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的观察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技能方面,对观察和实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对动物眼睛的了解,一般都简单的停留在它可以看东西、长在动物的头上等表象上,对其功能和特点知道的甚少,更难与动物的生存环境相联系。且对于观察的方法及结果的描述,没有系统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动物眼睛的特点,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眼睛感知环境的。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眼睛特点。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动物眼睛特点与感知环境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
4、使下,对动物的眼睛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2.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搜集动物的图片,找一找动物的眼睛。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3出示谜语:两只葡萄黑又亮,只能欣赏不能吃。白天陪我看世界,晚上伴我入梦乡。(打一器官)2.课前搜集了哪些动物的眼睛,给大家展示一下。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动物的眼睛。(板书课题:动物的眼睛)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探究马、牛、羊的眼睛的位置特点及其对生存的帮助1.PPT4出示马的图片。2.提问:观察马
5、的图片,说说它们的眼睛长在什么位置?3思考:眼睛长在头部两侧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帮助?4.PPT5出示提问:这些动物的眼睛长在什么位置?5.对比分析,小组讨论交流。6.小组汇报,教师小结7.PPT6出示体验活动:出示体验活动要求:两人立正向前,同时用手捂住内侧眼睛,用外侧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把看到的物体记录在活动手册上;然后稍稍向外侧身,仍然用手捂住内侧眼睛,用外侧眼睛观察周围事物,并把看到的视线范围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小组合作体验,并交流感受,小结:马、牛、羊的眼睛是视觉器官,都长在头部的两侧,可以帮助它们感知周围的环境。活动二:了解猫眼睛的特点及怎样感知环境的。1.PPT7出示观
6、察同一只小猫在早上、中午和晚上,猫瞳孔的特写图,谈发现。2.交流:不同时段猫瞳孔的图片,描述在光线不同的情况下,瞳孔的大小、形状变化。3.思考:猫的瞳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4.教师总结:猫的瞳孔能够随着光线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光线强,瞳孔会收缩成一条缝;光线弱,瞳孔会放大。让学生意识到猫的眼睛能够感知环境,这种能力能让猫在黑夜里也能看清。活动三:其他动物的眼睛是怎样感知环境的?1.PPT8、9、10出示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2.学生分析这几种动物的眼睛在什么位置?这些动物眼睛的特点与生活环境有着怎样的联系?3小组讨论交流,同时完成活动手册,圈出这些动物眼睛的位置。4.教师小结:比
7、目鱼的眼睛都长在朝上的一侧,且身体贴在海底,是为了便于捕食小鱼虾;树蛙的眼睛很大,但是它只能看到活动的物体;猫头鹰的眼睛能够黑夜看清猎物。5.小组挑选一张课前准备的动物眼睛的图片,进行观察分析。三、拓展活动1.PPT11出示学生观看蝙蝠夜间捕食的视频,教师提问:蝙蝠在黑夜里靠什么确定物体的位置呢?3.圈出蝙蝠确定物体位置的部位。4.思考讨论,通过呈现蝙蝠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蝙蝠虽然有眼睛,但它是通过嘴巴发出超声波,耳朵捕捉反射的超声波来确定物体的位置,感知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动物的多样性。4.把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中。【板书设计】动物的眼睛眼睛的位置动物的眼睛对生存的帮助感知环境,适
8、应环境其他动物的眼睛动物的耳朵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动物的耳朵是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动物感知环境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以身边小动物的耳朵入手,探究动物的耳朵的特点,从而将动物的耳朵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动物是怎样通过耳朵接触和感知环境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动物图片,观察动物的耳朵,用图示的方式展示提前搜集的动物的图片,找一找动物的耳朵,在搜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课上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是不同环境中兔子耳朵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季节和状态下,兔子耳朵的状态也是不同时的,从而知道兔子耳朵视听觉器官,可以感知环境。活动二是了解其
10、物已有一些了解,有的同学有饲养小狗、小猫的经历。所以对常见小动物的观察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技能方面,对观察和实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对动物耳朵的了解,一般都简单的停留在它可以听声音、长在动物的头上等表象上,对其功能和特点知道的甚少,更难与动物的生存环境相联系。且对于观察的方法及结果的描述,没有系统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以激发,而对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兔子耳朵是听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2.了解不同动物耳郭的特点。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动物标本等,了解兔子耳朵的特点;对动物耳郭的功能、特点提出
11、大胆的猜想;2.通过对比体验活动,感受扩大耳郭后听到的声音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不同动物感知声音的方式有浓厚的兴趣;能尊重事实;愿意合作交流。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耳朵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2.通过对动物耳朵的观察,感知动物本能与环境的关系。【器材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小动物耳朵的图片或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各种动物耳朵的图片、动物的标本、教学视频、卡纸、分贝仪、鼓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2-6出示一、游戏导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1.出示图片:如猫、老虎、马、兔子等。引导学生通过耳朵的外形,猜出是什么动物。2
12、.学生回答。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板书课题:2.动物的耳朵。二、活动过程活动一:不同环境中兔子耳朵有什么变化?1.PPT7出示不同季节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耳朵有什么不同?2.讨论交流,结合环境分析原因。夏季的兔子耳朵毛细血管非常明显,容易散热;而冬季的毛很厚,能够保暖。3.PPT8、9出示播放兔子在警觉状态和放松状态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兔子的耳朵又有什么不同?4.交流:在警觉和放松状态下,兔子的耳朵在形态上各有什么特点?5.总结:放松状态下兔子的耳朵,一只耳朵是下垂状,而另一只耳朵则仍然竖直,保持警惕状态,而警觉状态下兔子的两只耳朵都是竖起来的。这是由于在野外,兔子需要面
13、对不同的情况,所以在不同的状态下耳朵的形态也存在变化。6.PPT10出示汇报展示活动记录,引导学生感受到兔子的耳朵是听觉器官,可以感知环境,是天然的“报警器”。活动二:了解其他动物是怎样用耳朵感知声音的?1.PPT11出示出示驴、大象和大耳狐的照片,介绍其生存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它们的耳郭有什么特点?对于它们有什么好处?2.总结:这些动物的耳郭都比较大,能够起到听到更远处的声音,也能更好的散热。3.PPT12出示出示展现鼹鼠、鱼和鸟生活的视频,观察思考:它们的耳朵在哪里?4.交流:没有耳郭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结合动物的生活环境进行分析。5.交流发现,小结:没有
14、耳郭有利于在活动中减少阻力。6.PPT13-14出示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有无耳郭的体验活动,并将发现进行记录,并思考有无耳郭的好处分别是什么。温馨提示:这是一个体验活动,也是一个对比实验,除了要模拟有无耳郭之外,还必须保证小鼓的敲击力度、敲击次数和小鼓与同学的距离必须相同。现在请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找一名同学在讲台前敲击小鼓,其他同学先用耳朵直接听,然后再把手放在耳朵后面,最后再用卡纸卷成一个喇叭状放在耳朵后面,分别听同样的鼓声,看你有什么发现。7.汇报展示活动记录,引导学生发现有耳郭能够更好地感知声音,收集声音信息;没有耳郭可以减少阻力。三、拓展活动:蟋蟀是怎样感知声音的PPT15出
15、示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蟋蟀是怎样感知声音的,蟋蟀的耳朵长在前足的小腿缝隙里,上面有薄膜,可以感知声音的振动。【板书设计】动物的耳朵不同季节兔子的耳朵不同环境感知环境大耳郭其他动物的耳朵小(无)耳郭【记录表】动物的鼻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动物的鼻子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动物感知环境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以动物如何用鼻子感知环境为线索,探究动物的鼻子的特点,将动物的鼻子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动物是怎样通过鼻子感知环境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示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动物,搜集动物的图片,找一找动物的鼻子。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活动一“狗靠鼻子闻气味,可以
16、做哪些事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狗用鼻子可以寻找食物,开展搜救、缉毒等工作,指导学生思考狗靠鼻子闻气味,还可以做哪些事情,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知道,狗的鼻子是嗅觉器官,能够感知环境;活动二“其他动物是怎样用鼻子感知环境的?”首先呈现沙漠和绿洲两种不同环境下骆驼的图片或视频,对比观察骆驼鼻孔的变化,了解骆驼是怎样用鼻子感知环境的。接下来通过观察鸭子、食蚁兽、大象、鲨鱼等其他动物的生活环境以及鼻子的特点,认识它们是怎样用鼻子感知环境的,拓宽学生的视野。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了解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指导学生了解蜜蜂的嗅觉器官,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本课学习
18、:了解动物鼻子的特点,举例说出动物是如何用鼻子感知环境的。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动物鼻子的特点。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动物鼻子的特点是怎样感知环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的鼻子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动物的图片等。教师准备:课件、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1出示出示谜语:“一座山,两个洞,会呼吸,会辨味。”打一人体器官。谜底:鼻子。2.PPT2出示出示三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
19、他们的鼻子在哪里?3.交流展示课下搜集的动物的鼻子。4.PPT3出示出示课题,教师板书:3.动物的鼻子。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狗靠鼻子闻气味,可以做哪些事情?1.PPT4出示出示几种不同狗鼻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2.PPT5出示出示狗鼻子特写图,思考问题:(1)狗鼻子的特点是什么?(2)狗鼻子的最大本领是什么?(3)狗鼻子靠灵敏的嗅觉可以做哪些事情?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并小结:(1)狗的鼻子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鼻头黑黑的,圆圆的,而且总是保持湿润等特点。(2)狗鼻子的最大本领是靠鼻子闻气味。(3)PPT6出示狗鼻子的特点。(4)PPT7-9出示狗鼻子靠灵敏的嗅
20、觉可以找食物、搜救、缉毒等做很多事情。(5)PPT10出示狗鼻子靠灵敏的嗅觉可以做哪些事情?。活动二:其他动物是怎样用鼻子感知环境的?1.PPT11出示出示两张不同环境中骆驼鼻子的图片。谈话:看图认真观察,说一说骆驼鼻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什么变化?观察环境和骆驼鼻孔形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两个问题:(1)环境有什么不同?(2)鼻子有什么变化?2.PPT12出示教师小结:在沙漠环境中骆驼的鼻子是微微闭合的,在绿洲环境中骆驼的鼻子是张开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沙漠和绿洲中骆驼的鼻子会有不同的变化?3.教师小结:骆驼根据呼吸时体内水分的散失多少来调节鼻孔张合大小,在沙漠环境可以抵挡
21、风沙。4.PPT13出示出示鸭子、食蚁兽、大象、鲨鱼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他们的鼻子在哪里,观察并思考这几种动物的鼻子的特点和本领。5.PPT14-17出示讨论交流并小结,鸭子的外鼻孔虽然不能闭合,但鼻粘膜也能将鼻孔堵住,使水无法进入鼻腔内。食蚁兽鼻子突出,嗅觉灵敏;大象鼻子长且粗,帮助吸水和吃食物。鲨鱼的嗅觉非常好,能闻到距离很远的食物,它还用鼻子导航。6.教师总结:动物鼻子的特点和作用都是动物为了更好地感知环境。同时完成活动手册,圈出这些动物鼻子的位置。三、拓展活动-了解蜜蜂是靠什么闻气味的。1.PPT18出示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用鼻子闻气味的?蜜蜂是靠什么闻气
22、味的?”2.PPT19出示出示采蜜的蜜蜂触角特写图片,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圈出蜜蜂寻找蜜源的部位。3.思考讨论,教师小结:蜜蜂头上有一对触角,这触角上生有特别灵敏的嗅觉器官,不但可以轻易嗅出不同花朵的香味,还能辨别不同蜂群的蜂巢。【板书设计】动物的鼻子特点湿润狗的鼻子本领闻气味动物用鼻子感知环境骆驼的鼻子调整张合大小其他动物的鼻子【记录表】观察蜗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观察蜗牛是青岛版(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动物感知环境单元的第四课。本课以动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为线索,通过探究蜗牛的外形特征,进而将动物与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动物是怎样接触和感知环境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
23、动准备,通过让学生寻找蜗牛的活动,观察蜗牛的生长环境。通过图示的形式呈现了白醋、蜂蜜、树枝等研究材料,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分两个大活动,活动一是“蜗牛生活在哪里?”通过对比观察蜗牛生活环境的图片,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大都是阴暗潮湿的;活动二是“观察蜗牛的反应,有什么发现?”通过实验分别从蜗牛遇到食物、不同的气味、味道、光线等做出的反应进行研究实验,通过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知道蜗牛通过嗅觉、味觉、视觉等感知周围的环境。第三部分拓展活动,“饲养蜗牛,继续观察,看看有哪些新的发现。”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蜗牛,并通过画图、写日记、拍照等方式记录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本课学
25、心的驱使下,对蜗牛的生活习性表现出探究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耐心观察和记录的习惯。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珍爱生命,爱护动物。【器材准备】学生准备:白醋、豆浆、蜂蜜(90g)、菜叶、树枝、烧杯、盘子、蜗牛、塑料片、蜗牛实验盒(纸质)等。教师准备:滴管(2ml)、放大镜、塑料饲养盒(小号带孔)、饲养盒(大号)、课件、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PPT3出示出示谜面: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2.教师提问: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3.学生回答。4.PPT4出示揭示谜底:蜗牛。5.PPT5出示课题:观察蜗牛。二、活动探究活动一:蜗牛生活在哪里?1.交流问题:课前大家寻找了蜗牛,那么你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2.学生交流寻找蜗牛的地点。PPT6、7出示学生寻找蜗牛的图片。3.观察图片交流:蜗牛生活的地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4.PPT8出示总结蜗牛生活环境的特点:蜗牛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5.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记录。6.教师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并评价。活动二:观察蜗牛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