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8日讯(山东交通广播记者朱媛媛孙蕊)洗澡,在普通人看来是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但是对失能老人来说,能痛快洗个热水澡却近乎奢望。针对失能老人这一需求,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上门助浴服务。什么是上门助浴?助浴师都有怎样的故事?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近了烟台首批助浴师···
89岁老人首次座浴一直说谢谢
10月27号早上,89岁的丁奶奶起床吃完早餐就坐在沙发上,双眼时不时望向客厅的门口。因为不一会,有人上门为她洗澡。八点半,助浴师孔丹丹一行三人来到房间,一见到她们,丁奶奶有点迫不及待。
一番寒暄后,助浴师孔丹丹开始铺防水布,并组装好一个五十多斤重的浴缸,接着进行消毒、测试排水的工作。同事邹蓉则开始给老人做浴前评估。量体温、测血压、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后,邹蓉看出老人有点紧张,于是紧握着她的手,又拉起了家常。邹蓉开玩笑称丁奶奶的头发长出“黑头发”了,笑得老人合不拢嘴。谈笑间,邹蓉从护工口中得知,丁奶奶爱人前几天体验过助浴,丁奶奶便对助浴十分感兴趣,一直念叨想好好洗洗澡,今天终于得偿所愿。
卫生间里,孔丹丹接好水管开始往浴缸里注温水。记者注意到浴缸里摆放了温度计。她介绍,给老人洗澡的水温应该是恒定的,无法靠助浴师的体感来衡量,必须使用水温计。“一般来说,我们温度要控制在38度到40度之间。”孔丹丹将取暖器摆在茶几上,几分钟后,屋内房间的温度就升到了28度。做好这一切的准备工作,记者发现已过去了三十分钟,她们的额头也渗出了汗水。
这时,三人为丁奶奶脱掉衣服。盖上浴巾,丁奶奶被三人轻轻抱进浴缸的橡胶布上。两位助浴师开始为她进行擦洗,一位助浴师则用海绵给丁奶奶洗脸。为了保证安全,不让老人在洗澡时睡着,孔丹丹一直在跟老人讲家乡趣事,并时不时询问老人是否舒服。看到老人耳朵的棉球掉了出来,她连忙给老人重新戴好,防止水进入到耳朵里。
整个过程持续了1个小时,记者发现丁奶奶从一开始的拘谨变得放松,身上的积垢也被流水冲走,其间一直不停地给助浴师说谢谢或者麻烦了。护工告诉记者,平时也会给老人擦浴,但老人还是第一次感受泡浴。洗完后,众人将丁奶奶抬到床上,并细心地给老人剪了指甲。等再出现在众人面前,丁奶奶变得清爽整洁。
为老人洗澡虽辛苦也有风险但是价值感满满
给丁奶奶服务的三名助浴师来自烟台家禾嘉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孔丹丹和邹蓉既是公司的创始人,也是烟台首批助浴师。2021年,孔丹丹经营的餐饮公司倒闭,她认识了有多年养老护理经验的邹蓉,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家专门针对失能老人的助浴公司。
谈起创立公司的想法,孔丹丹直言其实也跟自身经历有关。“本身我自己的姥姥也90岁了,就我妈妈一个闺女,洗澡、收拾屋子这些基本上都落在我妈一个人身上,她的负担也比较重,也已经60多岁了,每次给我姥姥洗完澡以后,她自己最少要休息两天才能歇过来。”
孔丹丹说,很多老人在失能以后不喜欢麻烦子女或者家人,在亲人面前自尊也比较低。有一次,她们上门为一位78岁的老爷子洗澡。一进门,老人的家人就问能不能洗掉老人身上的味道。孔丹丹了解得知,原来老人长期瘫痪在床,腰上一直别着尿袋。
在给老人洗澡的时候,孔丹丹一直说老人太瘦了,家属就说是老人自己不好好吃饭,说让他吃他也不吃,老爷子就不说话。洗浴结束后,老人身上的味道也没了,人也精神不少。在浴后评估的时候,孔丹丹和邹蓉才得知老人不愿多吃饭的原因。“最后走的时候,我抱了抱老爷子,他的眼泪就出来了,说不是我不想吃,是我跟家里人在一起的吃的话,我身上有味,怕别人嫌弃,我就快快吃两口就走了。”孔丹丹感慨这件事让她明白了为什么失能老人自尊低。
根据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显示,穿衣、吃饭、如厕等日常活动中,最困扰老人且带来实质性伤害最多的就是洗澡。而且洗澡最困难的都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他们中好多已经一年都没洗澡。孔丹丹说,长期不洗澡,其实对人的健康有直接的威胁。像有褥疮的病人,护理不好,细菌一旦进入血液,最后可能引发败血症。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6.6%。换句话说,我国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无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带来沉重的压力,要想妥善处理老人晚年的养老问题,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很关键。
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老年人助浴的重要性,最近孔丹丹的助浴经历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人在网上咨询她,如何在自己的城市开展助浴服务,并向她寻求助浴的帮助。孔丹丹说,她和伙伴们有一个梦想,希望上门助浴像为老人做家政一样就好了,最终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我们就想把给老人洗澡,像请一个家政上门来做一次服务,不要把它做成一种高端服务,就要做成一件很平常让大家都认可这样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