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消费洞察:“国潮”比进口更受欢迎?我们用大数据验证了一下新浪财经

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升级,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以及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带来的民族、文化自信,近年来,多个领域的国产品牌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健康消费领域,是否也出现了“国潮”崛起势头?通过大数据挖掘,我们发现,从2020年开始,在国产和进口之间,消费者明显开始更倾向于购买国产品牌。

更有意思的是,消费者在认知上对国产品牌的追捧比事实上表现出来的更加强烈。

过去,曾有不少国产品牌被包装得像是进口产品,也有进口产品的包装,看上去像是国产。数据显示,一些原本被认为是进口产品的国货,正在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冷落;而一些被认为是国货的进口产品,反而受到热捧。在“国潮”崛起的趋势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国货,正在包装上增加“国潮”元素,以免被认为是进口产品。

“进口倾向率”正在下降

通过“进口倾向率”,可以衡量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进口还是国产商品。

如图1所示,以2016年为基准,计算2017-2024年的进口倾向率,进口倾向率大于0时,代表该年度消费者相对于2016年更倾向于购买进口商品,反之则代表更倾向于购买国产商品。

可以看到,此方法计算出的进口倾向率在过去8年中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2020年时达到最高值,之后持续下滑,目前的进口倾向率已经低于2016年。

不同城市的进口倾向率如下图所示:

图2对人口800万以上城市的进口倾向率进行了对比。进口倾向率最高的城市有无锡、上海、常州、南京、宁波等,总体上看,东部城市进口倾向率高于中西部城市,经济较发达城市的进口倾向率相对更高。

当一个城市的人均GDP提高1%,进口倾向率会提高多少?如图3,通过最小二乘回归,可以看到,该系数总体上都显著为正,意味着经济较发达城市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多进口商品。但从中也能看到,该系数在近年内存在较大的变化趋势:2019年,经济较发达城市比相对欠发达城市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的意愿更强,随后该差异逐渐下降,但在2024年再度回升。

不仅总体进口倾向率在2020年之后连续大幅度下降,经济发达城市相对于欠发达城市对进口商品的偏好也在降低。不同地区在近年来的消费偏好特征正变得更为“扁平”。

图4列举了不同商品品类的进口倾向率,倾向率最高的品类包括体育用品、运动鞋、护理护具、保健器械等,大部分的食品,例如猪牛羊肉、海鲜水产、休闲食品等品类的进口倾向率为负,表明消费者在这些品类中更多地选择了国产产品。

进一步细分商品品类,对进口倾向率进行从高到低排列,排在最上方的品类包括眼罩/耳塞、奇异果、猕猴桃、仪表、暖贴、篮球、糖果等,这些产品进口占比更大;最下方的品类包括坚果炒货、牛奶乳品、跑步机、米面杂粮、饮用水、食用油等,这些产品进口占比更小。总体上看,食品,尤其是日常食品的进口比例更低,但水果和各类器材设备的进口比例更高。

2016-2024年,不同品类商品在各年度的进口倾向率也有较大差异。其中,食品饮料品类相对于2016年基本保持平稳,没有较大波动;生鲜品类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虽然目前相比2020年的最高峰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2016年;医疗保健和运动户外品类则分别在2018和2020年后表现出持续下降态势。

中式养生VS西式养生

采用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的京东平台消费大数据,将营养保健品消费分为中式和西式两类——例如,人参、燕窝、养生茶饮等属于中式养生,蛋白粉、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属于西式养生——可以测算出消费者对中式和西式保健产品偏好的地区差异和变化趋势。

如图7所示,养生保健消费有很明显的季节变化,二季度往往是中式养生消费在一年中的最低点,三季度开始上升,四季度达到最高。纵观这三年的数据波动趋势,2023年的中式养生消费占比要略低于2022和2024年。

考虑到季节变化,图8采用2022-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比较不同年份西式养生保健消费倾向率的变化。与进口倾向率同理,当数值大于0时,代表此阶段消费者相对于2022年更倾向于购买西式养生保健产品,反之则代表更倾向于购买中式养生保健产品。图8的走势与图7基本一致,在2023年,消费者都是最倾向西式养生的。

如图9所示,除了2022年初的上海,其他城市的中式养生消费占比走势都比较接近。2023年以来,在图中所列五个城市中,上海的中式养生消费占比最低,北京和广州最高。

认为是进口,但它可能是国产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认知,都是基于商标名称、LOGO以及包装中的视觉元素。当一些国产品牌使用英文(字母)名称,或在包装上使用了非本土文化元素时,很容易被认为是进口品牌;反之,当进口品牌的名称被翻译得比较巧妙,或在包装了使用了中国文化元素,也容易被认为是国产品牌。

在此前提下,借助大模型和搜索API,可以得到每个商品品牌的两个维度:在事实上和在消费者的认知中,属于国产还是进口。

如图10,当消费者每购买价值100元的“国产”或“进口”商品时,这些商品在事实上属于国产或者进口的比例存在显著差异。当一种商品被消费者认为是国产,该商品实际属于国产的比例为98.1%,如果该商品被认为是进口,它事实上有19.2%的概率属于国产品牌。

使用消费者认知的维度,重新计算历年的进口倾向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该结果和图1差异较大。图1呈现的进口倾向率先升后降,最高点出现在2020年,随后连续4年下降。但在消费者认知维度,“进口”倾向率则几乎没有上升趋势,从2016年到2020年都基本保持稳定,从2021年开始快速下降,在2023年达到谷底,到2024年才有所反弹。

在消费者认知维度和事实上的进口倾向率对比中,不难发现,消费者对“国潮”的偏好确实出现了。一方面,一些曾被认为是进口商品的国产品牌,逐渐受到了冷落,而一些被认为是国产商品的进口商品,则受到了热捧。这些现象,都说明消费者对“国潮”的偏好比事实上表现出来的程度更加强烈。

如图12所示,事实上的进口品类被认作国产与事实上的国产品类被认作进口的情况相比,当两者数量同样多时,蓝色和橙色柱图的长度相等。蓝色柱图比橙色更偏向右侧时,说明该品类进口品牌被错认为国产的情况更多见;反之,当蓝色柱图更偏左侧时,则说明该品类国产品牌被错认为进口的情况更多见。

当一个城市人均GDP提高1%时,消费者认知维度的“进口”倾向率变化情况如何?如图13,与真实进口倾向率呈现的特征一样,经济相对发达城市的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更多“进口”商品,尽管其中包含了不少事实上的国产货。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的真实进口倾向率差距正在慢慢缩小,但是在消费者认知维度,经济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的进口倾向率差距仍然存在,且保持了相对稳定。

总之,消费者对“国潮”与进口的选择倾向,从2020年开始产生了巨大变化,消费者开始更倾向于选择购买国产品牌。当然,在不同的商品品类中,仍然存在消费者明显更为偏好的进口品类;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中,经济更发达的城市消费者,对进口品牌的青睐也依旧存在。

THE END
1.中国品牌杂志社X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品牌营销创新消费趋势报告中国消费者品牌认知情况 中国消费者对各品类商品的品牌重视程度 中国消费者品牌相关行为参与情况 中国消费者品牌资讯获取途径 中国消费者广告风格偏好 中国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广告元素 中国消费者营销方式偏好 中国消费者广告营销接受程度 三、中国新青年消费用户调研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S6NQNA0511A1Q1.html
2.春节期间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多数人会在春节时选择进行更高水平的消费,与此同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物价的大幅提升也有很大关联,结果中显示63%的人认为目前的物价会影响春节消费,26%的人认为“不好说”,仅有11%的人认为目前物价不会对春节消费造成影响。 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中,春节代表着一年的...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731249185.html
1.降消费洞察,国潮降品牌是否比进口更受欢迎?我们用大数据来解析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潮”品牌崭露头角,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潮”健康品牌在消费市场中是否比进口品牌更受欢迎?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这一现象。 健康消费市场的崛起 ...http://m.jushebao.cn/post/87.html
2.果汁饮料市场调查报告(精选12篇)②广告宣传与品牌建立:品牌产品时消费者的首选,广告是消费者最主要的品牌认知渠道。目前品牌水果饮料的淡旺季的销售量没有明显的区分。品牌水果饮料是市场的销售主流,是主要的获利点。 ③影响消费的购买因素:酸甜味道的销售的最好,低糖营养性果汁饮料是市场需求的主流。消费者会根据不同的需求的不同来决定其购买的水...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387555.html
3.大学生问卷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https://m.yjbys.com/diaochabaogao/2304612.html
4.市场调查报告通用15篇b)产品用途:尽量方便搬运,减少使用寿命,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来选购彩色、时尚的家具; c)品牌:随着产品日益细分,沙发品牌两极分化。知名品牌更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推广,而一些中档品牌在竞争中被淘汰,而那些劣质品牌和小品牌仍然利用自己的成本、价格和地理优势占据中低消费区。 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88854.html
5.民族服装市场分析报告(通用12篇)随着服装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对国内服装的价格越来越难以承受,但平价服装销售却在20xx年表现突出,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优势很大的缓解了通胀给消费者服装消费带来的压力。预计20xx年,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平价服装品牌加速在国内市场布局,平价服装市场仍将坚持快速发展。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5115.html
6.中国文化产业影响(精选十篇)也就是说,一种文化产品如果不能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所选择,那么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文化产业属性的确立,特别是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这种关系,从根本上消解了意识形态属性成为政府应该垄断文化生产权力的理论基础。全能政府理论是支持政府垄断文化生产权力的另一个理论依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v189gm.html
7.女性奢侈品知识6篇(全文)顶级奢侈品牌领域的门槛也确实是高得让人望而生畏,人员面试的方式和普通面试截然不同。 我也经常参加一些顶级品牌营业员的招聘面试。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服务敬语是最基本的要求,还会连续提问,如“看上去很难卖得动啊,真的有人买吗?”等刁钻的问题。这时如果能自如应对,说“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但确实很受消费者欢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h67zkew.html
8.烟台喜旺:深耕笃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旅游美食烟台新闻...健康、美味、营养丰富,是喜旺产品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原因,也是喜旺孜孜以求的目标。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说对品质的追求奠定了喜旺集团成功的基础,那么,深耕产业链则触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5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科研创新为内驱力,喜旺品牌革新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歇。以前瞻性和国际性的视野,喜旺集团从成立伊始便将...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1/12/28/014255892.shtml
9.新疆奶制品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支出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疆城镇居民受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影响,具有较高奶制品消费习惯和意识;但由于收入、消费水平相对偏低,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却无法与发达地区比肩。 http://xjzd.stats.gov.cn/xwfb/xxfx/201009/t20100915_3698.html
10....位列中国消费者首选的前三品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日前,2022年凯度消费者指数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正式发布,民族品牌企业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连续第十年位列中国消费者首选的前三品牌。康师傅行政总裁陈应让表示:“康师傅十年以来始终位列中国消费者购买选择前三甲,这让我们感觉十分荣幸,也倍感责任,更有动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饮食产品和服务。” ...https://news.cnstock.com/xhsmz/ppqyzx/202207/4928360.htm
11.消费“国货”的自信,折射中国“质造”的腾飞近来,故宫、大白兔等中国品牌文化IP大受欢迎,国内不少市场都随之刮起“国潮风”,如今更具潮流气质的国潮消费也正在成为全新的消费升级动能。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百度与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百度国潮骄傲大数据》报告,在唤起国庆期间国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为当下正热的“国风营销”提供了洞察范本。 https://www.cacta.cn/detail_BigData.aspx?BDid=1249
12.10工业和服务业高考地理三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人们收入较低,冰淇淋单体分量低,成本较低,价格较低,更容易被当地人接受和认可,C正确;由材料“该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生产的冰淇淋品牌从零开始,很快成为当地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之一”可知,当地人喜爱食用该公司的冰淇淋,因此生活习惯不是导致该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推出的冰激凌单体分量普遍低于中国国内的主要原因,D错误...https://m.renrendoc.com/paper/267304713.html
13.民族品牌盼盼获消费者野性消费,营收达81亿,成零食快消行业黑马在当今快消品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民族品牌盼盼食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国内零食快消行业中独树一帜。 近年来,尽管其在城市货架上的身影逐渐消失,但在小镇市场上依然发光发热。 那么,这个民族品牌究竟经历了什么?又如何在变革中坚守并重寻发展之路?本文将为您揭开答案。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24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