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模式特征2:产品成瘾性强复购率高
生意模式特征3:行业不需要高额资本开支具备品牌壁垒
非手术类轻医美项目的市场空间如下:
可以看到我国2020年非手术类医美占比49.9%和手术类项目是平分天下,
并且机构预测2030年非手术类项目占比会提升至63.7%,非手术类项目增速更快,2020年我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分别为773亿,预计2030年我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4166亿,复合增速为18.3%,非手术类医美是一个长周期的高双位数增长的成长赛道。
医美渗透率方面:
2019年我国医美渗透率3.6%,日本11%,韩国20%,虽然我国医美渗透率不太可能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医美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是最近几年可以明显感觉到身边女性对轻医美项目的认知度的提升;
第一增长曲线:嗨体系列溶液类基本盘(嗨体1.5颈纹针[20%增速]+嗨体1.0熊猫针[50%增速]+嗨体2.5基础水光[低价引流]+冭活泡泡针升级水光[60%+增速])
第二增长曲线:凝胶类注射产品(濡白天使[70%+增速]+宝尼达[30%+增速]+爱芙莱[个位数增速])
2025年我国医美填充针剂市场终端规模558亿,再生针剂占比有望达到20%也即终端销售112亿,按照下游4倍加价率测算,出厂口径规模28亿;
注:以上数据来自券商研报
濡白天使由于2021M7才上市,所以进展慢一点,但是发展势头非常良好,2023Q1根据机构测算收入同比增长300%,未来放量速度还是很快的;
我国目前上市的再生针剂主要就是三款,其余的还在临床阶段:
长春圣博玛“艾维岚”:终端1.8-1.9万/支,仅填充,不可塑形;
宝尼达(30%+增速):宝尼达是长效且强支撑性填充材料,80%复合透明质酸+20%PVA微球,PVA微球支撑性强、代谢周期长、刺激胶原新生,持续8-10年,宝尼达这款产品2012年就上市了,经过10年的培育后才开始放量;
爱芙莱(个位数增速):2015年推出国内首款含利多卡因的兼具体验感与性价比的基础款玻尿酸,市场竞争充分,保持个位数增长,第二增长曲线中主要靠的就是濡白天使+宝尼达的放量;
第三增长曲线:在研储备类产品(肉毒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减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脱氧胆酸注射液[面部减脂]+胶原蛋白产品+光电类)
肉毒素(预计24年上市):肉毒素是一个很大的医美细分市场,根据券商数据复合增速很快:
中国肉毒素市场2016年15亿增长至2021年46亿,复合增速25.1%,2022年肉毒素市场规模50亿;
2025年有望突破100亿;
2026年有望达到159亿(21~26年复合增速29.2%);
2030年有望达390亿;
低端:中国兰州生物衡力占42%(零售价2-3k)
减重减脂类(预计25-26年上市):主要是三款产品”利拉鲁肽注射液[减重]+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减重]+脱氧胆酸注射液[面部减脂]“,减重市场也是一个不小的细分市场,中国肥胖人数由2017年1.9亿人增至2021年2.3亿人,2026年有望扩大至2.8亿人复合增速为4.3%,2030年有望增至3.3亿人复合增速为3.8%,不健康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叠加缺乏锻炼和饮食不科学催生了减重需求,根据券商测算,按销售额(出厂价)计:
中国体重管理市场由2017年2亿增至2021年21亿复合增速71.4%;
2026年有望增至111亿;
2030年有望增至259亿;
中国体重管理市场未来保持25%+的增速还是没问题的,同样是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市场。
在美国市场,FDA批准了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作为减重的适应症,我国多款GLP-1受体激动剂也处于临床试验阶段,GLP-1受体激动剂减重作用机理清晰有效性高,副作用小,是医美龙头企业的必争之地:
毛利率和利润率高、产品成瘾性强复购率高、行业不需要高额资本开支具备品牌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