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1.职业暴露的原因包括针刺、切割、直接接触等,以上都
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
3.医护人员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在血液、体液飞溅可能发生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不应该
不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医用锐
器,将针套套回针头。
7.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4小时内
应用最好。
8.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8小时。
9.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立即更换。
10.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清洁伤口-感染伤
口-隔离伤口。
多项选择:
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
作过程中出现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包括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被含有艾滋病
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接触了
艾滋病感染病人。
2.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正确的做法包括
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
应当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3.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需要进行随访。
5.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帽子、隔离衣、护目镜和手套。
6.标准预防是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
染措施,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安全注射和穿戴
PPE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7.某病区住院病人1周内出现6例MRSA感染病例,经调
查病人均为院内感染。可能的传播途径为医务人员手、呼吸机
管道和病室内抹布。
8.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有:不应一只手提鼻夹、医
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口罩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
应及时更换、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
密合性检查、口罩潮湿后应及时更换。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
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
品均视为具有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
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
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暴露源为体液、血
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
定为一级暴露。
4.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
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
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确定为二级暴
露。
5.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
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
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确定为三级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