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2017年高考山东卷语文考试作文题目
这是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这是一个成为了高考作文题里的书店,这更是一家你有故事它有书的书店。今年,安徽省合肥市三孝口24小时新华书店成为高考山东语文作文题目的材料,让这家书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明星书店”。
晚间,城市的喧嚣逐渐散去,三孝口新华书店依旧灯火通明,爱阅读的市民、自习的学生、购书的读者汇聚于此。24小时营业模式为市民提供的不仅仅是一间书店的功能,更多的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晚间阅读、安静休憩的场所。
每个来到书店的顾客都有着他们与书的故事,每每当我们阅读时,或被书中那精彩的文字所吸引:或沉浸于书中那动人的情节,亦或者是勾起我们初读最爱的那一本书时美好的回忆。
上午,在合肥一所高校学法语的张雯在书柜旁的U型角落里又完成了一次学习型“刷夜”,身边的法语书垒成了“小山”。两个月前的一天,因为在市区玩得太晚,没有公交回学校,她无意中闯进这座少数“0点后还亮着灯”的大厦,犹如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从此成了老主顾。“读书意味着可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她笑着说,这里没有网络,手机也只用作查单词。“在这里过夜,我只想看书,什么都不用想。”
40岁的沈作成在书店四楼的长椅上睡着了。此时,他已经在长凳上睡了40分钟,一天的劳累让这个四处找活干的钢筋工有点支持不住,手上薄薄一本口袋漫画书没翻完就掉在地上。他被保安叫醒,明显有些不知所措,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一个劲儿发愣,缓了好半天才从身边的行囊里到处翻找证件。他来自山东烟台,已经在合肥的工地上工作了半年,明天天一亮,就将启程去芜湖找新的活干,“今晚就在这里凑合一夜,有空调吹还有书看,多难得!”
30岁的孙晓明(中)正在书店内看书。孙晓明来自邯郸,在合肥一个工地上工作了4个月,每天在工地上穿梭的孙晓明总能看见这个不熄灯的大楼,他很好奇,今天来看个究竟,发现这是一家书店。孙晓明说自己是个打工的,看的书少之又少。但有一本书让他如数家珍,是他初中时在学校阅览室借到的一本《上下五千年》,他说历史很有趣,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至今他还能记得那本书上的很多的细节。他说自己可能来书店的次数很少,平时工地做工太辛苦了,下个月他就要离开合肥到下一个工地,而他会记得曾经来过的这个书店。
晚间,50岁的保安张洪正在看书,张洪平时是白晚班轮替,不上晚班的时候喜欢来书店看看书、选书。“平时在家除了看电视没有别的选择,自己电脑和手机都‘玩’不好,最近发现了这个24小时书店,白班下班后就喜欢来这里看看书。我最喜欢历史故事了,特别是历史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