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下午,由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大连春安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特别赞助的“2021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钢材进出口同期论坛”在上海圣诺亚皇冠酒店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邀请知名行业专家、资深研究员为受邀嘉宾提供专业的钢铁外贸政策及趋势解读,让钢铁企业在从事外贸的过程中更全面的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首先,热联集团国贸公司副总经理蒋日忠及中国钢铁出口产业联盟理事长耿波分别为本次会议致开幕辞。
热联集团国贸公司副总经理蒋日忠
蒋日忠表示,受高利润及经济复苏预期影响,明年大概率是钢铁产量继续扩张的一年。无论是中国钢铁产能,还是钢铁消费表现,中国都在全球钢铁行业内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蒋日忠强调,中国企业在面对新的机遇时,更应坚持全球视野,开放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增强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话语权。
中国钢铁出口产业联盟理事长耿波
耿波指出,目前国内的钢铁生产形势喜人,钢铁需求比较乐观,得益于国家的日益强大,下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耿波呼吁,中国钢铁的出口仍然任重道远,大家应该一起努力使钢铁出口不断地上行,让海外客户认同中国的钢铁产品,这也是钢铁从业者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论坛随后进入到演讲环节。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战略性大宗商品研究院院长仰炬
首先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战略性大宗商品研究院院长仰炬作了题为《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国际大宗商品经贸格局及风险管控》的主题演讲。仰炬深度刨析了当今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RCEP的正式签署,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高。仰炬认为,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大宗商品在交易过程中应着重在交易和融资环节加强风险管控。
世界钢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钟绍良
随后,世界钢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钟绍良发表了《疫情对全球钢铁供需的影响及钢铁国际贸易新热点》。钟绍良表示,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迅速有效地控制疫情,是对世界人民健康和世界经济最大的贡献。日本、印度、美国和欧盟的钢材产量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美国和日本仍在低谷。
钟绍良认为,疫情对下游的影响总体弱于全球金融危机,2020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减少约4000万吨,在2021年或将显著反弹,并超过2019年的水平。
上海钢联分析师潘梦娜
潘梦娜认为,展望2021年,中国再生原料放开进口,全球钢铁需求复苏,废钢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欧美废钢供应维持趋紧。随着中国再生原料进口的放开增加,国际废钢整体供需格局趋紧,因此价格也将进一步上涨。
上海钢联副总裁夏晓坤为获奖企业颁奖
上海钢联分析师毛琳
毛琳强调,目前国内外整体价格水平预期向好,明年出口的同比上升亦是市场共识。从全球来看,2021年钢铁产量仍然有较大的释放空间,我国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长期面临挑战,预计2021年我国钢铁出口量在6400万吨以下。毛琳认为,未来冷系、管材等产品的海外需求,尤其是南美、中东、非洲地区有望保持正增长,并成为我国出口越来越重要的市场。
Mysteel英文资讯总编李红梅
Mysteel英文资讯总编李红梅带来了《2020年疫情冲击下的亚洲钢铁市场》。李红梅介绍了亚洲(除中国外)钢铁市场的生产及供需现状,并对2021年亚洲钢铁市场的不定因素的做出了深入的探讨。李红梅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亚洲的钢材产量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钢铁产能过剩仍然是亚洲主要产钢大国的普遍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