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延續向好向上 産業鏈實力穩中有升經濟參考網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GDP同比增長4.8%,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中國經濟顯示出“穩”和“進”的向好態勢,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

宏觀經濟積極因素累積增多向好勢頭更加鞏固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産總值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其中第二産業增速最高,表明國家對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等的支持政策已經顯露效果,新質生産力正在加快形成。三季度,政府採取一系列政策舉措,尤其是多個部門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

工業增速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前三季度,我國工業保持穩定增長,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四成。工業領域超九成行業和地區保持增長,為鞏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此同時,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1%,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1.7個和3.3個百分點。

服務業穩定增長。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3%、10.1%、6.8%、6.3%、5.4%。值得一提的是,物流行業的發展推進了統一大市場建設。

科技與産業加快深度融合。一方面,我國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相關部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20%以上,一些大國重器、一些重大成果在不斷涌現。另一方面,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成長。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産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6%。科技與産業的深度融合集中體現在智能化和綠色化方面。智能化方面,多種智能設備和智能産品迎來高速增長;綠色化方面,新能源産業不斷成長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不斷涌現,正加快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

服務消費市場潛力持續釋放。前三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7%,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方面,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形成、加快拓展。前三季度,網上零售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另一方面,“兩新”發展勢頭良好。前三季度,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全國企業採購機械設備金額同比增長6.5%。受國家鼓勵、地方支持和企業讓利等因素帶動,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設備、冰箱等日用家電、與家裝相關的傢具、衞生潔具等零售額同比均實現較高增長。同時,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溫和上漲。

固定資産投資規模繼續擴大,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3.4%。扣除房地産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7.7%。高技術産業投資同比增長10.0%,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9.4%、11.4%。

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3%。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9.4%,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5.0%。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6.3%,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7.1%。機電産品出口增長8.0%,佔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3%。

貨幣政策精準發力,資本市場活躍度提升。前三季度,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效,為經濟回升向好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方面,金融總量總體平穩增長,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基本匹配。另一方面,金融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專精特新”企業貸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尤其是9月,央行宣布降準、降息、降存量利率,多箭齊發對資本市場起到了較大的提振作用。

我國産業鏈實力穩中有升

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的形成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分工深化的結果,是重要的全球公共産品。維護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才能做大世界經濟發展蛋糕,帶來共贏發展。要繼續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與經貿往來。

由於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與最全的産業鏈門類和産能,加上近年來産業高質量發展,中國企業通過補全短板産業鏈、升級傳統産業鏈、建立新興産業鏈,增強了産業發展的穩定性和競爭力,中國産業鏈韌性在全球排名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産業鏈不可或缺性提高。

當前,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的新能源,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新能源産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新能源産業持續提供可負擔的優質産能,對全球綠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特別是,面對不利局面,中國車企堅定深耕歐洲市場,繼續以高性能、高性價比和綠色環保贏得消費者青睞。中歐車企依然堅持共享共贏,深化雙方産業鏈和供應鏈合作。

此外,在華外資企業加強了本地化趨勢。當前,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提出“InChina,ForChina”理念,進駐中國,在中國立住腳跟,加快本土化戰略,不只是簡單地將産品賣出去,借力中國文化、經濟特點,將産品、理念植根中國才是企業制勝的秘訣。這些企業加強在華企業本地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和本地化經營,並深耕中國文化等中國元素,更好融入和帶動中國産業鏈,以便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

進一步優化宏觀政策的建議

三季度,宏觀政策持續加力,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四季度,隨着向好因素的累積,一些增長勢能將從點狀爆發延伸至産業鏈和全社會,長期將推高全社會的潛在增長率,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政策還需持續發力。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

第二,加強自主創新。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整合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力量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尤其是,對於技術成熟、路徑明確、市場口徑小的領域,政府實施一定的支持措施,可更快速地攻克一些關鍵技術。要準確把握科技前沿動向和未來産業發展態勢,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以産業創新推動科技創新,促使二者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第三,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財政政策是延續經濟積極向好因素的關鍵,也是重點發力方向。中央要加杠桿,以擴大有效需求。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同時,持續規範非稅收入管理,依法依規組織非稅收入,堅決不收過頭稅費,切實減輕經營主體負擔。

第四,加強政策統籌,切實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要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四季度,各部門要統籌好“點”與“面”。一攬子增量政策既涉及財政、貨幣政策,也涉及就業、産業、區域、投資、消費等其他各領域,還要通過改革加快建設統一市場體系,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不斷釋放和激發經濟社會發展動力活力。同時,鼓勵各地繼續堅持因城施策,加快各項政策落實,促進房地産市場逐步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閆坤係中國社科院財稅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誠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經濟參考報》社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63072334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THE END
1.经济在下行压力下持续恢复经济观察经济在下行压力下持续恢复 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我国经济持续恢复 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国家资源和能力得到全面有效动员和组织,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在世界走在前列。疫情防控的积极成效为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市、恢复国民经济正常循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20-07/08-30130.html
2.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工业品向好金融资产承压2018年,国内经济增长逐季回落,四季度降至6.4%,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国内经济增长总体回落的同时,国内价格也随之出现下降。2019年以来,国内PPI当月同比平均增长率为0.1%,较2018年全年及同期分别下滑3.44%和3.9%;CPI非食品当月同比平均增长率为1.7%,较2018年全年及同期分别下滑0.5%和0.6%;显示在我国经济下行压...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507929
1.稳预期,才能稳经济其中稳预期替代了稳物价,而且被置于“三稳”之首,这意味着稳预期是基础、是关键、是“牛鼻子”。稳预期有助于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有助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有助于经济的整体恢复和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发生了变化,以往的主要原因是总供求的失衡,现在延伸为由...https://ipivot.hubeidaily.net/cms/zdcj/59/59sjqy/sy/kjyy/302195.shtml
2.国家统计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国家统计局消息,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基础产业支撑有力,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10&newsId=4883429
3.孟建柱: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劳资医疗环保等领域矛盾多发要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可能引发的风险做到心中有数,着力做好反对暴力恐怖和维护政治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五大领域风险预警、预控工作,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劳资、医疗、环保等领域矛盾多发,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防范...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6_03_24_354904.shtml
4.宏观研究政策主基调维稳,经济下行压力犹存——联合宏观信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下行压力加大。2019年以来全球经济总体延续增长态势,但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 ?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全年GDP实际增速6.1%,消费依然是GDP最大的拉动项,除净出口外,消费及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上年均有下降。预计2020年消费或将维持较高增速,出口小幅回暖,固定资产投资大概率放缓,经济增长依然有较...https://news.hexun.com/2020-01-20/200044732.html
5.安监总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安全生产造成危害界面新闻·中国杨焕宁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加之今年极端天气灾害偏多,已经对生产经营领域造成了危害。今年5月份以来,福建泰宁电厂扩建工程,四川宜宾铁路隧道建设工程,加上前两天河北井陉县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部都被洪水、泥石流冲击,造成人员伤亡。 杨焕宁表示,除此之外,目前全国大部分企业的规模、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企业安全...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69630_qq.html
6.国家统计局解读中国经济:上行有压力下行有支撑往上走,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面临压力,但往下也不会深度调整。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没有完成,消费结构正处在升级的关键阶段,新旧动力在转化。这些基本面的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只要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大培育新动能,尽快完成结构转型...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471281
7.山东经济新常态特征显现稳增长调结构困难增大山东新闻另一方面,在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要素将从工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由于目前我省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占比较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工业的劳动生产率,由此也会带来暂时的增速回落。加之国际经济复苏低迷,外需回落较大,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加大,稳增长任务更加紧迫,需要有针对性地破解面临的问题。https://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504/t20150422_12263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