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流传:女孩坐在店里点外卖,外卖小哥从店家手中接过外卖,几秒内递给这位女孩,飞速完成了一笔外卖订单。
“我也不想啊,可是架不住便宜啊。”这是众多外卖达人的心声。随着各类优惠券、红包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吃货发现,不少店家的堂食价格高于外卖价格,冲着堂食来的他们,选择了“人在店中坐,悠然点外卖”。商家有了订单,食客得了便宜,小哥轻松拿到配送费,外卖平台也能收取佣金,看似多方共赢的举动却引发热议。
“人在店中坐,悠然点外卖”
该则视频显示,6月29日,在广西贵港市的一家奶茶店内,一位年轻女孩点了该店的外卖食品。一名外卖小哥接到了这份订单,他从吧台拿到食品,仅仅用了几秒钟,就完成了这份订单的配送,被网友戏称为“外卖小哥变身传菜员”。
既然人都坐在奶茶店内了,年轻女子为什么还要点外卖?这名女孩表示,自己发现该奶茶店在某外卖配送平台上有优惠活动,她通过外卖下单购买奶茶会更加划算,“我也不想啊,可是架不住便宜啊。”
据了解,外卖下单比堂食便宜,得益于层出不穷的各类优惠活动。有的是店铺自身有满减活动,有的是外卖平台推出会员红包,还有第三方外卖优惠券也让人眼花缭乱。
记者注意到,该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引发广泛共鸣:“我也干过,同样的东西平台上买便宜,只能坐店里,等着外卖小哥拿给我”、“79元的披萨,店里菜单没有,外卖平台有,只能坐在店里点外卖了”……
不少网友更是贡献了进阶版操作,“在店里下过订单后,直接点击‘到店自取’,这样外卖小哥也不用跑到店里了”。
南京姑娘张澄也有过类似经历。她去城南某披萨店就餐,正打算刷码点餐,闺蜜提醒“要不要看看外卖平台”。她惊奇发现,同样口味、同样尺寸的披萨,外卖价格足足便宜了30元。她询问店家,“能否继续堂食但以外卖价买单”,店家拒绝后,她和闺蜜就跑到旁边的快餐店下单,享受了一顿性价比极高的披萨大餐。
另一位小伙子徐恒则告诉记者,自己特别喜欢楼下的煲仔饭,到店吃要25元,“我在楼上点外卖,折扣加上领红包,15元就搞定了。外卖小哥也很幸福呀,上一层楼就送到了”。
一张外卖订单背后的收支账
商家有了订单,食客得了便宜,小哥走几步就拿到配送费,外卖平台也能收取佣金——被指“神操作”的“坐在店里点外卖”,看似实现了“多方共赢”,但如果分析这一张张外卖订单背后的收支账,身处“外卖江湖”的各方难言轻松。
事实上,由于涉及配送费、餐盒费,一般来说,外卖订单价格应该比堂食稍贵,为什么反而更便宜了?以一张普通的外卖订单为例,点一份酸辣土豆丝、干锅包菜外加一份米饭,原价是26.19元,加上配送费3.5元、餐盒费4元,原价为33.69元。由于店铺满减10元,平台补贴3元,会员专享红包6元,最后实付14.69元。
而承接该订单的商家透露,平台推出的各类补贴和优惠活动,商家也需要承担大部分费用,扣除配送费后,自己的利润只有几块钱,“有时活动力度太猛,反而亏钱。”
厉伟(化名)是南京一家炸鸡店的老板,他透露,店里八成订单来自于线上平台,由于店开在闹市区,周边三公里卖小吃的店铺有十几家,大家只能是薄利多销,通过优惠活动先把店铺的销量和好评推到靠前位置。
至于外卖骑手,如此短距离订单配送,虽然免了跑腿,心里却是“瑟瑟发抖”,“很容易被平台判定为刷单,这对骑手和店家都没好处。”南京一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
并非所有堂食都贵于外卖
那么,真正的赢家是消费者吗?
厉伟直言,外卖订单促销凶猛,但多数商家并不想让自己的利润减少,最终的结果只能压缩成本、降低原料等级,造成品质降低甚至以次充好。
从此前多位美食博主的测评来看,相比堂食,不少外卖订单分量上也会减少。
不过,从记者观察来看,并非所有堂食都会贵于外卖订单。有的店家通过适当定价、别具一格的品质菜品、幽雅的就餐环境,正想尽办法提升堂食人气和年轻人的打卡欲望,将网上流量转换到线下来,实现“逆向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