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30)中国地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08.09

(一)中国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

【考点1】中国民族、政区与地形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读图可知直辖市中,重庆人口在减少;东部地区人口都在增加;中部地区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口增加;西部地区人口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人口迁入区,即人口增长区,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成为人口迁出区,即人口减少区

3.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右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

A.甲岛B.乙岛

C.丙岛D.丁岛

【答案】A

【解析】考查中国地理黄岩岛地理位置。此题属于识记知识和热点问题,难度不大。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图中标示黄岩岛的是甲。

4.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

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我国首座深水钻进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主要在于“政治意义”和“直接的现实意义”。①②为政治意义,④为直接的现实意义。③设计的问题原因很复杂,但主要是我国石油资源进口和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问题。选B.

【考点2】中国气候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锋面活动与我国的降水。高压脊和反气旋控制下是晴朗的天气,因此A、C错误;热带气旋形成的台风影响我国主要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主要因素是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锋面。根据图中气流运动方向也可判断。

2.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定位等知识点。图示大雨、暴雨地区位于我国珠江流域,因此C正确。

【考点3】中国河流与湖泊

2、该支流流入A黄河B长江C辽河D黑龙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580亿立方米,长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辽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少,黑龙江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近3000亿立方米。根据该支流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1500亿立方米,可排除A、C两项;再根据该支流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可知,该支流流入长江。

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B兴建水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

【解析】从题目所给的资料可以看出两湖水体面积先降后升再下降而不是持续下降;两湖均位于长江流域,面积变化基本同步;2010-2011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而不是2009-2010年变化最大。

5.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解析】影响季风区湖泊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流域内的降水量,不同年份降水量的变化是鄱阳湖水体面积不断变化的气候因素和主要因素。

【考点4】中国工业

【答案】D

【解析】20年来我国CGDP不断上升,2007年之后能源消费量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在上升,只是上升速度趋缓。单位GDP2010年最低,能源消费GDP的年均增速自2007年后差异明显。

2.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答案】C

【解析】在单位GDP能源消费不断下降背景下,GDP的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能源不能满足本国需求,需大量进口。

(4)圣保罗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根据图12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该市附近投资建厂的有利工业基础条件。(8分)

(5)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料。图12中阴影地区是巴西橡胶主产区之一,从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指出橡胶树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并分别说明降水特点的成因。(8分)

【答案】(3)大幅增长东部

(5)①有利条件:降水丰沛;原因:赤道低压带控制带来丰沛降水。

②不利条件:有明显的干季;原因:信风带控制形成干季。

【解析】

第(3)题,读图归纳是地理的一般学习方法,图中,2000-2010年间各地区汽车产量均大幅增长到原产量的5~11倍;其中,东部地区增速最快,总量最大。

第(4)题,可从工业基础、原料、科学技术、工业发展历程等方面回答汽车工业在圣保罗投资设厂的区位优势。

第(5)题,注意应分别阐述橡胶树生长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各自的原因。回答此题可围绕图中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及降水特点思考。

【考点5】中国农业

【答案】1.B2.A3.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了解和掌握。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知,粮食增长不可能是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我国科技发展快,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粮食在2004年以来连续增长主要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进程更快。太湖平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其城市化进程快、水平高,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高品粮生产比重下降,城郊农业发展迅速,花卉、蔬菜、禽畜等产业发展快。河南省与黑龙江省相比,最主要的原因是黑龙江省人口少,所以粮食商品率高。

4.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A.甲B.乙C.丙D丁

5.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以及调用知识的能力。结合题意可知,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而木薯燃料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原料生产具有可再生性,故B项正确。种植木薯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故A项错误;发展木薯乙醇,需要从种植区将原料运往原

6.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势特征判读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图中城市南宁判断,该区域为广西,再结合河流流向判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因此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广西西部靠近云贵高原,地势高;东部靠近广东省,地势较低。故A项正确。

7.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

【答案】.(20分)

(1)(12分)

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2)(8分)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区域定位能力及区域特征对农业地域分布的影响。由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形区为青藏高原,乙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塔里木盆地因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答此类问题一般要从限制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下手,采用逆向思维。

(二)东部季风区

【考点1】北方地区

(2)简述途中漆河三角洲的成因。(6分)

(3)比较图10(a)与(b),分析漆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8分)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8分)

(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产生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8分)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该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和山地高原两部分;看清问题中“在地形影响下”这个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该地平原和山地高原不同地形下的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2)本题考查的是外力作用中流水的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要熟悉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对地表的作用不同。题中已明确要求回答三角洲的成因,了解河流下游的特征,从河流的沉积过程方面入手,注意使用关键词,本题不难回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仔细看图,就能看出1979年与2000年的河道变化。并结合人类活动对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河段人类活动的特点不同。也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5)本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中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区位选择问题。农业区位选择要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本题侧重考查的是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要看清题目要求,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的自然因素主要是降水少,灌溉水源缺乏,以及本区其他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等。

【答案】(1)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

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2)在滦河河口附近,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3)河道变窄,分叉减少。

主要由于上游沿线修建水库拦水,自滦河向流域外引水,滦河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河流流量减少,沼泽湿地被开发为盐田、鱼塘。

(5)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

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9分)

【答案】(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解析】本题以二氧化碳排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1)题,甲省为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其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第(2)题,发展旅游业的社会效益是可促进就业,经济效益是可提高收入,环境效益是可提高环境质量。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有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第(4)题,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资源少,风力小,因此其太阳能、风能资源不丰富。

【考点2】南方地区与港澳台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I区位于西北山区和东部湖区两个不同位置,其山区耕地减少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东部平原区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第(2)题,区域洪涝灾害的治理,山区、湖区、城市、农村不同地区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但疏浚河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灾情预报和监测、参加水灾保险是共同措施。

第(3)题,产业转移对转出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和环境意义;对转入区主要体现在经济意义上。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12分)(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12分)

【答案】(1)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浊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地貌类型的判断及其成因。读图可知点苍山、洱海属于断层形成的地垒和地堑:A处位于陡坡以上,属于断块山;B处是河流流出山区形成的冲积扇。

第(2)题,考查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筑对该地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农业生产、湿地、森林、地质灾害、大理古城的保护等方面加以阐述。

【答案】(3)主要目的是运输粮食等物资,保障军队的后勤供给。原因是(对秦政权而言,岭南地区位置偏远,远途劳军以至长期统治,保障后勤供给尤为重要。)岭南地区地形崎岖(丘陵广布),植被茂密,陆路交通不畅。在当时的条件下,大量物资的运输以水路为主。南岭阻断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路联系。

(4)(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解析】(3)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战乱时期,粮食的运输非常重要。古代以水运为主,再加上岭南地形崎岖,陆路交通不畅,因此开凿了灵渠。(4)本题主要考查发展交通的地理意义。结合灵渠示意图可知,灵渠的开凿连接了属于长江水系的湘江和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促进了周边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发展。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8分)

(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10分)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12分)

【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减弱。

(4)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等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

【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考查地形、河流、城市发展变化等知识。

第(1)题,根据等高线判断该地地形类型及地势高低情况。

第(2)题,沙洲多说明河流水量大,携带泥沙多,入海口处水流缓。

第(3)题,读图表可判断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是城镇用地增加,会造成水资源减少、生态调节作用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不利影响。

第(4)题,发展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方面回答。

【答案】(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2)森林火灾(病虫害)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旱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建筑(服饰;民俗)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地形、农业、工程建设、文化等知识。

第(1)题,根据河流分布和流向可判断出该地地形特点。

第(2)题,干旱林区应防范火灾。

第(3)题,农业抗旱从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用耐旱作物品种、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进行回答。

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从修建水电站利弊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第(5)题,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民族风情不同,其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主要是地形闭塞,与外界交流少。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解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与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地形、洋流等因素有关。从图中基隆的纬度位置可以看出该地位于东北信风带,同时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该地属于季风气候。基隆三面环山,北临港湾,因此在夏季,受季风的影响,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丰沛的地形雨,同时还有台风雨及高温产生的对流雨;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影响,从太平洋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

【答案】(10分)

冬半年:水汽充足;盛行东北风,因山地抬升,故多(地形)雨。(5分)

夏半年:气温高,(受地形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故多(对流)雨。(5分)

【考点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点1】西北地区

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D.占耕地少

【解析】大致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阿拉善高原,甲地因地制宜种植枣树,区域环境应该是干旱,所以枣树因耐旱,选A.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洪涝C.台风D.冻害

【解析】既然枣树耐旱,考虑到海拔在2000—3000米,应该是冬半年寒潮影响势力范围,就应该考虑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冻害。(内陆台风影响不到,降水较少,洪涝可能小),选D.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解析】考查区域特点,考虑到甲地小枣品质优良:含糖量高,主要是光照强和气温日较差大,利用积累糖分而品质优良。选A.

【解析】根据图中的纬度位置可知,从成都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这条线考察,跨越了亚热带和温带两个温度带,再结合我国的年降水量的分布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兰州处在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即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上。从而得出答案为D。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5.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影响风电的区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社会经济因素。结合酒泉的所在位置,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用排除法不难得出答案为A。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12分)

(3)说明该区域上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6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12分)

【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

(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

(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渍)化。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及农业的区位条件。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时关键是找出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结合经纬度及图例可知该区域为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从光照、热量等气候条件及水源条件去分析。

第(2)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清题干。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说明与棉花易储存、易运输有关。南疆的长绒棉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广阔。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棉花的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本地区人口较少,劳动力不足。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问题。该区域位于干旱地区,缺少水源,如果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严重,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考点2】青藏地区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形的判定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根据题干信息,Ⅱ温度区大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较低,降水较少,因此气温在三区中最高。

表1

经纬度位置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mm)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

(天)

33°N,98°E

-12.8

8.7

561.4

<0.2

3.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地区。由表中气温数据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季气温偏低,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造成的。

4.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

(四)中国地理综合

【解析】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同一地区太阳辐射相同,因此排除B、D;图中耕地、林地、草地日蒸发量较大,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日蒸发量较小,水体日蒸发量最大,因此造成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选项B正确。

2.该河最有可能是

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

【解析】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判断地理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知,该地草地面积较大,水体面积较小,因此应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故A正确。

【解析】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洋流。根据图示的纬度可判断甲、乙城市均位于我国大陆,且大致同纬度,排除法即可判断甲、乙两城市气温的差异主要在于地形。图中给出的纬线为33°N,应联想到我国重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的经纬度:(32°~34°N、100°~112°E),结合图中的经度可以判断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1月北下的寒冷气流受到秦岭阻挡,使得汉水谷地气温高于同纬度黄海平原地区;夏季两地温差相差不大。

4.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综合评析】本题组主要是对中国的气候、地形区的考查。通过图中经纬度位置、城市、河流、铁路等有关信息可以确定图示的区域位置。结合影响我国气温分布及变化的因素,地形对两城市的冬季气温影响大。甲、乙两城市纬度相近,但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由于北部秦岭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而乙位于黄淮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所以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THE END
1.中国品牌杂志社X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品牌营销创新消费趋势报告中国消费者品牌认知情况 中国消费者对各品类商品的品牌重视程度 中国消费者品牌相关行为参与情况 中国消费者品牌资讯获取途径 中国消费者广告风格偏好 中国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广告元素 中国消费者营销方式偏好 中国消费者广告营销接受程度 三、中国新青年消费用户调研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S6NQNA0511A1Q1.html
2.春节期间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我们不难看出随着近年来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多数人会在春节时选择进行更高水平的消费,与此同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物价的大幅提升也有很大关联,结果中显示63%的人认为目前的物价会影响春节消费,26%的人认为“不好说”,仅有11%的人认为目前物价不会对春节消费造成影响。 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中,春节代表着一年的...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731249185.html
1.降消费洞察,国潮降品牌是否比进口更受欢迎?我们用大数据来解析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健康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国潮”品牌崭露头角,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国潮”健康品牌在消费市场中是否比进口品牌更受欢迎?本文将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这一现象。 健康消费市场的崛起 ...http://m.jushebao.cn/post/87.html
2.果汁饮料市场调查报告(精选12篇)②广告宣传与品牌建立:品牌产品时消费者的首选,广告是消费者最主要的品牌认知渠道。目前品牌水果饮料的淡旺季的销售量没有明显的区分。品牌水果饮料是市场的销售主流,是主要的获利点。 ③影响消费的购买因素:酸甜味道的销售的最好,低糖营养性果汁饮料是市场需求的主流。消费者会根据不同的需求的不同来决定其购买的水...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387555.html
3.大学生问卷的调查报告范文(精选11篇)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https://m.yjbys.com/diaochabaogao/2304612.html
4.市场调查报告通用15篇b)产品用途:尽量方便搬运,减少使用寿命,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来选购彩色、时尚的家具; c)品牌:随着产品日益细分,沙发品牌两极分化。知名品牌更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推广,而一些中档品牌在竞争中被淘汰,而那些劣质品牌和小品牌仍然利用自己的成本、价格和地理优势占据中低消费区。 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288854.html
5.民族服装市场分析报告(通用12篇)随着服装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对国内服装的价格越来越难以承受,但平价服装销售却在20xx年表现突出,主要是因为其价格优势很大的缓解了通胀给消费者服装消费带来的压力。预计20xx年,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平价服装品牌加速在国内市场布局,平价服装市场仍将坚持快速发展。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5115.html
6.中国文化产业影响(精选十篇)也就是说,一种文化产品如果不能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所选择,那么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就根本不可能实现。文化产业属性的确立,特别是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这种关系,从根本上消解了意识形态属性成为政府应该垄断文化生产权力的理论基础。全能政府理论是支持政府垄断文化生产权力的另一个理论依据。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sv189gm.html
7.女性奢侈品知识6篇(全文)顶级奢侈品牌领域的门槛也确实是高得让人望而生畏,人员面试的方式和普通面试截然不同。 我也经常参加一些顶级品牌营业员的招聘面试。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服务敬语是最基本的要求,还会连续提问,如“看上去很难卖得动啊,真的有人买吗?”等刁钻的问题。这时如果能自如应对,说“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但确实很受消费者欢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h67zkew.html
8.烟台喜旺:深耕笃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旅游美食烟台新闻...健康、美味、营养丰富,是喜旺产品备受消费者欢迎的原因,也是喜旺孜孜以求的目标。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说对品质的追求奠定了喜旺集团成功的基础,那么,深耕产业链则触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5年的发展历程中,以科研创新为内驱力,喜旺品牌革新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歇。以前瞻性和国际性的视野,喜旺集团从成立伊始便将...https://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21/12/28/014255892.shtml
9.新疆奶制品消费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支出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疆城镇居民受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影响,具有较高奶制品消费习惯和意识;但由于收入、消费水平相对偏低,人均奶制品消费支出却无法与发达地区比肩。 http://xjzd.stats.gov.cn/xwfb/xxfx/201009/t20100915_3698.html
10....位列中国消费者首选的前三品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日前,2022年凯度消费者指数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正式发布,民族品牌企业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连续第十年位列中国消费者首选的前三品牌。康师傅行政总裁陈应让表示:“康师傅十年以来始终位列中国消费者购买选择前三甲,这让我们感觉十分荣幸,也倍感责任,更有动力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饮食产品和服务。” ...https://news.cnstock.com/xhsmz/ppqyzx/202207/4928360.htm
11.消费“国货”的自信,折射中国“质造”的腾飞近来,故宫、大白兔等中国品牌文化IP大受欢迎,国内不少市场都随之刮起“国潮风”,如今更具潮流气质的国潮消费也正在成为全新的消费升级动能。就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百度与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百度国潮骄傲大数据》报告,在唤起国庆期间国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为当下正热的“国风营销”提供了洞察范本。 https://www.cacta.cn/detail_BigData.aspx?BDid=1249
12.10工业和服务业高考地理三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人们收入较低,冰淇淋单体分量低,成本较低,价格较低,更容易被当地人接受和认可,C正确;由材料“该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建厂生产的冰淇淋品牌从零开始,很快成为当地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之一”可知,当地人喜爱食用该公司的冰淇淋,因此生活习惯不是导致该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推出的冰激凌单体分量普遍低于中国国内的主要原因,D错误...https://m.renrendoc.com/paper/267304713.html
13.民族品牌盼盼获消费者野性消费,营收达81亿,成零食快消行业黑马在当今快消品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民族品牌盼盼食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国内零食快消行业中独树一帜。 近年来,尽管其在城市货架上的身影逐渐消失,但在小镇市场上依然发光发热。 那么,这个民族品牌究竟经历了什么?又如何在变革中坚守并重寻发展之路?本文将为您揭开答案。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24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