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最破图书馆”“苏州老气的书店”“破破烂烂又整整齐齐”……最近,凭借着“破旧风”与书香气的巧妙结合,在姑苏区钮家巷支巷里,一家只有5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火了。
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这个以民居为基础改造而成的图书馆,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专门前来寻找书香,在“诗人”主理人的“图书问诊”中,寻找到自己的专属书籍,在喧嚣的平江路旁享受宁静的阅读时光。
藏书3000余册藏身小巷的私人图书馆火了
从平江路拐进钮家巷,巷内随处可见古籍、古玩店、咖啡店、涂鸦长廊等,闲庭信步后找一处位置,点一杯咖啡,春日私语中享受片刻宁静。往西走上几十米,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右侧的支巷志恒里。缩进去的巷口1号,充满岁月感的墙壁上,用黑色的毛笔字写着“物物集图书馆”,看起来十分朴素,却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物物集图书馆”的招牌下却不见任何门,需要再往巷子里走,一扇只有一人高的铁门旁边,挂着一个不起眼的牌子,上面写着:正在营业。
走进图书馆,5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分为前厅、中堂、里室三处空间。前厅是给顾客休闲聊天饮食的空间,中堂摆放了一条长桌,上面写着“问诊台”。走到最里面,整面墙的书架和各种颜色的图书,总共3000余册,成为这处20多平方米空间的主要装饰。窗户下,直排二人沙发和两张简单的木桌,便是这座图书馆最主要的看书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座藏身民居的图书馆保留着很多原始痕迹。在斑驳的墙面上,黑色炭笔记录下的诗句,让这处民居更添了一丝浪漫的味道。“我们一日日度过所谓的日常,可能就是接连不断的奇迹”“那就在一起,黄昏与四季”“正因为你有能力跨越,这个考验才会降临”……
游客刘亭无意间发现了这处“隐藏图书馆”,独自一人在此度过了一整个下午,他告诉记者,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外面的平江路热闹喧天,紧临的钮家巷却有这样一处安静的图书馆,仿佛与世隔绝。
为读者提供专属定制服务
“图书诊断”让书籍更好流通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物物集图书馆”有着“古城最破的图书馆”之称,但却是网友心中另类的存在——“有一种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感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温度的地方,有趣的人”……博主“程全你”表示,这里保留了生活的痕迹,很像以前的房子,别有一番韵味。
选址有底蕴、有传承的古城民居
“图书馆”勾勒出独特的书香脉络
70后的苏非殊出生于重庆,小时候的山村记忆深深嵌进了他生活的点滴。17岁第一次离开丰都,坐12小时的船,一路摇到重庆。在重庆,一边学习写诗,一边读书,直到1994年到了北京。出过诗集、办过市集,在北京打拼15年之后,又去了终南山过了一段闲云野鹤的日子。他也由此体悟诗意来自日常的生活里面,在每一个细节里面,在这简单到接近枯燥的生活里,往往更容易发现生活的美好。
他带着满腔的诗意来到了苏州,来到了平江路,来到了钮家巷。图书馆开张一个多月以来,已有近1000人次来过。据他观察,苏州的市民、游客对阅读的兴趣极大,许多人来过好几次,到周末时候图书馆里挤满了人。
城市老建筑、街区只有充分利用起来,才能发挥作用、促进保护。“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幽深的民居小巷,勾勒出了姑苏城独特的脉络。”苏非殊告诉记者,他在苏州选店址时,便发现古城的民居保护较好,很适合作为文化场景进行打造,“这样有生活痕迹的旧居,才是活着的证据。有底蕴、有传承的环境,才能给予人精神上的共鸣,这样才能让人在生活中汲取到更多的幸福感。”(苏报融媒记者李浛芃严松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