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发展新方向,经营两三年后有的已停业有的回归传统模式
新鲜过后无人便利店路在何方?
市民好奇地对店内观望
无人便利店里的商品多为小吃与饮料类,虽有监控,还是遭遇过偷吃、盗窃
两三年前,扫码进店、自主买单的24小时无人便利店亮相南宁街头,让市民们新鲜了一把。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人”的商业模式似乎成了商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不过,新鲜过后,一些问题相继出现。在国内其他城市,无人便利店逐渐遭受冷遇。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多家无人便利店发现,有的已经停业,有的变成了“有人”便利店。经营状况较好的无人便利店,也存在顾客偷吃、商品失窃等问题。采访中,部分市民表示,无人便利店便捷、省事,老板躺着赚钱;也有市民疑惑:无人便利店,我们真的需要吗?
现场
小区路边无人便利店关门超半年
1月9日下午1时许,位于民族大道166号阳光100上东国际靠近凤岭立交路边的“蕉库无人便利店”,黄色的小房子有些褪色,里面没有亮灯,玻璃门紧闭。记者尝试用手机扫门上的二维码进入,手机显示“请在门禁解锁后将门拉开,如10秒后门禁未解锁,请重新扫码进门”。而记者一直没有等到门禁解锁,也无法拉开玻璃门。透过玻璃门往里面看,店内空荡荡的,只有一个货架上摆放着少量生抽、鸡精、食用盐等。
这家开在小区大路边的无人便利店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记者询问小区停车场收费员、多名商铺员工,他们均不知道附近有无人便利店。
两人进店购物,付款后一人被关店内
1月11日下午3时30分,记者来到民族广场地铁站A出口、新梦百货大楼旁的“新梦生活”24小时无人便利店。天气寒冷,且下着小雨,因所处地段好,这家无人便利店生意还不错。半个小时内,有6对市民光顾,其中5对是年轻人或者大学生,只有一对是中年夫妻。其间还有一名抱着孩子的中年男子经过店外,贴着玻璃门观看一阵便离开,没有购物。
记者留意到,下午3时42分,有一对年轻情侣打算进去买东西。因不熟悉,女子走到了出口位置的玻璃门想进却又进不去,找了半分钟,终于明白要从入口的玻璃门进去。
而结伴光顾便利店的这几对市民都遇到一个问题:在结算环节,负责付账的人从出口的玻璃门出来了,另外一个人却被关在店里。经过大约10秒钟的操作后,被关在店里的人才能从出口走出店外。
“无人”时被盗,回归传统变“有人”
位于桃源路62号南宁体育场里的无人便利店,是“新梦生活”24小时无人便利店在南宁的第一家分店,2018年2月15日开张营业。今年1月11日下午将近5时,便利店的入口玻璃门一直敞开着,不需扫码就能进入,店里一名店员正在给货架补货。
店员告诉记者,她刚到店里上班没多久,听说之前曾有被盗现象,但她并不清楚具体情况。白天顾客少的时候,店里还能无人管理,晚上一般都有人守,因为店里的香烟不适合无人售卖,所以每天都有店员在。
体验
自助购物,封闭空间结算10秒付款离开
进入后,只见近20平方米的店内,货架上整齐地陈列着饮料、零食、日用品等,每样商品都贴有一个“无人便利店”字样的小标签。店内没有导购员和收银员,抬头一看,四周可见多个摄像头。
逛了一会,记者将选好的商品放在检测台上,确认了商品数量和价格,却找不到可以付款的二维码。记者向正在店里挑选物品的男子咨询,他说,人进入结算间后要正对着检测台,玻璃门关闭了才会显示付款二维码。
不消费是否也能离开?记者将已付款的饮料带进无人便利店,再次进行尝试。已购买的商品进入结算间不会被感应,同时,不消费的顾客进入结算间只需等待10秒钟也能离开。
此时,记者碰巧遇到店员韦女士等人正在补货。她说,无人便利店的销售额还可以,每天都要及时补货。
看法
市民:“无人”与传统便利店各有优势
无人值守、“码”上就走。这样的无人便利店市民认可吗?
市民覃女士带着儿子首次体验无人便利店,选购了一袋零食,她表示,“无人便利店24小时营业,即使很晚也不担心关门,购买也很方便。老板躺着也能赚钱”。
市民李女士觉得,无人便利店销售的商品比传统便利店的贵了一些。市民陈女士则表示,无人便利店进门要注册,买东西要自己操作结账,遇上问题想问也没法当面问,还要拨打24小时服务热线,挺麻烦的。从这点看,传统便利店更有人情味,如果不创新,还是“有人”的更有优势。
经营者:“无人”商业模式问题仍不少
吴晓飞在云景路凤岭名园小区经营一家24小时无人值守小店。说是“无人”小店,其实就是放置居民所需日常物品的私人杂物房。居民在网上下单,他再将货物拉到杂物房里,由居民自提。因为大家都是同一个小区的居民,比较熟悉,所以很容易赢取信任。靠着大家的信任,虽然不关门,也没有监控系统,但这家小店默默经营了多年。“如果是纯商业性的无人便利店,几乎都是陌生人,赢取顾客的信任难度比较大。”
在明秀东路荣和·山水绿城小区经营一家传统便利店的黄先生曾去过市区内多家无人便利店,他虽然看好无人便利店的前景,但也认为其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认为,无人便利店可以节省人工费,却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开设,只适合面购物中心、娱乐场、电影院附近等年轻人多的地方,老人、小孩不宜单独进入。其次,烟酒、散装商品以及蛋糕、生鲜类保质期短的商品不适合无人销售。而且无人便利店一次性投资较高,结算系统、屏蔽门、安防系统等投资不便宜。“目前来看,失窃商品还是挺多的。有时购物不结算也可以出来,或者有些人进去吃完、喝完再出来,你怎么结算?”
“新梦生活”24小时无人便利店店员韦女士说,如果带了东西不结算,无法从出口出来。当然也会有失窃、偷吃等情况,监控系统能拍得到。该便利店其中一名负责人骆先生介绍,偷吃现象确实有,但没统计,不结算的现象一个月有三四起。便利店里24小时进行监控,有一系列的防盗系统,如果偷吃、盗窃物品,系统可以识别人像,通过设置将其“拉黑”,下次拒绝进店。而且一旦在系统有记录,其他连锁店也会限制进入。
一家传统便利店店主张先生认为,“无人”的商业模式说明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无人便利店虽然人工成本降低,但是必然会增加运营成本,而且在物品丢失和技术性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