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王2020遴选热点周周讲(9)网红经济,怎么考怎么答?(附遴选真题解析)每日遴选考试时政热点考点

网红经济,怎么考怎么答(附真题解析)

公选王童教授

一、先看材料(较长,要学会如何看材料)

材料1:

而随着李子柒的走红火起来的,还有她所代表的一个互联网时代的独特群体——“网红”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红经济”。

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中国的网红经济在发展中迎来了爆发点。其背后所能带来的收益,庞大得超乎想象。“中国是全球网红经济的发动机,也是世界第一网红经济国。”德国自由大学网络经济学者特洛伊卡布劳尔这样认为。在网红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活力和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网红经济的规模效应

2018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亿,庞大的用户基础促使网红电商市场呈倍数级增长。2019年“双11”,网红直播异军突起,参与天猫“双11”的商家中有超过50%的收入都通过直播获得了增长,带动成交额近200亿元。

诞生于2016年的淘宝直播,历经3年的迅猛发展已然在流量市场占据了不可低估的分量。据《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淘宝直播平台2018年月活用户同比增长100%,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且每月带货规模超100万元的直播间超过400个,已然创造了一个千亿元级的市场。淘宝直播不仅带动了女性、农民就业,还为各行各业创造了人人可参与的新就业模式。

网红经济为何走红

在中国,网红经济有着充分的社会基础。根据百度的《“95后”生活形态调研报告》,中国“95后”人口约为1亿。他们从小与互联网为伴,最爱刷屏、晒生活和吐槽。埃森哲研究显示,超过70%的中国“95后”消费者更喜欢通过社交媒体直接购买商品。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大幅降低了传播成本,让某些主播在短期内获取巨大流量成为可能。一段“魔性”的表演、一曲动人的歌唱,在互联网的助推下,都可能让一个默默无闻的人跃升为网红。

新浪微博CEO王高飞曾在微博上写道:“其实最近几年真正成功的网红,没有一个是做大众内容的。他们都是先构思产品定位,然后精准定位目标受众,针对这些人做他们喜欢的内容涨粉,而后做出产品。”

合乎规矩才能长久发展

通过教育培训规范网红行为,是促进网红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举措之一。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主任李立中认为,在共同合作的基础上,一定能培养出一批具有“法律法规、文化素养、专业技艺”等综合素质的新媒体主播人才。

这并非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首次联合高校推出新媒体主播培训班。早在2018年6月,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现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在上海开设了新媒体主持人(网络主播方向)培训班,包含电竞职业选手、主播、解说在内的专业人才及明星经纪、内容制作、主播运营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

除了培训之外,加强内容监管和规范市场行为也是促进网红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的官网上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和《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进一步规范了短视频传播秩序。

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在专项行动中,三部门对利用网络、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电视购物栏目等渠道实施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对受众广泛的食品,进行重点排查,发现不合格食品立即进行立案查处。处罚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对有问题、有隐患的食品予以及时曝光,从而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心中有数,放心安全地享用美味。

当前,“网红经济”正在颠覆传统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带来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购物体验。不过,说到底,“网红经济”本质还是实体经济领域在互联网上的折射,不可能脱离市场规律而发展,当然也就不能少了完善的市场监管。因此,要实现“网红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要及时将其纳入法律法规的监管之中,以更好地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01月14日)

材料2:

当数据注水、忽悠欺骗成为网红带货的一种潜规则,那么丧失的是消费者对整个网络经济、网络生态的信任。依法加强监管是整顿乱象、规范市场的必由之路。如果不能从法律与制度入手,建立起科学、合理、完善的监管制度,把带货网红的经营行为纳入监管范畴,让网红带货现象有标准、规范可依,现在的乱象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治理和遏制。

除了政府层面的监管,平台的内部监管同样必不可少。平台也是网红带货的获利者,但是要想让这一新的经济模式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就需要提高准入标准,制订规则规范网红们的带货行为。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也要多些消费理性,避免被带货网红牵着鼻子走。如果带货网红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推荐什么我们就买什么,那么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概率自然会很高。

防止“网红带货”两头坑的现象,电商平台是第一责任人。无论是明星还是网红,终究是在电商的地盘上做生意,因此对商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是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来看,出于对流量红利的垂涎,平台对于网红的卖货质量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有的平台有心去管,也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店、每个产品、每个网红的直播间都有人驻守检测。仅仅依靠网红珍惜自己的口碑和平台自律实现“网红带货”健康发展并不现实,需要监管层更加深度的介入。

材料3:

媒体聚焦

产品出问题责任得厘清

一些网上的爆款食品,实为打着“自制食品”“农家直销”的旗号虚假宣传的“三无”产品。工人日报报道,一些商家迫切想要提高销售量,出现了虚假宣传和刷单刷量等行为。同时,网红带货心切,对外宣传产品过程中添油加醋,偏离了商品本身的质量属性和正常用途。网红产品有许多共同点,包括夸大宣传、成本很低、缺乏售后服务等。

而对于直播平台而言,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直播服务使用者,视情采取警示、暂停发布、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及时消除违法违规直播信息内容,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如果直播平台本身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提供商品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而未采取措施的,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网红经济堵不如疏

直播在扶贫领域也展现了巨大的优势。河南网红副县长王洪在淘宝上带头直播卖农产品,半小时成交近3000单。号称“淘宝第一主播”的薇娅,曾将安徽、贵州、重庆等地区五个贫困县县长请入直播间,推销农产品,助力扶贫。2019年3月,淘宝直播推出“淘宝村播计划”,目标是帮助100个县中的将近1000个农民月入过万。

2019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2684亿元,电商直播成为新趋势之一,淘宝直播首次成为今年“双十一”的主流消费方式。据介绍,今年“双十一”期间,超过10万商家开通直播。开场1小时3分钟,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额已超越去年全天;开场8小时55分,直播引导成交已破100亿,超过50%的商家都通过直播获得新增长。

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于2019年6月至11月联合开展2019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严厉打击网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安全食品及假药劣药。

今年,最高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食药监局共同宣布,于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全国联合开展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并发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网红带货违法行动进行重拳出击。

舆情点评

网红产品的真假优劣,正在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网红带货的套路,也在被用户和监管平台逐渐摸清;网红的品牌形象,在经历流量变现的冲洗后越来越露出真实面目。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升、平台监管的收紧、执法力度的加强,网红带货终将回归初心。

材料4:

“网红”“带货”入场买家不经意“入坑”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过去请名人代言,如今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请“网红”“带货”更接地气,受众面也更广。

《2019年淘宝直播生态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180%,2018年淘宝直播平台“带货”超千亿元,同比增速近400%。记者调查发现,除淘宝外,当前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带货”同样如火如荼。受访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当前不乏“网红”与商家合作进行良性“带货”,但部分“网红”“带货”背后存在不少“坑”,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记者日前在抖音平台上看到有人通过短视频推荐一款收纳鞋架,视频中,伴随着动听的背景音乐,地上凌乱不堪的十几双鞋,快速整齐地摆到自称“时下超火”的“爆款收纳鞋架”上。记者以159元的价格购买了21个同款收纳鞋架,收货后拆开包装盒时,一股呛鼻子的塑料味扑面而来。再仔细一看,鞋架做工粗糙,将鞋子放置其中,不小心卡扣就会错位,稍重一点的鞋子放上去就会散架,与视频中宣传的收纳效果相去甚远。

“网红”“带货”的三大“神坑”

针对网友举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网红”“带货”主要存在以下三大“神坑”:

——虚假宣传泛滥,产品质量不过关

——直播数据造假成灾,暗藏灰色产业链

——付款方式随意,退换货维权难

多方编织“网红”“带货”陷阱专家建议加强监管

一位熟悉直播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一些“网红”不具备足够的产品鉴别能力,无法把关产品质量;有些“网红”接不到大品牌代言,即使在明知产品有问题的情况下,仍会继续夸大产品效果进行炒作,或通过造假美化数据,吸引商家合作。此外,一些商家逐利心切,看到通过找“网红”“带货”变现较为容易,认为流量高于质量,便与一些“网红”“通力协作”。

北京一位曾在某短视频平台从事内容审核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多数平台采用“AI+人工”的方式进行内容审核,也有平台将内容审核工作交由第三方机构开展。但是,很多平台审核机制只能判断视频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规范,难以判定视频里的商品是否为假冒伪劣,“如果每条‘带货’视频都增加商品质量审核流程的话,目前很难实现。”

材料5

首先,带货网红应当提高商品质量把控能力,慎重选择合作品牌,商家应当规范供应链,在商品质量上下功夫,保障售后服务。其次,短视频直播平台应当切实履行平台责任,加大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力度,确立带货网红与销售商家“黑名单”制度,对侵犯消费者利益的网红和商家实行平台禁入制度,规范消费者的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平台订单跟踪系统。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如果网红带货行为侵犯消费者利益,商家与带货网红应当共同承担责任,同时如果短视频直播平台未履行相应的监管义务和平台管理职责,直播平台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网红产品的真假优劣,正在接受消费者和市场的检验;网红带货的套路,也在被用户和监管平台逐渐摸清;网红的品牌形象,在经历流量变现的冲洗后越来越露出真实面目。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升、平台监管的收紧、执法力度的加强,网红带货终将回归初心:让更多优质商品,遇见真正需要的人。

二、遴选真题及解析

(一)遴选真题及高分解析:

给定材料:主要讲“网红经济”产生的危害。

公选王遴选网问题:

1.分析网红经济中存在的问题。(10分)

【公选王解析参考:童教授】

网红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结为“六难”:一是质量难保证。许多网红商品没有商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合格证、保质期等,是否合格,难以保证。二是权益难保障。厂商之间同款商品、冒充商品、复制商品多,导致侵权不断,维权难。消费者被侵权后,索赔无门,无人担责,追诉难。三是诚信难辨识。网红经济大都靠“网红人”的个人体验说话,是真是假,是良是莠,对其本人诚信度难以辨别和把握。有的还专门“雇托”营造假象,欺骗消费者。四是恶习难根治。消费者“认脸不认货”,盲目跟风。网红经济导致部分人炫富心态、浮躁心态,一味想追求一夜网红,价值观扭曲。五是监管难到位。网红经济监管法制不健全,准入不严格,责任不明晰,监管不到位。六是发展难持续。靠一时网红吸引眼球,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制度保障,许多网红经济出现“昙花一现”“短命网红”。

2.如何应对?(10分)

(二)遴选预测题及解析思路

1.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概述一下什么是“网红经济”?(100字以内)

THE END
1.2021时事新闻点评100字2021新闻短评100字_图文 2021新闻短评100字(最新) 2021新闻摘抄和点评 2021新闻时事评论200字 2021最新时政摘抄加点评 2021新闻范文100字 2021年新闻评论评析范文_图文 新闻稿范文100字2021 2021近期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简短摘抄_图文 2021时事评议类作文素材-2021时事新闻作文素材 ...https://m.gywlwh.com/k/2021shishixinwendianping100zi/
2.『时事政治』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汇总2024年10月时政模拟题(5) 时政热点2024-11-12350人浏览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11月12日) 时政热点2024-11-121150人浏览 2024年10月时政模拟题(4) 时政热点2024-11-11250人浏览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11月11日) 时政热点2024-11-111100人浏览 ...https://ah.huatu.com/szrd/
3.2024年时事新闻及点评六篇.doc2024年时事新闻及点评3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11月16日至12月15日,北京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28.5、51.2、83.2、65.6微克,同比平均降幅为1/4左右。从全年数据看,今年PM2.5的年平均浓度可望控制在每立方米89.5—90微克左右...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9104396.html
4.中国制造网中国制造网-国内综合B2B电子商务平台,覆盖全行业品类:工业品、原材料、家居百货和商务服务等。为供应商提供免费搭建企业展厅、免费发布产品、移动营销及深度推广服务,帮助供应商获取商机。为采购商提供采购寻源、采供协同、采购管理、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帮助企https://cn.made-in-china.com/
5.中评网时政专访 刘灯钟:美从未承诺出兵援台 别不切实际 蓝议员林碧秀:卢秀燕应考虑挑战党魁拚团结 林育先:民众党下月将改选 需避免四分五裂 萧旭岑:蓝部分人挺“新两国论”毁灭式影响 林淑黛答中评:两岸媒体共融可从文化入手 陈国祥答中评:两岸媒体共融需站稳立场 简廷在语中评:陆已释善意台应为和平开大门 戎抚天...https://www.crntt.com/
1.聚焦时事热点,最新评论解析业务中心摘要:近期时事热点不断,国内外新闻层出不穷。针对这些热点事件,各方评论纷纷涌现。有人关注国内经济形势的稳定发展,有人关注国际政治关系的微妙变化。社会问题也备受关注,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等。在评论中,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为公众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和思考空间。时事热点评论的多样性,反映了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http://www.zzx2018.com/post/2215.html
2.人民日报时评精选5篇近年来,时事政治逐渐进入高考作文中,那么如何备战2020年热点时评作文,优秀的高考作文可以从模仿开始,由背诵、模仿优秀文章入手,多看、多读、多学、多练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0人民日报优秀时评,供您参考。 2020人民日报时评精选5篇 人民日报环球走笔:自拍当远离“灾难”(赵益普) ...https://m.cdtlxx.net/fenshuxian/35944.html
3.时政评论范文800字本文章为你讲述政治时政点评题怎么写、政治时事评论2019最新范文、时政热评作文一:《时政批评范文800字》12300字高二第一学期作文练习一2013.09.11一、 本次作文练习题:阅读上面两则消息质料,模拟《小办法必要大勇气》写作要领(布局及阐发要领),写一篇述评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75462.html
4.时政新闻摘抄2023年最新2023社会热点事件及点评(作文素材)关注时事热点新闻,了解当下社会热点,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不仅可以帮助大家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也可以帮助同学们开阔眼界,锻炼思维。 本文整理了2023年最新新闻热点素材摘抄,供参考。 一、时政新闻摘抄2023年最新 1、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https://m.gk100.com/read_595726633.htm
5.大学自我评价1500字(精选20篇)【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自我评价1500字(共2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大学自我评价1500字 学习上,努力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所必需的技能,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玩美统一。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https://www.hrrsj.com/wenshu/ziwopingjia/704403.html
6.大学通知范文100字左右(汇总34篇)大学通知范文100字左右 第1篇 浙江多所高校调整寒假放假时间 绍兴文理学院 本学期考试与放假时间调整如下:2022年1月9日考试结束,1月10日正式开始放寒假。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本学期考试与放假时间调整如下:2022年1月1日元旦放假,1月2—8日期末考试,1月9日寒假正式开始。 https://www.77cxw.com/fl/1537301.html
7.精政治试卷分析15篇缺乏时政热点的考查 二、整体情况分析: 1、数据统计分析: 参考人数100分80分以上60-80分60分以下平均分及格率 183085574171.777.6% 2、答题情况具体体分析: 本次考试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选择题,能够依据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注重运用排除法,对题目做出正确判断,答题情况较好,最高分48分,最低分12分,平均分在32分...https://www.oh100.com/zhengzhi/7740436.html
8.年度流行语来自台湾中华书学会的十名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以多种字体书写“思”字,展示中华汉字的无穷韵味。请你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这个年度汉字评选结果的看法。(100字左右) 2023-01-06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拔萃双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加入试卷 阅读下面的...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0pt4650ct8103n263387.html
9.中高考作文想拿高分?来“升学宝·议百分”,带你看新闻评热点升学宝的功能一直在升级,迄今为止,已推出了“查学区”、“阅鹿书院”以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答题小程序等。这次推出“议百分”,也是契合了双减背景下,学生需要更多地拓展时政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的巨大需求。 什么是“议百分” “议百分”针对热点新闻“怎么看、看什么”两大学生痛点,首期推出100篇2021年以来的...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8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