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考核试题患者诊疗消毒措施感染

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三版)考核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正确实施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不包括以下哪项(A)

A、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均应当佩戴合格的医用口罩,可佩戴有呼气阀的口罩。

B、患者接受诊疗时非必要不摘除口罩。

C、在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应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D、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手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即刻实施手卫生。

2.下列不属于医疗机构关爱医务人员、实施健康监测的措施是(B)。

C、提供营养膳食,保障医务人员充分休息。

D、做好医务人员疫苗接种工作,落实“应接尽接”要求。

3.加强患者教育,开展健康宣教,不包括(D)

A、医疗机构应对患者及陪同人员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新冠感染防控知识

B、指导正确实施手卫生、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

C、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治疗期或康复期的患者早期运动、合理运动

D、指导患者适当做一些剧烈或动作幅度过大的运动

4.普通病区(房)应采取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不包括(B)。

A、规范设置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

B、过渡病室必须严格按“三区两通道”设置。

C、过渡病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通风良好,标识明确,应有防护用品穿脱空间。

D、过渡病房应单人单间安置患者。

5.下列宜设置在污染区的功能用房有(D)

A、更衣室、淋浴间、清洁区库房、人员休息室及用餐区

B、医生办公室、会议(会诊)室

C、护士站、治疗准备室、库房、配液室

D、处置室、设备间(物品准备间)、病区(室)、污物间、标本存放间、患者配餐间、患者活动区

6.关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描述错误的是(D)

A、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首选消毒湿巾或经消毒液规范浸泡后的抹布擦拭,

B、不宜采取喷洒消毒方式。

C、接诊、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诊疗区域,其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处理应合理增加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浓度应调整为1000mg/L。

D、接诊、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诊疗区域,其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处理应合理增加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剂浓度应调整为2000mg/L。

7.住院病区严禁加床,病床间距应不小于(B)米

A、1米

B、0.8米

C、0.5米

D、1.2米

8.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是(D)

A、儿童

B、中老年人

C、免疫力低下人群

D、人群普遍易感

A、血常规+胸部CT

B、新冠病毒抗体+胸部CT

C、新冠病毒核酸+血常规

D、新冠病毒核酸+胸部CT

10.接诊、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时使用的可重复使用器械,用后的处置措施错误的是(C)

A、立即使用有消毒杀菌作用的医用清洗剂或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再规范清洗消毒或灭菌。

B、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C、不可选择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或灭菌

D、不耐热物品可低温灭菌设备进行灭菌

二、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防控策略有(ABCD)

A、内外同防

B、医患同防

C、人物同防

D、“三防”融合

2.“三防”融合的具体内容包括:(ABCD)

A、规范工作人员行为、强化行为管控的“人防”

B、提升感控技能、优化诊疗流程的“技防”

D、将“三防”理念融入到诊疗活动中,降低医疗机构内感染的发生率

3.聚焦源头管控,严防感染风险输入医疗机构的措施有哪些(ABD)

A、医疗机构应当优化体温检测、核验健康(行程)码和流行病学调查等预检分诊内容和流程,提升预检分诊能力。

B、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问诊,早期识别新冠感染临床症状。

4.接受诊疗措施时需患者摘除口罩的科室/部门(如鼻/咽拭子采集、口腔诊疗、支气管镜或上消化道内镜诊疗等)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ABD)

A、应严格实行一室一医一患,必要时可安排一名医务人员辅助开展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B、诊室通风良好,必要时采取机械通风或动态空气消毒措施。

D、进行支气管镜或上消化道内镜诊疗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患者实际情况,可先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5.关于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叩诊锤的清洁消毒描述正确的是(ABC)

A、日常保持清洁

B、多人共用时每次使用前擦拭消毒

C、多重耐药菌、传染病患者专人专用

D、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每日清洁消毒1次;有污染时消毒剂浸泡消毒处理。

三、判断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医疗机构全体工作人员、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均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做好额外预防措施,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5.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进入密闭场所可不佩戴口罩。(×)

6.对新入院患者落实“应检尽检”要求,设置并合理使用过渡病房,通过采取核酸检测筛查和隔离安置等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7.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病毒载量高,传播途径也发生了改变。(×)

8.医疗机构应实施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基础的感染防控措施,把好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对进入医疗机构人员要检测体温,出示健康(行程码),检查口罩佩戴情况。(√)

9.德尔塔变异株感染的新冠患者症状不典型、早期发现难,防控难度大,目前的防控措施和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无效。(×)

10.标准预防是保护医患双方安全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手卫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诊疗设备及环境清洁消毒、患者安置、安全注射、医用织物洗涤和医疗废物管理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试题2021第一季度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试题2021 你的姓名: 一 单选题(4 分*10) *1.实施标准预防的时机() A 有创操作时 B无菌操作时 C手术时 D 所有操作时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https://www.wjx.cn/jq/113346763.aspx
2.医院感染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 B、共用呼吸机治疗 C、使用激素 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 15、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B、C、D、E) 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B、婴幼儿及老年人 C、营养不良者 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http://cabird.net/lxbj/laonianyixue/2018/0804/6149.html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试题26.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室医务人员的防护级别为? A.一般防护 B.一级防护 C.二级防护 D.三级防护 27.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的人员,应佩戴哪些防护设备? A.防护手套、鞋 B.防护服、安全带 C.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D.安全帽、防砸帽 ...http://www.hospital.sdnu.edu.cn/info/1136/1090.htm
4.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试题培训管理与试题第4页4.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医护人员掌握)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手卫生技术与规程等...https://bbs.sific.com.cn/thread-203382-4-8.html
5.2020.6院感三基考试题库(所有).docC.认定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含有被传播的感染原,应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防护措施 D.目的是预防疾病由医务人员传至患者 E.目的是预防疾病由患者传至医务人员 15.下面哪项不是标准预防的措施?(D) A.手卫生,包括洗手及手消毒 B.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46268390_921359814.html
1.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14篇(全文)7、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区,医务人员由污染区返回潜在污染区,脱防护用品的程序是:摘护目镜∕防护面罩→摘手套、消毒双手→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X)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测试题 第2篇 处理制度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HIV、HCV...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8yfc0pk.html
2.医院有关感染的试题及答案6、职业安全防护就是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采取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和或血源性病原体,免受其损害或侵入机体,维护健康的活动,其核心是标准预防。 7、个人防护用品是指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 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270949.html
3.免费院感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4、标准预防的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5xj14sf.html
4.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通用8套)4、标准预防的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https://www.ruiwen.com/shiti/1232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