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LOGUE目录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概述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操作规程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管理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与教育
01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是指为防止、控制和消除职业暴露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定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高,职业防护是保障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重要性定义与重要性
法律法规与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消毒技术规范》010203040506
02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
03接触暴露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表面或设备,如检查、治疗操作过程中手套触摸患者或污染的物体表面。职业暴露的种类与途径01锐器伤主要由针头、剪刀等锐器造成,直接接触血液或被污染的体液。02皮肤粘膜暴露血液或体液直接与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如手术中手套破损或患者血液喷溅。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感染疾病。生物因素化学消毒剂、抗肿瘤药物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化学因素锐器伤、辐射、噪音、高温等物理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物理因素职业暴露的危害因素
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与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合理使用手套、隔离衣、护目镜、面罩等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帽子、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安全针头、剪刀等锐器,避免徒手传递锐器,防止锐器伤发生。勤洗手、消毒,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必要时戴手套。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锐器伤防范手卫生措施使用防护用品
03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手套医护人员需根据不同操作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套,如清洁手套、一次性手套和乳胶手套等,并确保佩戴手套前后的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与使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等能够有效地防止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同时需要注意及时更换口罩,并妥善处理用过的口罩。隔离衣隔离衣能够有效地防止病原体通过接触传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操作和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隔离衣,并注意正确穿脱隔离衣。
储存注意事项医护人员需要将个人防护用品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同时需要注意有效期并定期检查用品是否过期。更换频率和时机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和操作要求,及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确保防护效果。同时需要注意正确处理用过的个人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个人防护用品的储存与更换
04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操作规程为保障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医院需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操作规程,包括诊疗、护理、药品使用等方面。培训新员工需接受职业安全培训,掌握操作规程,并在每年参加复训,以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职业安全意识和技能。操作规程的制定与培训
常见操作规程及其注意事项手套佩戴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或可能污染的物品时,必须佩戴手套,注意检查手套质量,防止破裂。防护用品使用针对不同诊疗操作,医护人员需正确选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使用后需及时消毒处理。锐器处理锐器使用后需立即放入专用锐器盒中,避免刺伤,并定期对锐器盒进行消毒处理。
医护人员未佩戴手套接触患者体液或污染物品时,易导致自身感染和传播病原体。不戴手套如佩戴护目镜不严密、口罩佩戴不正确等,可能导致病原体侵入和传播。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如将锐器与其他垃圾混放、锐器盒破损等,导致病原体传播和环境污染。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不规范操作及其危害
05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管理
由医院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医疗、护理、药师、技师等。负责制定职业防护政策和标准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综合管理小组医院职业防护管理组织架构由职业病医生、护士和技师组成,负责评估、预防、控制和治疗职业危害。职业防护专责组负责对全院职业防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