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使用时,一家无人超市也火了。
令人称奇的是这家无人超市的建造速度——从接到指令到顺利建成,仅仅用了24个小时。
据统计,这家无人超市第一天就服务了200多位顾客。
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
尤其是在当前时期。
一是顾客购物时不必跟收银员、店员接触,安全系数更高。
二是特殊时期,人工成本较高。
回顾中国无人超市的简短历史,可以发现,它在2017-2018年火了一把,2019年纷纷倒闭。
人们不禁会问,无人超市还能再火一把吗?
一、无人超市应该叫无人便利店
2017年,无人售货概念红火时,诞生了3种无人售货类型。
1.自动售货柜。就是一台联网的无人售货机,其中包括售卖饮料和小零食的“友宝在线”,以及只售卖现榨橙汁的“天使之橙”。
2.无人售货架。无人售货架比自动售货柜的商品种类多一些。其中包括果小美、猩便利、七只考拉、每日优鲜便利购、哈米科技、友盒、小e微店等。
3.无人超市。与传统的连锁小超市(便利店)相似,商品种类一般在100-500种。如,缤果盒子、便利蜂、F5未来商店、小麦便利店、TakeGo、fxBOX大麦智能便利店、EasyGo未来便利店、一七闪店、天猫、京东等。
一般情况下,大型超市的商品种类在8000-2万之间。
街头可见的7-11、思达等连锁超市(便利店),商品种类在500、800、1000种及以上。
个体户开的小便利店,商品种类也在300种以上。
无人超市虽然挂名超市,但对标的还是连锁便利店(传统便利店。为与无人超市名称呼应,本文表述为传统超市),所以叫无人便利店更准确一些。
但无人超市听起来显得商品种类更多,比无人便利店更“高大上”。
为了表述方便,本文使用无人超市这个概念。
二、无人零售概念曾经火遍全国
2017年7月,首家淘宝无人超市开业,无人零售概念一时风头无两。
随后,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以及数不清的实体零售商和互联网创业团队纷纷加入战团。
2017-2018年无人超市概念大火,融资上亿人民币的创业企业比比皆是。
其中,仅2017年10月,便利蜂便宣称天使轮融资3亿美元。
好运仅仅持续了2年,2019年无人超市纷纷关张,很少再听到融资成功的消息。
一个商业模式要想持续运作,需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支撑。
这个现金流,要么是自身达到盈亏平衡开始盈利,要么是未盈利但自有资金可以持续投入,要么是未盈利但有外来资金(融资)持续投入。
对无人超市来说,由于商品利润率低,盈利困难,自有资金不足,2019年风险投资退潮导致外来资金断流,没有庞大资金后台的无人超市纷纷扑街。
因为,在目前阶段,无人超市只是一个看起来很美但综合运营成本很高导致运营异常困难的商业模式。
三、无人超市为何纷纷倒闭?
无人超市勾画的概念很美好:一是节省人工成本,没有店员、收银员;二是“智慧系统”促进商品周转率和消费率(客单价提高);三是中央仓库配送节约成本;四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然而,除了第4项,全部落空。
我们来看一张《无人超市与传统超市优劣势对比》简表。
通过简表,我们可以看出,无人超市在综合运营成本上远远高于传统超市。下面我们逐项分析。
(一)人工
1.店员
传统超市也在持续进行变革。
无人超市店没有常驻店员,日常维护通常由日常维护员担任。日常维护员既负责送货又负责理货,通常是1人负责多家店。
从这一点来说,无人超市节省了一定的人工成本。
2.工资水平
无人超市属于互联网企业(虽然干的还是超市业),由于行业属性,工资、福利高于传统超市。
这相当于把节省的人工成本又给找补回来了。
3.员工层级
传统超市店员只有1-2名(轮班),店长通常管多家店(也有只管1家的),店长之上是区域经理。大的连锁超市之上有大区经理,否则区域经营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一般来说,无人超市的员工层级要多一些。日常维护员之上是店长或区域经理,区域经理之上是大区经理,大区经理之上是零售业负责人,再之上是总经理。
管理层级通常要比传统超市多。
4.大数据分析员和专职程序员
无人超市大多使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经营管理。
以某猫无人超市新闻稿中的介绍,“运用行为轨迹分析、情绪识别、眼球追踪技术,可以分析消费者在某块区域驻留多久、在选择某件商品前思考多久、对某件商品的喜好程度如何等,在消费者、商品和店铺之间产生丰富且个性化的互动”。
单纯从人工成本的角度来看,单店无人超市的成本远远大于传统超市。
传统超市也有货物销售情况的数据分析,包括配送路线的选择,但人工远远少于无人超市。
(二)货品
一般来说,传统超市在货品的丰富度上比无人超市的高。
一是商品种类更多。传统超市一般在500-1000种,无人超市通常在300-600种。
无人超市在装修设计时,为了“高大上”一些,对空间的利用率较低,所以同样的面积,货品要少一些。
同时,部分无人超市走中高端路线,商品种类会少一些。
二是商品类型更丰富。除了常规商品,传统超市里还有油盐酱醋、整箱牛奶、果汁、饮料、厨房用品(勺子、筷子、洗碗巾等)居家生活用品,而这些99%的无人超市都没有。而居家生活用品正是便利店便利性的体现之一。
三是商品价格可能更低。无人超市要挑战的是既有连锁便利店。既有便利店通常是在本地耕耘多年的连锁商业,其采购规模更大、与供应商关系更密切、配送路线更成熟,所以采购价格可能比无人超市更低。一些无人超市的部分商品售价比传统超市更低,大多是大幅补贴的结果,同时也是营销策略(低价引流)。
四是烟酒吸引特殊人群。传统超市通常售卖烟酒,而无人超市通常不售卖香烟。对特殊人群来说,这也是便利店的便利优势。
五是简易早午餐吸引上班族。现在很多传统超市提供包子、杯式豆浆、烤肠、关东煮、简易午餐(盒饭,部分店)、开水(可以泡方便面)等。尤其是写字楼附近的便利店,由于提供简易早、午餐,方便了上班族,增加了客流量。
六、书报杂志带来一定客流。在这方面7-11便利店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事业发展。在日本和香港的7-11,都出售报纸杂志。国内的不少便利店也开始出售杂志。这也算是混业经营。
七、理货速度促进货架整洁度。传统超市因为有人值守,所以货品乱了之后会及时整理,无人超市需要理货员定期巡查,所以相对差一些。
八、商家活动
在连锁超市中,经常会有商家做产品促销活动。对价格敏感型顾客来说,这也是传统超市的优势之一。
综合货品方面来说,传统超市对普通市民生活的融入度更高。
(三)设备
传统超市的设备尤其是高科技设备很少。
一般是2-6个摄像头,一些常规货架,一台联网普通收银机(加扫码枪)即可。
无人超市的高科技设备较多。
这其中包括:
1.监控及数据分析设备(软硬件)
摄像头10个以上。其中包括监控摄像头,以及顾客行为轨迹分析、情绪识别、眼球追踪等/
而且设备价格不低,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分析软件(或自行开发)以及分析员、程序员。
2.自动售货(架)系统
安装、维护成本不低。
3.自动收银系统
这一点与传统超市无法比拟。
4.服务器(带宽)维护
无人超市总部在服务器及带宽等方面的投资比传统超市大得多,运营成本也较高。
此外,还有投资不菲的门禁系统等。
(四)外界压力
无人超市与传统超市几乎受到同样的竞争压力。
1.大型电商。大型电商如京东、天猫等对便利店的冲击很大,部分地区的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也在京东等上面开店。日常生活用品大部分可以在网上购买并且享受送货上门服务。
2.大型超市。很多城市家庭周末会去大型超市进行规模采买,采购几天甚至一周的生活用品。很多时候,街头便利店和无人超市充当的是补缺漏的角色。
(五)其他
1.顾客隔绝
无人超市隔绝了部分不会用手机支付的顾客(进门扫码,结账自助,出门扫码)的顾客。
同时,无人超市里没有店员帮助查找商品。
2.房租
无人超市与传统超市在房租成本方面差不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传统居民区,较好的地段早已被传统超市占据。
对于新兴的居民区,无人超市可以尽快填补。
3.装修装饰
无人超市在装修格调上比传统超市更有未来感和科技感,因此相应的费用也高。
4.水电
无人超市比传统超市高。
四、结论
在商品同质、价格基本相同、利润率相差无几、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无人超市如果没有持续的现金流或资本注入,很难长期运营下去。
五、未来
那么,在未来,无人超市会怎样?
1.自动售货柜(亭)会更流行
我认为,无人超市会跟传统超市一样逐渐消亡。
超市满足的是人们对物品的需求,在未来,随着大型电商的进一步发达,大部分用品会通过送货上门的方法来解决。
由于未来人工成本会更高,但送货上门无法满足随时随地的生活需求(尤其是水、饮料等),微缩版的无人超市——自动售货柜(亭)会更加流行。
2.无人超市还有黄金10年
无人超市目前运营困难,主要是设备和人工成本。
在综合成本下降后,逐步提高无人超市货品的独特品牌(如良品铺子销售的均是自有品牌商品,利润率相对较高),在与传统超市的竞争中,无人超市的机会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