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1.09
一、避免在清晨洗澡
许多人习惯于早晨洗澡,认为可以通过洗浴提神醒脑。然而,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清晨洗澡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老年人在清晨起床后,体内的血压和心率往往尚未稳定,血管相对收缩,血液流动较慢。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进入温差较大的浴室,会让体温和血压波动,加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1.血压骤升问题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调节能力也较弱。清晨的气温通常较低,突然洗热水澡会导致血管快速扩张,心脏加速工作以调节体温和血流量。对于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老人而言,这种血管扩张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甚至引发心梗、中风等风险。
2.容易诱发感冒
早晨气温低,老年人本身免疫力较弱,抵抗寒冷的能力不足。清晨洗澡容易让皮肤血液循环突然加快,免疫系统受到刺激,稍有不慎可能会引起感冒。特别是秋冬季节,早晨的低温更易加重这种风险。
综上所述,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清晨洗澡并不是理想的选择。如果习惯早晨清洁,建议可以用温热毛巾擦拭身体,既能保持清洁又不会对身体带来较大刺激。
二、避免饭后立即洗澡
1.影响消化
饭后立即洗澡,体表的血管受到热水刺激而扩张,血液更多地流向皮肤和四肢,这会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使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从而加重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对于老年人而言,尤其容易产生消化不良、胀气等症状。
2.加重心脏负担
饭后血液分配已倾向于胃肠道,若立即洗澡,心脏将被迫加速工作,以应对血液重新分配的需求。这对老年人的心脏负担较大,容易引发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甚至加剧心脏病风险。特别是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病史的老人,更需要谨慎。
因此,老年人在饭后至少等待1-2小时后再洗澡,尤其是要避免饭后立即洗热水澡,以降低身体和心脏的负担。
三、避免在深夜洗澡
1.影响睡眠
人体的生物钟在夜间逐渐放缓,新陈代谢也处于较低的状态。深夜洗澡会刺激血液循环,使体温上升,导致大脑更加兴奋,影响入睡的自然过程。洗澡后的温度波动甚至可能让老人夜间醒来,睡眠质量降低,从而引发失眠、精神不振等问题。
2.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综上所述,深夜洗澡并不适合老年人,尤其是睡前1小时内最好避免洗澡。如果希望放松身心,可以选择温水泡脚,这样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对心脑血管造成额外负担,有助于更好的睡眠。
老年人健康洗澡的建议
1.控制水温
老年人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为宜,避免水温过高引发心血管问题。水温过高会导致血管扩张过度,加重心脏负担,容易造成头晕、胸闷等不适。
3.保持通风和防滑设施
浴室内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闷热缺氧。地面使用防滑垫、设置扶手,以防洗澡时滑倒。另外,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防止受凉感冒。
4.避免单独洗澡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最好有家人陪同或者进行适当的帮助,避免因为突发不适而难以自救。如果独自洗澡,建议随身携带防滑手机等紧急联系设备,以便在需要时及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