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经济成为了各界最为瞩目的热词,自助贩售机、自助健身房、自助洗车、迷你KTV、智能快递柜、无人按摩椅等各种新兴业态纷至沓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值守业态正悄悄走进市民的生活。其实“无人经济”古而有之,三次工业革命一直都在解放人类,使用机器替代人类,这次的“无人经济”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升级版,本文为大家解读“无人经济”的热议话题,看懂”无人经济“。
问题一、无人经济消费模式下,用户的消费信息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是否非常关键,也容易存在问题?
答:用户的消费信息安全和保护隐私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并且现在存在着重大的隐患。自助健身房、自助洗车、智能快递柜、无人按摩椅等一系列“无人经济”在城市商业体、社区里相继出现。其核心技术包括了移动支付、传感等较成熟技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进入无人超市的时候,支付需要扫二维码进行,这个二维码就存在着隐患,如果有人恶意更换,盗取账户的资金,这种问题需要如何解决,无人经济下的各项操作没有人的把控,风险定比现在的风险还要大。
问题三、让无人经济消费体验更好,有什么建议?
一、应与传统的便利店互补共存。
二、线下的场景多维度结合,不断挖掘消费者需求。
商家可以通过场景化引流,移动的空间通过VR技术等等开拓新零售的想象空间,积极寻求消费者、场景、商品三者的关系,实现完美的对接,积极提升技术水平,用户最看重的仍是最终购买的到产品,以舒适的环境的购买商品,优质低价,购买到更加称心如意的商品,这也是新时代未来的要求,不断更新挖掘。
三、用户信息的预防和保护。
无人经济的核心就是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技术,如何解决用户的信息安全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无人经济更需要更加细致的规范,进行用户信息的保护,加入更多的监管,可以有效的进行无人经济的监管,从防盗的角度而言,要进行监控,毕竟区域扩大了,人们处于一个陌生的彼此不相识的环境中,偷盗带来的成本较低,小区域的诚信成本的约束规则就不存在了。
四、行业准入和测评机制。
无人经济层出不求,但是是否有专门的机制进行评估,行业的准入标准没有一个很好的衡量,当前一些无人经济项目缺少可行商业模式,在业界看来或将沦为商业泡沫,其风险不容忽视。比如近期一些共享充电宝项目出现停运,其原因就在于运营成本过高,盈利遥遥无期,而市场又一拥而上,深陷同质化竞争。行业的准入和测评机制亟待出台,才可以有效的解决无人经济下的风险。
问题四、如何看待无人经济这一新型消费经济?
在经济创新的今天,从共享经济的降温,到现在无人经济的风靡,发展无人经济不能盲目,应该更多地立足到社会,考虑责任问题,关心老百姓真正的需要,提升技术和数据的运用,尽早预防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不要迎来另一个经济寒冬,只有这样才可以稳步前行,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