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排尿,其实排尿也是身体的一种排毒,尿液不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我们是可以通过看尿液的形态或者是颜色来判断人的健康状况的,那您知道尿液里有泡沫是怎么回事吗您知道尿液颜色与健康的关系是怎样的吗今天三九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尿液发黄的原因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尿液里有泡沫是怎么回事
每个人都是会出现尿急的现象的,可能是因为喝水过多或者是过于紧张引起的,这个是不必过于担心的,有的时候喝水太少的话,人的尿液是会出现一定的泡沫的,这种情况是不必担心的。
但有时泡沫增加则是由蛋白尿、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提高警惕。
小王的同事最近体检发现大量蛋白尿,医生初步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被要求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小王前去医院探望,问起同事平时有什么不适症状,同事回忆说最近两个月来只是觉得小便中的泡沫比以前明显增加,其他也没什么不舒服。
有个事例,一位名叫小王的上班人士听到这个消息是非常的吃惊,因为最近的几天他上厕所解小便都发现在即的尿液中出现很多的泡沫,他担心会不会也是肾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感觉去了医院查了一下。
我们知道,正常新鲜尿液为透明、琥珀色的液体,随尿量的多少,颜色有深有淡。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尿中有泡沫的情况呢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滕杰解释说,尿液中泡沫的形成,主要与尿液液体的表面张力有关。一般来说,液体表面张力越高,越容易形成泡沫。
在各种情况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黏液和有机物质增多,就可使尿液的表面张力增加,尿液中容易出现泡沫。而尿液中泡沫多,到底是不是病则需视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排尿过急也会增加泡沫
其实有的男性的尿道里面是存在少量的精液成分,假如男性的尿道中哟精液的话,那么他在上厕所的时候,他的尿液就有可能出现一定量的泡沫,这个是不必过于的担心的,这是因为精液才引起的泡沫尿。
如逆行射精(常见于糖尿病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经常性兴奋使尿道球腺分泌的黏液增多、遗精后等。
排尿过急
排尿过急时尿液强力冲击液面,空气和尿液混合在一起,容易形成泡沫,但较易消散。此外,排尿时站得过高,在重力作用下,尿液对液面的冲击力较大,也容易形成泡沫。
尿液浓缩
在饮水过少、出汗过多、腹泻等情况下,人体因水分不足引起尿液浓缩,造成尿液中蛋白及其他成分浓度较高,容易形成尿中泡沫增多。
其他原因
便池中的消毒剂或去垢剂也是使尿液形成泡沫的原因之一。
对策
偶尔出现的泡沫尿,多半是生理性的,大多能找到引起泡沫尿的诱因,如排尿过急、尿液浓缩等。如果去除上述诱因后泡沫尿消失,且没有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或疾病,则无需太担心。
这些情况要警惕
相反,如果尿中泡沫多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则需提高警惕,及时就诊了。
蛋白尿
尿液中蛋白含量异常升高是引起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各种疾病尤其是肾脏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各类原发性肾脏疾病,如各类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等和各类继发性肾脏损害,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肝炎等,均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尿液中蛋白增加。
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血管内溶血、白血病等,虽然肾功能正常,但因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常蛋白,尿液中也有蛋白漏出,形成蛋白尿。有蛋白尿时一般都会出现泡沫尿,这种泡沫尿的特征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不消失。
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可以引起尿液中泡沫增多。常见的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大多同时伴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尿糖增多
尿液中的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各种矿物盐类),也可以使尿液张力增强而出现泡沫,但这种泡沫一般较大,且很快消失。糖尿病病人因血糖升高,继发尿糖升高,容易产生泡沫尿。
其他少见病因
泡沫尿的其他病因还包括膀胱结肠瘘等,但十分罕见,需要特殊的检查才能确诊。
对于持续出现的泡沫尿,需仔细甄别是否疾病所致。如果排除上述非病理性因素后,尿液中仍然出现较多泡沫,或同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或疾病,如浮肿、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等,则需要及时到肾脏内科就诊。
泡沫尿是肾病吗
这种泡沫尿不一定表示身体出了问题,无需紧张。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
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自己鉴别的最好方法是,取一支试管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为可疑蛋白尿,还是以尿液检查为准,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
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尿蛋白,此期往往除尿潜血外尚无其他任何症状或体征。如果患者出现泡沫尿又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者浮肿、高血压,或者多饮、多尿、多食、口干渴等症状时,必须到医院检查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尿液颜色与健康的关系
尿的成分是95%的水加5%的代谢物.所以,一些疾病可以从尿液的颜色上表现出来。
1.透明带浅柠檬色:健康
尿液的颜色是越清越好。让尿液变清需要多喝水,如果一天坚持喝8杯水,你的尿液应该呈现健康的颜色(水分可以从茶、水果以及蔬菜中获得)。
2.蒲公英黄:可能你刚起床
在肾脏里积存了整个晚上的尿液通常都是这个颜色。因为肾脏在夜间产生的尿液比较少,但这些尿液依然要承担排除体内毒素的任务。
再加上一夜的睡眠使人体处于相对脱水状态,所以,清晨的尿液颜色较深,气味比较重。这些都是正常的,不需要有太多的担心。一般在你喝过水之后,下一次尿液的颜色和气味都会有所好转。
3.橙黄:尿液中有过多的维生素B
服用过量的维生素B会导致尿样呈橙黄色。减少维生素剂量后尿液就会转清。医生建议如果你习惯服用维生素B片剂的话,每天的服用量最好不要超过1片。
4.宝石红:是不是吃了甜菜根或胡萝卜
一些带有天然色素的蔬菜水果,比如甜菜根、山莓和胡萝卜,都会使你的尿液呈现红色。但是,不用担心,尿液变红的现象只是暂时的,多喝几杯开水情况就会慢慢还原。
5.黄色中带有红色:该去医院检查一下了
如果不是处于月经期,而尿液中带有红色,则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如果尿的颜色不但变红,同时还伴有很重的气味,或是小便时感到疼痛,那就一定是感染了细菌。另外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膀胱炎,需要马上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尿液发黄的原因
原因TOP1:饮水过少
关于成人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大致在1.8L升左右,也就是大约4瓶矿泉水。当我们骑行或者出去游玩饮水过少时,我们肯定会出现尿液发黄的情况,所以,此时你需要大量补充水分。
建议:养成合理的饮水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喝。这是维持合理代谢的需要,缺水导致的尿液发黄只是一个表现。
对于200ml左右的水杯,可以这样进行规范饮水:早晨起床一杯水,上午两杯水,中午一杯水,下午两杯水,晚上两杯水,让合理饮水成为一种习惯!
原因TOP2:压力过大
个人认为这是仅次于缺水的第二大因素。大家回想一下:当我们面对考试或者面对工作上的压力时;
如果心理上过度紧张,就会不可避免的导致尿液发黄,很多的研究已经说明过,当人过度紧张以及生气时,身体就会产生大量毒素,通过肾脏过滤,会产生黄色尿液,对肝肾都有损伤。所以一定要学会调节。
原因TOP3:饮食不合理
有时候由于我们偏爱一种口味,喜欢辛辣,就经常的选择这样的食物,并且有些人也经常选择肉食,而很少食用水果蔬菜,这些不合理饮食的结果,用中医来说,就会导致体内阴阳不平衡,最终就会导致体内上火,表现之一就是尿液发黄。
建议:针对于此类情况,建议就是多吃蔬菜蔬果,多食用一些当季的蔬菜水果,例如夏天到了,就多吃西瓜、桃子等。蔬菜类,多吃苦瓜,生菜,苦菜等等
原因TOP3:病理性发炎
当我们由于感冒或者一些其他病例原因导致上火时,我们会出现嘴角生泡,牙龈疼痛出血、牙疼等症状,还有一个症状,就是,尿液变黄,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上火的一个很明显的症状;
如果连续几天都出现上面这些伴随症状,就可以判断为发炎上火了,这就需要借助药物了。
建议:出现身体发炎的症状时,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然后对症下药,及时消炎,炎症不宜久拖,要及时调理。
尿液颜色暴露疾病
男人相对来说比女人要少病,一般咱们怎么才能看出男人身体是不是健康呢。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就从男人小便来看,有的男人频频跑卫生间,有的男人很久上一次小便,有的人比较正常,如何从小便看出你的健康,男人们都来学学吧!
三个指标判断小便健康问题尿频、多尿。如果不是饮水过多造成的排尿次数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泌尿外科专家杨勇说:“小便次数增加,每次尿量减少,有可能是膀胱储尿功能下降。如果小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没有减少,就是多尿,有可能是身体的代谢功能出现问题,比如糖尿病等。”如果尿频的同时,还伴有尿急、尿痛等不适,应警惕是否患上泌尿系统感染。
尿液泡沫多、有异味。排尿时,如果发现马桶中泡沫增多,尤其是早上第一泡尿泡沫明显,可能是肾脏疾病造成的,应该及时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看尿中蛋白是否增多。如果尿液有种烂苹果的味道,要怀疑是糖尿病的征兆。
小便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正常。
呈红色:说明尿中可能存在超量的红细胞,也称“血尿”,多是由肾病、结石、前列腺炎、膀胱肿瘤等引起。如果出现剧烈的腰痛,同时伴有血尿,多半是结石引起,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呈酱油色:是由于尿中红血球被大量破坏所致,也可能是急性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及溶血性黄疸等。
呈白色:好像牛奶一样,有时混有白色凝块或血液,说明尿中有乳糜,源自丝虫病或肾、淋巴管堵塞。
尿液发黄:黄连素、维生素B等药物会引起尿液变黄。但如果没有吃药,尿色很黄且持续半个月以上,就要提高警惕。尿色太黄,往往预示着肝胆疾病,如肝炎、胆结石、胆道阻塞、梗阻性黄疸等疾病。
宝宝尿液乳白色是肾病吗
有些细心的家长经常发现孩子的尿液像淘米水一样,呈乳白色,担心是不是得了肾病,去医院化验,结果又都是正常的。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宝宝的尿液中某些成分增多,沉淀而成。对健康并无碍。
孩子在进食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或香蕉、桔子和柿子等水果时,这些食物中含草酸盐和碳酸盐较多,尿中的盐类就增多,当这些物质随小便排出体外,遇冷就会有碳酸盐或磷酸盐等盐类结晶排出而使尿液变混浊。通常这种情况只要平时注意多给孩子喝开水或服一些维生素C,几天后,乳白色的尿液就会消失了。
而病理性的乳白色小便可能是由于肾脏及尿道等感染所造成的脓尿,也可能是丝虫病导致淋巴管阻塞而引起。所以如果在忌食此类食物后小便颜色仍然不消退,就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防病情进展。
尿液里的癌症信号
没有任何身体不适,仅仅在屙尿时发现尿液带血色,很多人便以为是最近食“热气嘢”多“上火”了,吃点中药后血尿就会好转。殊不知,这也许是大难临头的凶兆——泌尿科医学专家提醒,无痛性血尿是泌尿系统肿瘤的危险信号,应尽早做B超、膀胱镜等查清病因。一旦耽误了恶性的膀胱癌,不但膀胱保不住,命也可能保不住。
症状:70%患者首发无痛性血尿
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显示,出现肉眼血尿的病人患膀胱癌的概率为13%-34.5%,而70%的膀胱癌患者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只有约10%的病人开始时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因此,医生建议:发生肉眼血尿,一定要找泌尿外科医生进行彻底检查,明确诊断。
21岁的大学生小陈向来身体健康,但上个月连续八九天小便看起来有点红,却没其他不适。他到医院就诊,做B超检查发现膀胱内长了一个肿瘤,做手术切除后证实是“内翻性乳头状瘤”,所幸是良性的。
解放军458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焱称,膀胱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的膀胱癌,良性的肿瘤非常罕见,但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可表现为无痛性、肉眼可见的血尿。患者容易因为没有疼痛等不适而掉以轻心,结果耽误了膀胱癌的诊疗。他提醒说,其实“无痛性血尿”更可怕,因为这是膀胱癌的常见症状,是肿瘤病灶血管破裂出血引发的,若合并感染也可以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国内调查发现,有肉眼血尿者患膀胱癌的几率为13%~34.5%。
检查:肾脏及膀胱B超可筛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黄健教授指出,膀胱癌检查有无创和有创两种。无创检查包括尿液分析、肾脏及膀胱B超、盆腔CT或MRI检查等。
肾脏及膀胱B超因为无创且价格低等因素,可作为膀胱癌筛查的主要检查方式。有创检查主要包括普通膀胱镜及荧光膀胱镜检查。当B超检查发现膀胱内肿物后,可以经尿道置入膀胱镜,直观地了解膀胱内肿物的状况,同时可以钳取部分肿瘤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确诊有无膀胱癌及其恶性程度。为了增加膀胱镜检查的准确性,采用荧光染色然后再进行膀胱镜检查,叫做荧光膀胱镜检查。它提高了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率,而且可以直接在荧光镜下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复发率。
治疗:腹腔镜下切除膀胱创伤小不同的膀胱癌要采取不同的手术。对浅表性膀胱癌,由于它像水草一样长在膀胱壁上,根部较浅,一般不侵犯膀胱肌层,通常不需要作膀胱切除,可以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用电刀或激光将肿瘤切除。另一种浸润性膀胱癌,因其像树一样根部较深,常常侵犯肌层甚至膀胱壁全层,而且容易发生局部及全身转移,常常要切除整个膀胱,同时还要把可能有转移的盆腔淋巴结一起清除。
黄健说,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损伤较大、出血较多,为了减少创伤,近年来采用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这种手术只需在腹壁上打几个小孔,然后在腹腔镜下切除膀胱,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晨起第一泡尿液可辨健康
排尿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功能,能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长春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波表示,人们可以通过排尿的症状来判断身体是否健康,尤其是晨尿。
尿上浮泡沫需防前列腺炎
尿黄像浓茶或是肝有问题
血尿一定有异常
尿液混浊可能是尿路感染
杨波主任表示,正常人的尿液应该是清亮透明,不含杂质的。如果发现自己的尿液混浊,里面还有白色絮状物,则可能是尿路感染,尤其是老年妇女,更容易发生。除了尿路感染外,还有可能是输尿管感染,肾盂肾炎等。正常尿液应该没有特殊的气味,如果尿液为氨气味,说明尿在体内已被分解,应警惕是否有膀胱炎或尿潴留等症。
从尿量方面观察,老年人一昼夜小便如果超过2400毫升,就为多尿,少于500毫升就称为少尿。如果在没有其它诱因(喝水多等)的情况下出现多尿,则要当心糖尿病、尿崩症等疾病。如果老年人夜间排尿次数增加,尿量超过白天,则可能为肾脏病变、心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棕色尿液或是肝脏有问题
每天上完厕所,可曾低头看看自己的尿液过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人类排出的尿液虽然是杂质废物,但也是观察自身健康的一大征兆,美国克里夫兰诊所医生制作出一张简易图表,让民众可以自行检验尿液颜色,判断健康哪里出状况,并给予建议以改善问题。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指出,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诊所(ClevelandClinic)制作了一张简易的色块图表,标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尿液对应的身体健康状况。人体排出的尿液大多呈现透明又带点褐色,最明显判断方法即从颜色深浅看出有没有水分摄取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尿液颜色分类表】
透明无色:水喝太多,常常跑厕所。
透明黄:身体正常、一切健康。
深黄色:水分严重摄取不足,平时要多注意水分摄取。
琥珀色/蜂蜜色:水分摄取稍嫌不够。
深棕色:肝脏出现问题、严重脱水,也有可能是脾肾的问题。
粉色/红色:如果不是刚吃完蓝莓或甜菜根等食物,就有可能是肾脏、前列腺出现问题的症兆,或有血尿症状。
橘色:若非深色食物影响,可能是肝脏、胆管出现问题。
正常尿液特性
尿量:成人一天排出尿量约为1~2公升,有4/5在白天排出。
混浊度:正常情况应是清澈、淡黄色,如果尿尿泡沫多,可能与肾脏健康机能有关,过多的话可能须检查看看是否有尿蛋白的现象。
PH值:正常约为弱酸性,介于PH值5~7之间。
尿液与食物的关连
观察尿液颜色时,也要先注意是否有摄取到某些颜色的食物,而影响到尿液短暂期间内的颜色例如摄取甜菜、胡萝卜、黑莓等食物,尿液可能会呈现红色或偏粉红色;若吃了大量的芦荟、蚕豆,有可能会使尿液颜色变深,呈现深褐色或茶色。补充维生素B、C营养补给锭或是红萝卜素时,尿液颜色也会偏黄、橘色,而吃了过量的芦笋,则有可能使尿液转变为蓝绿色,不过机率不大。
专家揭尿液中的健康密码
健康的尿液什么样
尿液颜色:淡黄透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许清泉指出,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透亮的,不会有沉淀、浑浊的现象。但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尿液的颜色,比如饮水量、体温的变化以及食物、药物的作用。喝水多的时候,尿液可能像白开水一样,是无色的;喝水少、出汗多的时候,尿液就可能会呈啤酒似的黄色,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
排尿频率:每天不应超过8次。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勇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说,一个人每天的排尿次数不应超过8次。白天7次,晚上1次,这是最佳比例。“但个人饮水量不同,白天排尿4—6次也是正常的。”许清泉补充说,夜尿最好不超过2次,如果睡前喝水较多,起夜次数随之增加,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晚上没喝多少水,却老是起夜,就要留意疾病了。
尿量:每天1500毫升。我们每天的排尿量应该在1500毫升左右,但由于人们的饮水量不同,只要每天的尿量多于400毫升、少于3000毫升都没有问题。泌尿外科专家许清泉提醒,一天的尿量少于400毫升,就是少尿的表现;而多于3000毫升,就属于多尿。
男人:排尿后挤下会阴处
小便后别立刻坐下。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医师郭军指出,男性排尿后如果马上坐下,会造成残留尿液倒流,给尿道中的细菌可乘之机,容易诱发前列腺炎。排尿后,可用手指在阴囊与肛门之间的会阴处挤压一下,这样做有助于排出膀胱中的残留尿液,还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好处。
偶尔尿分叉不用担心。出现尿分叉,主要因为尿道或尿道开口处有阻塞,比如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增大,排尿时力量大容易暂时改变尿道口形态,造成尿分叉。男性射精后因部分精液残留在尿道中,再加上勃起还没完全消失,也会尿分叉。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持久的、高频率的尿分叉,就要去医院做下检查了。
女人:别用湿纸巾擦私处
小便后要擦干。北京积水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孙丽芳提醒,女性私处的肌肤有较深、较多的皱褶,小便后,如果不及时擦干,残留的尿液会将内裤弄得十分潮湿,给细菌繁殖提供温床。“擦的时候一定要用干净的卫生纸从前往后擦,最好不要用湿纸巾。”孙丽芳解释说,一是因为很多湿纸巾都添加了化学成分,对女性私处的健康不利;二来用湿纸巾擦拭后,依然会存在潮湿的问题。
小便前后要洗手。和男性相比,女性泌尿系统更脆弱。女性的尿道很短,和膀胱紧密相连,外界细菌很容易沿着尿道上行进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或炎症。所以,女性小便前后应该洗干净手,不给细菌可乘之机。
学会保养,尿路畅通。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比男性高8—10倍,为了让尿路更加畅通,女性平时应注意保养。妇科专家孙丽芳建议,女性应多喝水、少憋尿,经常清洗外阴,勤换内裤。
判断小便健康有三个指标
尿频、多尿。如果不是饮水过多造成的排尿次数超过8次,就叫做尿频。泌尿外科专家杨勇说:“小便次数增加,每次尿量减少,有可能是膀胱储尿功能下降。如果小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没有减少,就是多尿,有可能是身体的代谢功能出现问题,比如糖尿病等。”如果尿频的同时,还伴有尿急、尿痛等不适,应警惕是否患上泌尿系统感染。
尿液颜色不正常。
男人尿液红色不一定是血尿
正常人尿的颜色一般呈淡黄色,颜色的深浅与尿的浓缩程度有关,并受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下面我们就看看引起血尿的原因有哪些。
比如,大量进食某些食物色素后可出现红色尿,如甜菜、胡萝卜、紫色火龙果等,或是服用某些药物如氨基比林、大黄、山道年、番泻叶、利福平等,有可能使尿色变红。
所以如果尿液呈红色,也不一定是血尿。不过,杨先生怀疑父亲有血尿,最好去医院做尿液常规检查,一旦发现尿中红细胞增多,才考虑有血尿。
一般来讲,造成血尿的病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常常同时伴有蛋白尿,部分病人还伴有高血压、水肿等症状。如急性肾炎(儿童多见)、慢性肾炎(多见于成年人)、狼疮性肾炎(年轻女性多见);另一类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尿,较常见的有泌尿道结石、尿路感染、尿路肿瘤等。
此外,一些先天遗传疾病如多囊肾、血管畸形也可以出现血尿;而一些疾病如肌肉损伤、溶血、卟啉病等,同样也可能出现红色尿。
要了解导致血尿的病因,需要做进一步检查。而个体状况不同的病人,需要做的检查也有所不同。比如,若泌尿道结石,一般没有症状,发作时会有腰痛、排尿痛及肉眼血尿,做B超以及X线检查可以明确。
如果是中老年人出现无痛性血尿,要注意排查是否存在膀胱癌、肾盂癌和前列腺癌等尿路肿瘤。此类病人需要做尿液细胞学检查以查找癌细胞,同时做B超、CT,必要时做核磁共振、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来确诊。如果怀疑膀胱癌,还可能需要做膀胱镜检查以确诊;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应抽血检查前列腺抗原,如果明显增高,癌症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