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式的多层沙发,可以供夜读的人休息。
古西楼书屋:小空间营造极致温馨突显陕西本土文化
“我理解的‘24小时书屋’面积不能太大,一是可以节约成本,二是营造温馨感。书屋要有像家和个人书房的感觉”。古西楼书屋的创始人苏朋范对24小时书屋的理解,来自于考察了很多个城市的24小时书店的体会,经过两年的筹备,今年5月,在靠近城墙的北门盘道附近,她的书屋正式开业。
古西楼书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空间不大,但这也是书屋的特色——小而温馨。书屋分为三层,一层摆放有陕西特色的文创产品和本土作家的书籍作品,二层围绕环形回廊简单陈列了部分书籍,在第三层,布局了桌椅和蜂窝式的多层沙发,读者可以在这里读书,夜晚还能蜗居休息。
“我们书店的位置靠近城墙,所以在选书上,一方面选取了陕西本土作家和本土文化的书籍,主要针对外地和外国游客;另一方面选取了比较小众的书籍,吸引有阅读品味的人群。”工作人员雷菲告诉记者,由于书店附近还有三所学校,所以在营业不久后便增加了一些学生读物。
“我们的会员卡分两种,365元一张的年卡和150元的季度卡,会员可以享受购书8.8折的优惠,还可以免费过夜。”她表示,24小时书店是面对所有人开放的,但在人多的情况下,有限的座位还是要给会员和消费人群优先提供,任何一家书店都需要最低的生存保障。
“从开业至今,我们还尚未盈利,但办卡的会员人数在不断增长。”她说,来这里的客人对于消费或者办卡的接受度还是很高,这种消费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人们购买的不单单是一个休息的座位,更是一种环境和服务。
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熊惠玲
独立的茶屋,宽敞舒适,成为不少读者来这里首先的区域。
京广尚悦:打造区域化休闲空间定制化服务会员
“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被工作人员的民国风衣服一下子吸引了,更意外的是,店员与我对挑选的书有一个非常愉快的交流,感觉就像和朋友在一起。”这不是王磊第一次来到这家24小时书店,1800平方米的空间让他惊讶,可以过夜的茶屋给他惊喜,成为会员后,任意取阅书的“特权”让他觉得非常划算。
“我们在山东有几十家书店,但第一家24小时书店选在了西安,这是一次尝试。”京广文化产业管理有限公司西北区总经理彭娟说,书店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更偏向休闲,打造的就一个可以供人们休闲的的读书空间。
“80后年轻父母、职场新人、大学生是我们的主要客源。”店长高飞介绍说,书店的位置并不临街,而是在商贸综合体内,首先吸引的就公司职员,书店里专门开设了儿童区,受到了年轻父母的追捧,在书的品类上以中国文学、畅销书、新榜书为主,定位就是年轻大学生和职场新人。
从今年一月份开业,前三个月都在亏,在夏季一个月的电费就要两万块,店长高飞说,这样面积的24小时书店在西安算是第一家了,运营成本自然也不小,想要做到收支平衡,一天的营业额需要达到七千元。
“从第四个月开始,逐渐实现了收支平衡,除了文创产品和饮品,会员制的推行对营业额有不错的提升。”她告诉记者,读者办理500元一张的年卡,白天可以免费在休息区域看书,并且享受一天可拆读两本新书的“特权”,晚上10点到早晨10点可以通宵过夜,在茶屋的榻榻米上休息,并且会有不间断的热水供应,“我们为读者提供细致人性化的服务,对会员更是定制化地服务,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优质舒适的环境。”
高飞说,同行的竞争在卖书上是无法区分开的,只能在服务和环境的打造上下功夫。“我们更注重功能性的服务品质,利用我们宽广空间的优势,为儿童、商务人士、休闲、读书学习的人群隔离出几个不同的区域,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打造我们的特有的服务风格。”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阅西安城市书房的文创产品非常有新意。
阅西安城市书房:汇聚高品质图书创意文创围绕阅读服务
虽然也是一家24小时的书店,但阅西安城市书房并没有设置可以让读者短暂蜗居的沙发和可以彻夜休息的空间。它的经营亮点放在了图书和文创产品上。
“这是一支笔杆表面有刻度的笔,很适合于工程画图,售价两三百元,但卖的很好,因为它的功能性很强,并且在其他地方买不到。”范家艺拿来一只鸟造型的摆件,告诉记者这其实是可以绘画的铅笔,售价在五六百元。类似这样的文创产品新颖独特,全都是围绕阅读的人去开发,在品味上和图书的定位相一致。
“我们的书店设置在曲江,人群定位为周边的创客、大学生,还有附件的居民,虽然高品质的图书可以吸引消费者,但卖书的营业额只占到总营业额的40%,饮品和简餐占到60%。”她说,书店实行图书+文创+简餐的综合运营模式,在餐饮上书店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品牌,咖啡用的是进口原料,糕点都是自己制作,就是为给读者提供一个高品质的阅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