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遗失的行李箱真的有可能从机场或火车站流出吗?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合肥机场和火车站了解到,遗失物品有严格的处理流程,其中无人认领的行李箱非常少,不可能私底下流向社会。
“无人认领行李箱”多数已下架
合肥新桥机场失物招领处
机场:贵重物品可保管半年
无人认领的行李箱存在被售卖的可能吗?合肥新桥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周华慧表示,丢失行李箱的旅客非常少,大多数行李箱都在登机前发现并找回,少数一周内也被认领走了,基本上没有出现无人认领的行李箱。
“如果真的出现无人认领的行李箱,一般我们会按照普通物品来保管30天,之后在公司领导等多人见证下打开行李箱,对其中物品进行分拣,像衣物类会捐赠给公益平台,手机、电脑等贵重物品会继续保管至半年,由集团来处理。”周华慧说,“绝对不可能出现个人私自处理遗失物品的情况。”
火车站:失物信息多个渠道发布
那么,合肥火车站对旅客遗失物品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合肥站服务台客运值班员聂沁告诉记者,自暑运以来,据不完全统计,仅合肥站就收到500多件遗失物品,其中大部分物品都被旅客找回,没有被认领的物品会寄存在仓库保管,并且在12306平台、铁路合肥站官方微博上发布失物招领信息,旅客可随时通过12306网站、APP以及铁路合肥站官方微博查看。
合肥火车站帮旅客找回钱物,失主赠送锦旗感谢
律师:买卖“无人认领的行李箱”涉嫌违法犯罪
“无人认领的行李箱”等以盲盒的形式被叫卖出售,真的可以被随便处理吗?尤其在未经过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在交易平台上进行出售,是否侵犯了物品原主人的权益?如果是商家的炒作噱头,那么消费者发现与宣传商品的落差很大,该如何维权?
花文静表示,买卖无人认领的行李箱行为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买卖行为至少侵犯了物品原主人的对物品的所有权,如果公开直播开箱,还可能侵犯原主人隐私权。如果某机构合法保管该物品,却私自将物品出售牟利,数额较大的,可能涉嫌侵占罪。”
“买家可举报、投诉、诉讼。如果卖家的‘无人认领’是虚假的,是制造的噱头,卖家可能涉嫌欺诈,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走法院诉讼的途径,要求赔偿。”但花文静也表示,“落差很大”是个主观概念,并不是所有的主观落差都能获得实际赔偿,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