老师,也不是钢筋铁骨,一天跟个旋转陀螺似的奔忙,身体也会吃不消。
现在谈起课后延时服务,许多教师都有恐惧症了。
如果长期活在疲惫和恐惧之中,老师还能有教学热情吗?
别再苛责教师了。
改进课后延时服务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课后延时服务,会取消吗?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必须严格遵循学生自愿参加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要充分征求家长意见、征询学生需求,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学生和家长自愿报名、自主选课。
《通知》提出,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要建立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审核机制,形成机构名单、服务项目及引进费用标准,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要建立校外引进人员资格审查机制,严禁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进入学校提供课后服务。
也就是说,不会取消,但要继续优化。
诚然,取消课后延时服务的声音有很多。
但反对取消的声音也有,毕竟很多家庭也切切实实从中受益。
延时服务,众口难调,问题重重。
不过,有问题是好事,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教育才有进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