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的品质

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人类经验、思想、智慧赖以存在的形式。

(1)根据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①感性知识: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对具有感性特征的具体而有形的信息的言语概括。感性知识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

②理性知识:所谓理性知识是指对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一般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解释】两者的区分就在于感性知识强调表面,而理性知识强调深层次。

(2)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安德森)

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

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

【解释】两者的区分就在于陈述性知识强调言语信息的陈述,而程序性知识强调言语描述如何操作。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关系:①陈述性知识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②陈述性知识为执行某个实际操作程序提供必要的信息;③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会促进陈述性知识的深化;④陈述性知识常常是创造的基础。

二、技能的分类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根据技能的性质和特点,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三、题目练习

1.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弹琴B.朗诵诗歌C.下围棋D.画画

1.【答案】C。解析:下围棋是一种心智技能。

2.【多选】就动作进行的对象与进行方式而言,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特点的是()。

A.简缩性B.客观性C.外显性D.展开性

考情介绍

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为主,题目中例子型居多,概念型题目次之。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需要认真识记,理解内涵,对应相应的例子来进行学习。接下来就注意的品质这部分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内容介绍

1.注意的范围

(1)注意范围的概念

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举例:一目十行;眼观六路。】

(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①注意对象的特点:一般说来,注意对象的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相互之间能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③个体的知识经验:一般来说,个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整体知觉能力越强,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2.注意的稳定性

(1)注意稳定性的概念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的分散是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

(2)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举例:对于小孩子而言,看动画片比写作业更容易维持注意力。】

除了外部刺激物的特点之外,个体的主观状态、主体的意志力水平也影响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1)注意分配的概念

(2)构成注意分配的条件

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二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通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

【举例:边打跳舞边唱歌。】

4.注意的转移

(1)注意转移的概念

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亊物转到另一亊物上去。

【举例:上完音乐课后再上语文课,学生们的思绪还在美妙的音乐课上,这是由于注意的转移能力不足。】

(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②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③明确的信号提示;④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对比区分:

1.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不同,分散是指将注意力转移到无关事物上,此时会对原来活动造成干扰;而注意的转移是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进行转移的。比如小明在上课中跑神了,想起了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属于注意的分散,而小明上了语文课后需要转移注意力到下一节数学课上,这就属于注意的转移。

2.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都有可能出现2种或者2种以上的事物/活动,分配是同时发生的,而转移是先后发生的。比如边弹琴边唱歌就是注意的分配,但是先弹琴后唱歌就是注意的转移。

题目练习

1.某学生能够一边看书,一边记录书中的精彩语言,这体现的是注意的()。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A.注意力的分配B.注意力的转移

C.注意力的广度D.注意力的稳定性

2.【答案】C。解析:“一目十行”体现的注意的范围,又称为注意的广度。

2.【答案】BC。解析:题干要求的是“对象”与“进行方式”,因此选择BC。

好了,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大家学习结束后要多多做题练习哦!我们下期再会!

THE END
1.举例说明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举例说明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更新时间: 2024-11-20 10:32:22 八字精批2025流年运势八字合婚八字起名教学中运用注意规律的方法: 1、通过图形对比、生动引人,提高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感觉能力。 2、利用对象和背景的动静差异强化感知,活动的教具,旋转的抽拉片、空间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 易于感知。 3...http://m.7tqp.com/news_3857952.shtml
2.注重和注意的含义有什么区别“注重”的意思是重视、看重的意思,”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注重”一般用于文字描述,“注意”在书面和口语中都运用广泛,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http://m.qicaisi.com/bk-3405395.shtml
3.论述题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有哪些。更多“论述题 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有哪些。”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论述题】汉字有哪些造字方法,试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论述题】自动控制系统有哪些控制原则,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3、论述题:货币资金业务中,银行存款的错报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其表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https://www.shangxueba.cn/wangke/M3I3XQV8.html
4.安徽教师考编教综考前背诵汇总—心理学(1) 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有关 (2) 与对引起注意的新事物的意义理解程度有关 (3) 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4) 与已有的习惯有关 6. 简述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的区别 答:(1)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任务的需要, 有目的地主动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 是注意的积极品质。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5770516422098
5.举例说明注意品质(7页)举例说明注意质量 举例说明注意质量 举例说明注意质量 举例说明注意的质量 【篇一:举例说明注意的质量】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 ,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 握注意对象的数量 .它反响的是注意质量的空间特点 . 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注意广度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1/0827/8046013012003141.shtm
1.举例说明注意品质.doc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篇一:举例说明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维持的时间,如长时间看电视、,很难长时间地对注意对象保持固,把一只表放在耳边,保持一定距离,,,能够显然体验到注意的起伏(如图7-2).,注意的...https://m.taodocs.com/p-677628154.html
2.小学生写作方法(汇编15篇)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https://www.ruiwen.com/zuowen/xiezuofangfa/4533321.html
3.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pingle.gov.cn/㈡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两部分,一是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特长和发展潜能。二是评定等级。按高低顺序分为 A、B、C、D 四个等级呈现。 http://www.pingle.gov.cn/ztzl/lszl/bmwj2019sbndgd/201904/t20190426_1286571.html
4.《第六颗钻石》阅读答案9.举例说明刘伯承有哪些优秀品质 《第六颗钻石》阅读答案 1..①轻视或看不起 ②发(出)自内心(本心、真心)③不由自主地发出声音或情不自禁地发出声音 2.①手术复杂,要有忍受剧痛的思想准备 ②担心病人太痛苦,心情紧张 3.三 4.①深知自己是袁世凯悬赏捉拿的要犯 ②对沃克医生的为人不了解 ...https://www.jy135.com/yuedudaan/1791480.html
5.藤野先生作者是按时间顺序,以“我”和的交往经过为叙事线索,以“我”的爱国主义感情为感情线索,围绕表现的高尚品质为中心来选取和安排材料的。 从“我”厌恶“清国留学生”而离开东京,往仙台只记得两个地方,在仙台读书,与的交往到中止学医乃至深情地怀念藤野,无一不反映了作者的一颗爱国之心,这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粘结...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4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