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都有“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的烦恼,而且喜新厌旧,“穿过一次的衣服就是旧衣服”、“拍过照的衣服就不配再出现”……这样的需求催生了规模巨大的快时尚行业,也导致了惊人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如今,一种新的共享商业模式——“共享衣橱”正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流行,一场时尚行业革命或许正在到来。
共享衣橱的核心是租借,按月、季度、半年或一年在共享衣橱的平台上交费成为会员(以国内共享租衣平台为例,每月费用大致200-500元人民币不等),然后通过平台选择每次租借的衣箱,依靠快递往来输送,实现衣服更换、衣橱“共享”。
该商业模式最早风靡于美、德等西方国家,且已日趋成熟。其中美国的RenttheRunway(RTR)成立于2009年,人称“线上租衣鼻祖”,2016年已实现盈利。但在中国,共享衣橱仍是新兴事物,出现至今不过两三年。经历了2017年的“资本寒冬”,不少平台倒下,“大浪淘沙”之后,衣二三、女神派等成为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去年底,来自美国的共享租衣平台LeTote(托特衣箱)作为第一家海外共享租衣平台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抓住服装消费痛点
近年来,快时尚的兴起在全球催生了新一代消费者,人们可以用更低成本快速更新衣橱,但相伴而来的,是过度消费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拥有Zara的西班牙公司Inditex是全球最大服装零售商,每年生产15亿件产品,但这些产品大多被主人“宠幸”一两次之后就永远躺在衣柜里,或被扔进捐衣箱甚至是垃圾桶。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规模达2.5万亿美元的时尚行业用水量排全球第二,生产一件棉衬衫要消耗2700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两年半的饮水量。近日英国众议院环境审计委员会组织的时装业可持续性调查则显示,五分之一的服装一年之内就会被送到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炉,每年有50万吨微纤维进入海洋。
“目前KOL文化盛行,博主总在告诉你这一季musthave(必须拥有)的时尚单品有哪些,却对这些单品的归宿闭口不提。”12月10日,在深圳从事时尚博主行业的小A(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的衣服只要拍过照,就不会再穿第二次,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作为一个普通人,根本不需要这么多衣服,但没有哪个博主愿意说出这个关乎自己饭碗的真相。”她说。
事实上,伴随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国服装消费市场正不断扩大。前瞻产业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表明,中国服装人均年花费已达3993元。其中一半以上受调查者人均服装年花费超过3000元,超过8000元的高达13%。快时尚人均年花费为2289元,女性年均消费额达4378元,消费频次达到1.55次/月。
RTR首席执行官詹妮弗·海曼(JenniferHyman)就曾公开表示,RTR要扳倒快时尚巨头Zara和H&M。国内共享租衣平台女神派创始人兼CEO徐百姿12月10日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中国民众收入在增长,但支付能力仍是共享租衣平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许多一线城市职业女性刚开始购买‘轻奢侈品’,但她们的购买力集中在快时尚产品。而且中国女性购买轻奢品牌的途径没有国外那么丰富,价格偏高,占薪水比例大。一件DVF裹身裙在美国密集分布的奥莱商场可以以100美元轻松买到,在国内却高达2000-3000元人民币,往往还要通过代购等渠道,所以我们的服务是针对这些有需求的消费者。”徐百姿说。
广东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凯洛12月11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现存时尚产业基本建立于不断鼓励消费者“买买买”的基础之上,“共享衣橱”抓住女性服装消费痛点,以低价满足女性对高端服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选择,发展潜力巨大,其出现和风靡将使时尚服饰行业发生巨大变革。
而针对快时尚行业造成的浪费和污染,共享衣橱也尝试打造“循环经济”闭环,比如女神派推出包月穿新衣、无限换、闲置衣物买卖等,尝试打通从新衣流通到二手交易的模式,将整个链条发展完备。
资本争相进入
穿衣是超高频需求,市场很大,而共享衣橱模式实际上是“商品展示”的好方式,想象空间很大,因而吸引了资本争相进入。
今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蔡崇信通过蓝池资本对美国最大女装租赁平台RTR投资2000万美元,为共享衣橱行业注入一针强心剂。国内方面,衣二三去年9月完成由阿里巴巴、软银中国、红杉中国联合领投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后,今年获得新一轮来自阿里巴巴的战略融资;另一家头部企业女神派继今年初完成东方富海、经纬中国和北极光创投的B轮融资之后,今年10月底宣布完成蚂蚁金服的B+轮融资,使得B轮整体融资额达到3000万美元。
今年7月,《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关于RTR的报道中称,“服饰租赁(共享)的生意复杂但前景光明”。“共享衣橱对团队的运营要求极高,整个链条会涉及选款、物流、清洁、磨损处理等,对创业者来说挑战较大。”衣二三创始人兼CEO刘梦媛12月16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成立于2009年的RTR于2016年已实现盈利。“与美国相比,国内仓储、物流、清洗成本都低得多,相信能以更快速度实现全面盈利。”徐百姿表示。
仍有难题待解
不过,共享租衣虽然看上去是“商品展示”的好方式,但租衣这种生活方式却也被很多用户当成“不能说的秘密”,推广难度要远远高于共享单车等。
“女孩子难免都有虚荣心,我并不想让同事知道我大部分衣服是租来的,只有几个比较好的朋友知道我的穿衣小‘秘密’,不过有些朋友就算知道,也表示毫无兴趣。”张欣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与国外相比,国内共享租衣还比较小众,用户消费习惯、观念都需要进一步地培养。美国25-30岁女性中有三成注册了RTR,国内用户体量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目前还不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我们希望与同类型伙伴一起,共同把国内这块蛋糕做大,拓宽市场。”女神派创始人徐百姿坦言。
“随着千禧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其更开放的消费习惯将助推共享租衣的发展,市场将更加广阔,租衣也将代替买衣,成为最前沿的消费观念,引领崭新的时尚消费潮流。”刘梦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困扰,女孩们的衣橱永远少一件衣服,可为什么共享衣橱却盘不活中国的“租租女孩”呢?这一概念在中国市场似乎还跑不通。
除了共享衣橱之外,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室等细分赛道的公司,也都陷在困局之中,最终似乎只有共享充电宝活得还不错。
此前共享经济赛道下的公司大多采用大规模补贴的方法抢占市场,而如今盈利成为了他们更为迫切的需求。
如果因此就说Zara不行了,那真是有点多虑了。年轻人的那点钱,Zara也不太看得上了。
在截至11月30日的12个月内,H&M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6%至236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639亿元),除去俄罗斯业务影响后同比增长8%。
Vans、Timberland等主力品牌老化是威富长期业绩不振的主要原因。
中国潮鞋品牌如何创新突破
没有及时结合市场趋势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或许才是诸多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