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安全防范外,拓展在行业业务管理中的应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例如在连锁店、专卖店、超市、营业厅等商业应用领域可以辅助商业运营,为商业分析提供高效、较为准确的宝贵数据。
在无人便利店中,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技术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与安防领域不同的是,在无人便利店中,视频智能分析更多是为了实现便利店的精细化的日常管理,同时也包含对无人便利店防盗防损的功能。
从用户在扫码进店过程中,首先在便利店门口会有视频监控系统即前端摄像头,通过摄像头目标检测识别算法,就可以识别顾客,进而实现对顾客的身份确认,同时门口摄像头还可以实现人数统计功能,及时了解控制进店人数,保证店铺内应用的体验。
二、图像识别技术
在无人便利店的餐饮区和休息区内,则应用到了图像识别技术,毫无疑问,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说是安防企业的强项。在便利店中,对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较为基础的,仅仅应用到了人脸识别技术,而且也仅将其作为一个接入口,实际参与感太低。
无论什样的无人零售方案,都必须首先解决C端的用户体验问题,再来为B端客户削减人力成本。因为进不进店消费取决于消费者,有消费者一切都是空谈。δ来的无人售货应该去除一切介,消费者只需要凭借自己本身就能完成购物。即使消费者赤身裸体地走进商店,也能够成功买到商品。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解决身份识别问题。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技术等等都可以实现,具体选择哪一种识别技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反正无论哪种都和安防有关。在无人便利店中,除了准确识别,还要持续跟踪消费者,分析消费者的行为。这一点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实现,对于动态图像的分析。用户选完商品后,进入特定结算区,此时,轮到RFID技术发挥了,通过RFID算出商品总额,再匹配到生物识别技术认证完成的用户支付账号,轻松完成购物。
三、人脸识别技术
四、RFID技术
RFID技术在无人零售领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件商品上都贴有RFID标签,用以在"支付隧道"中识别顾客所购买的商品并进行结算。RFID是一款成熟且廉价的解决方案,零售巨头沃尔玛也运用了类似技术以提升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在顾客离店时,传感器会扫描RFID标签,并再次确认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同时自动在消费者的账户上结算金额。
当然,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无法识别玻璃等特殊材质的商品,因此有商家如小麦智能便利店,则采用手机扫描货架上的二维码或者直接扫描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完成商品的移动支付,从而规避RFID的弊端。
但同时RFID技术也有着标准不统一、成本高、数据碰撞等问题,想要走上物联网快车道,RFID厂家还需要修炼一下。
相比于传统条形码,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多个RFID标签;另外,像是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且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等优势突出。这也是为何目前诸多无人零售店都采用RFID技术的原因。
五、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逐渐融入到视频安防监控中,借助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店铺远程巡店、客流统计分析、区域热度分析、POS收银监督功能,提升无人超市的管理效率。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零售场所各区域客流和顾客人脸识别信息,通过客流分析、商超热度图两种方式,将门店运营的数据信息经过分析、统计,生成报表,为运营管理提供数据决策依据。
六、传感器技术
无人零售除了应用了计算机视觉等AI技术外,还涉及到大规模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在整个入店、购物到结算的环节。
对重力传感器来说,商品被拿取,商品减少,重量减少;商品被放回,商品增加,重量增加。所以重量数值变化可以表示拿取或放回。
对于红外来说,在特定地方,商品被放回,红外会被遮挡,商品被拿取,红外不会被遮挡。可以通过红外遮挡状态表示拿取或放回。
综上所述,从进入无人零售店的生物识别技术--产品选购的图像识别技术--产品结算的FRID技术等,环环相扣,都和安防技术密不可分。
无人零售天然就是各种智能化安防技术的试验场。从最初的防盗防损,到后来的支持零售精细化管理,到零售基础设施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新目标,都是以物联网技术、图像智能分析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原有防盗防损的基础上的新应用、新延伸。
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逐渐融入到视频安防监控中,借助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店铺远程巡店、客流统计分析、区域热度分析、POS收银监督功能,提升无人超市的管理效率。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零售场所各区域客流和顾客人脸识别信息,通过客流分析、商超热度图两种方式,将门店运营的数据信息经过分析、统计,生成报表,为运营管理提供数据决策依据。
总之,无人零售店会把不断成熟的物联网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以及移动支付技术发挥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