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供应链时代的来临会带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腾飞,全球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供应链的竞争,打造供应链生态、产业生态、数字生态的全链条生态圈,契合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现实需求。数字供应链作为破局关键,将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其独特作用。
作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基石,产业链供应链近年来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及二十大的召开,让人们对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而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的结合,更是推动数字化发展的商业生态达到顶峰。
3月16日,由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指导,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年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供应链数字大会隆重开幕。此次大会以“产业聚变、数启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度推进怡亚通产业供应链数字化服务战略,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产业链再造与价值创新,打造供应链生态、产业生态、数字生态的全链条生态圈。
以数字化平台推动产业链升级打造全链条生态圈
“供应链时代的来临会带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腾飞,整合型企业才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未来,产业供应链散、乱、穷、小的局面必须要整合成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数字化的平台,以上下游资源配置的聚焦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周国辉在致辞中表示,怡亚通希望携手全国各地政府及有供应链产业链情怀的所有合作伙伴,用数字化平台连接全国各地的产业,共同推动中国产业链转型升级,打造供应链生态、产业生态、数字生态的全链条生态圈,以供应链+数字化服务赋能产业链发展,从而助推产业经济链条的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开启“全面赋能”新篇章。
王国文现场讲到,供应链的发展数次面临重大挑战,产业在困境中选择供应链数字化是必然趋势,供应链的未来将是数字化与代码化,“供应链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产业链供应链应当协同与融合,共同构建协同创新的未来。”
重构乡村产业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数字平台
供应链不仅是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助力地方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怡亚通2019年开始推行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帮助当地产业做大做强、优化乡镇产业结构,为城市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振兴提供强大的支持和保障。
政企同频拥抱数字新动能怡亚通供应链2.0再出发
2月27日,我国出台了关于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经济在各行各业的实践应用起到了可观的促进作用。如何用数字化赋能产业链供应链新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行业企业面前的核心议题。来自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广东、贵州等六省七市的政府各级领导,行业专家学者、数字科技、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家代表出席,共同探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在产业生态构建、乡村振兴、数字金融、地方经济及城市建设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怡亚通APP资源整合总监刘春宇在会上介绍到,怡亚通APP作为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平台,整合怡亚通20余年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供应链服务模式、供应链服务资源,构建供应链生态、数字生态和产业生态,实现面向产业、面向企业的资源高效转化,数字化解决方案高效赋能,助力产业、企业做大规模。
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执行会长苏建东在发言中表示“希望能携手怡亚通在数字化时代拥抱变革,与行业共同赋能企业,从产业链到产业互联,加快推动供应链服务业发展,以供应链服务推动产业链做强做大,一同打造数聚共生的高质量发展”。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2018~2022年是供应链行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供应链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成为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因素。四年内,怡亚通服务产业覆盖超过50个城市,涉及中国五大经济圈和八个产业赛道。
会上,怡亚通集团副总裁兼综合商业平台总裁李程在发言中为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发展带来了可落地化方案,李程表示2023年怡亚通将继续开疆拓土,预计未来3~5年覆盖超过100个城市,最终达成万亿规模的生态体系。随着国家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怡亚通将以产业供应链2.0时代的新定位再出发,全方位和政府合作,全方位赋能当地产业,推进产业供应链、产业数字化、产业增值赋能三大项目,实现平台+产业+供应链+资本的未来合作模式。
此次大会现场,怡亚通与众多地方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合伙人等进行了产业供应链服务合作签约仪式,涉及到产业供应链服务、产业供应链生态联盟合作、产业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合作及产业供应链怡亚通“星舟计划”合伙人等合作内容,签约总金额达120.33亿元人民币。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作为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磅文件,这也被业界评价为“数字挂帅时代来临”。以提供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与物流服务而著称的百世集团,多年来不断推进行业的整体数字化能力,更早已向前一步,思考如何推进物流供应链管理从数字化走向数智化,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数据决策依据。
随着经济重启后企业生态链的逐步修复,很多企业希望能从供应链管理中收获更多,以有效协调企业产销能力,实现降本增效,这是百世集团不断推进数智化转型的动力。“数字化的过程是将经验和规则数字化,进而加速业务场景下的信息流通和数据积累。数智化则是更进一步,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输出结论,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百世集团研发高级副总裁、百世云总经理张砚冰首先介绍说。
“让数据说话”
主要服务于品牌客户的百世供应链近年来为了应对行业客户提出的挑战,也在不断地进化自身能力。“现在大中型企业对供应链服务的要求已远不止在物流作业和运营层面实现数字化,他们更希望活化数据,利用大数据及算法,提升对未来市场销售的预测准确性、以提高产销协同能力。”百世集团副总裁、百世供应链副总经理魏永强介绍说。
魏永强认为,物流服务商自身的管理数字化、运营网络化,是助力客户供应链数智化的前提。他表示,百世供应链在2023年将更加专注于这两个方面,并且已经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与探索。
魏永强表示,百世供应链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价值在于通过“经营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对运营网络的可视化管理,并基于业财一体化,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他认为,运营系统的数字化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但经营层面的数字化,则不一定是每家供应链企业都可以做到的,百世供应链把BI报表每日自动推送经营结果给客户的管理层,包括最小经营单位,比如仓库,这将有助于他们通过分析来制定未来的计划,指导下一步运营。“当然,作为物流的服务供应商,我们会考虑如何助力客户建立数据中台,从而在体验、效率与成本找到平衡点。”他说。
直播间里的供应链思维
中小企业,特别是电商,是近年来发展“数字经济”中十分活跃的群体,“中小型电商的运营和物流管理就像‘螺丝壳里做道场’,虽然他们的业务规模远无法与大企业相比,但在供应链管理上也有普遍痛点,百世软件的服务就是把百世多年来服务大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模块化,形成标准化产品,短平快地助力中小企业解决问题。”百世软件高级总监陈鹏解释道。
瞄准中小电商纷至踏入直播领域这一商机,百世软件及时将百世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理念植入电商直播场景。“我们的产品主要协助这些中小电商打通了两个核心节点。”陈鹏解释道。“一是直播间促销活动频繁,每次商品组合不同。通过在系统中提前设置好,直播当天仓库收到相应的订单就可以迅速发货。二是直播间的绩效取决于主播的能力和动力,佣金奖励也很重要,系统支持通过设置直播场次和对应的店铺,自动计算各主播的业绩,除了快速结算佣金,也让公司即刻了解每个主播的带货能力。”
在2023年,百世软件将更深入各类中小企业的业务场景。“以做私域运营和营销的中小电商为例,他们对客户管理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客户管理和分类,与后续的营销、售后服务系统打通,从而让管理链条更加完整。”
陈鹏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电商开始拓展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百世会积极把握这一机会,除了在模块化供应链管理上对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支持,更会依托在东南亚市场已经建立起来的网络和物流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出海”的后顾之忧,助力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一展身手。
声音
数字化供应链需要辅导乡村优势产品进行升链,帮助新渠道建链,帮助传统供应链延链,利用供应链金融推动短板产业补链。希望和怡亚通共同来建设数字化乡村振兴的供应链平台,以数字化供应链服务提高产业链条的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重构产业供应链生态体系,破解农业生产经营高成本、低价格的难题,助力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做数字化革命非常不容易,但是也要看到,数字化确实能够给整个供应链带来全新、革命式的改变。传统意义上,供应链主要是线条型的管理模式,将客户需求转化到生产计划端,通过采购、生产、物流环节,最终将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现在,数字化转型可以将供应链管理转化为动态、网状、互联型的管理模式,比如将供应商前期准入、注册、过程考核、绩效管理等所有数据都沉淀到一个系统中去,再不断地通过系统去优化供应商,让采购工作更加规范和透明。
视角
物流企业如何面对复杂环境下多领域协同要求,从而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独特作用?日前,在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上,中储智运创始人、首席战略官李敬泉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数字供应链成为破局关键。”
数字供应链支撑现代流通体系
随着2023年经济复苏之路的开启,我国物流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势头,成为畅通经济增长“主动脉”和“微循环”的重要力量。物流企业只有提前洞悉行业趋势并计划未来,不断创新与升级,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在李敬泉看来,数字供应链是“破局”关键。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循环经济、实现“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都需要新一代数字供应链的支撑。《“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强调,推进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组织协同管理优势,搭建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
同时,由于供应链管理中跨主体、跨地域、链条长、难协同等问题,发展数字供应链,核心是解决供应链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区块链“双链融合”,可有效促进供应链信用机制从“人际信任”向“数字信用”转变,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信息更加透明可信、多方合作更加高效,实现供应链各主体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数字供应链提升企业竞争力
李敬泉认为,发展数字供应链需要四大关键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新技术与大数据应用能力、商业模式创新与生态建设能力、数字化风险管控能力。通过互联互通实现供应链各环节要素的信息整合;升级打造供需匹配算法、供应链指数、供应链数字信用体系等技术应用,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实现从数据到信息、知识、决策的转化,为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支撑;同时,利用掌握的海量物流数据形成丰富的供应链应用场景,推动供应链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数字供应链平台链接跨界主体、集聚各类资源,打造价值共创的生态圈。
“作为中国物流集团旗下提供智慧物流服务和数字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中储智运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跳出传统网络货运视角,以供应链视角统领全局,发展以数字供应链为核心的现代产业服务体系。”在李敬泉的这套建设思路下,中储智运以网络货运平台为基础,不断升级完善数字供应链产品体系,力求在供应链安全、敏捷柔性、生态协同、价值创造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建立共生、共存、共享的供应链后,如何规避各类链上可能出现的风险?李敬泉也给出了智运经验:“中储智运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有效降低供应链的运营风险,从供应链执行、统筹两个层面分辨建立风险预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