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正处于爆发前夜充电桩未来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带来盈利可能
市场需求加速释放
2月3日至10日,国网浙江电力累计开展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超过6.5万次、充电电量166.2万千瓦时,同比分别提高233%和268%。国网冀北电力产生电动汽车充电量超25.6万千瓦时,同比上升253%。
过去几年,由于充电需求不明朗、充电桩使用效率低、充电运营盈利模式不清,行业缺乏有效整合,市场上普遍认为充电桩行业盈利难,发展前景堪忧。不过,随着汽车电动化趋势明朗,充电需求大幅提升。
川财证券根据运营车的电动化趋势和充电服务费的收费标准,测算出2020年的市场空间将有望达到430.0亿元-765.3亿元,布局广、选址佳、技术优的龙头企业将在未来受益。此外,随着行业互联互通进程的加速,充电更便捷,而私家车主建设私人桩的难度较大,私家车主也有望趋向公共充电。
“补短板”在即
根据充电联盟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公用桩和私有桩保有量分别约28.5万根、40.1万根,我国电动车保有量达到235万辆,公用车桩比新能车保有量为8.2:1、总车桩比为3.2:1。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已经很大程度滞后于电动车的发展,成为制约新能源车汽车快速推进的一大短板。
然而,2018年末,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
业内分析称,《行动计划》总体而言更多是定性描述目标和保障措施,工作目标浓缩为以下四点:一,提高充电设施研发质量和科技含量;二,优化充电设施规划布局以提高运营效率;三,强化充电设施供电保障。四,完善充电设施各标准体系建设,其中包括推进充电设施互联互通。
国金证券认为,考虑到《新能源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完善方案》要求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将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以及本次《行动计划》后续可能持续落地的具体数字细节,后续行业有望实质性迎来利好,充电桩运营效率和充电桩覆盖率有望大幅改善。
平安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续航里程提升预计将带来充电需求的持续增长,龙头充电桩运营企业有望2019年实现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