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资讯出处跟着阿杜学跨境电商
每次都会提到选品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提到产品最近销售不好,卖不动,感觉现在是淡季,流量很差。有一张图,相信很多人看过,我也是在谷歌看到的图,滞销产品清单。
很多人都说看到这张图之后,都觉得很心酸,自己曾经打造过滞销产品都出现在上面这个图里。
......
很多人都会发现,现在只要产品选得不对,打造不起来,变成了滞销产品,狠下心来打算以亏本的售价清货,依然卖不动。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现在疫情还是很严峻,大家都把钱花在了必需品上,而不会盲目消费了,所以这就导致了即使超低价,产品还是卖不动。加上从去年到现在,很多很多卖家都在站外疯狂的清货,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细分类目的产品价格都乱套了,所以也就造就了这种情况。
今年很明显发现了整个亚马逊市场,新上架产品都变少了很多,新卖家也都少了很多,毕竟经过去年一整年的大洗牌,老卖家都难以生存,何况是新卖家。发现了今年基本大家都非常谨慎,你会发现很多类目TOP大哥们都在带头涨价,现在人人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值了,而不是像拼多多一样冲量......
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未来可期。相信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好好做好产品,一步一个脚印,那么也能够在这个市场里活下来,活的很好。
我们在几年前做了一个产品,公模产品,成本很低,但是利润很好,几块钱的成本,刨除所有费用,一单还能挣48块钱,现在还在卖,每天有两百七十单-两百九十单左右。因为不是更新迭代很快的细分类目,所以只要认真把控产品品质,产品不是退货率很高,差评很多,基本生命周期可以很长。
这个细分类目,因为流量非常精准,而且转化率很高。后来我们通过去微创新,改了外观工艺,增加了功能,颜色的增加。做多了六条listing上去,不同品牌不同品牌去推,现在整个细分类目前十名就有七条listing是我们的。
因为后来通过自己去增加了功能,工艺的提升,颜色的增加,所以基本上前年和去年就出现时不时就有新卖家低价在冲销量和排名,一上架就是亏本的价格在冲。很多人都会害怕这些新卖家以这种模式出现在自己的细分类目,但是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你的产品自身品质好,好的产品口碑分,有自己核心的竞争力,那么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
细分类目的头部区域基本都是我们的产品,所以他们压根冲了大半年,甚者有的冲了一年,也没能冲上来,各种低价,优惠券,秒杀,站外,他们都试过,但是都没能够冲上来。而我们的产品一直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力争做到利润最大值,从而实现产品带来的溢价空间。
前天有同学来公司喝茶,提到了新手刚做亚马逊,是不是一定要私模产品,才能够脱颖而出。我说并不是这样子的,很多产品,其实你通过我自己开发产品的时候所用的表格去做一遍,一目了然。因为我的表格每一个环节都在里面,整个细分类目的竞品分析,产品自身的痛点是什么,好评点是什么,一一列出。那么只要我们想办法去解决了细分类目下的产品的痛点,找工厂配合,形成了自己的产品所拥有的的卖点,产品竞争力,这不也是一个好办法?
我发现很多细分类目下的产品其实自身痛点都是通过自己把控和稍微改良一点点就能够解决的,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都是以“差不多”的心态在做事情,总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没必要去追求所谓的标准和极致。
跟选品的时候一样,我一直说你自己的眼里有的是机会,那么你能够发现很多细分类目都是需求大而竞争小,很吃香。那天宋哥发给我说,通过我的思路,找到了不少像我说的需求大而竞争小的产品,CPC低而转化率高的产品,也能够深耕的细分类目。
如果选择了CPC高而转化率低的细分类目,你会发现,你只有保持整个细分类目的超低价,才能够拥有高转化率,因为你只能通过售价去拉升你的转化率。
两种情况,可以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哪种方式才是最省力省钱的。
时常感到难的时候,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当前自己的思路是不是对的,方向是不是对的,然后再决定是否坚持下去。而亚马逊如果你有正确的思维逻辑,加上能够复制迭代的模式,那么基本你就会发现,其实亚马逊也没那么难。
我从一开始做亚马逊,就是坚持脚踏实地的做好产品,跟我以前做手机集成方案公司一样,只做好产品,做垃圾产品那我宁愿不做。那时候亚马逊同行都笑我是不是傻,固执己见,大家都在SD,而我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
我就是喜欢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有难度的事情,一开始会很慢,但是后期跑起来会很快,也能够形成自己的壁垒,也就是人家在未来的三年,甚至五年都无法赶超,这也是我现在还在坚持的原则。
而我还在,他们却不在了。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很多人一进入这个赛道,就是属于用力过猛,一下子把力气都使完了,于是出现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始终看不清亚马逊的底层逻辑,亏钱的往前冲着,结果发现撑不到那个能够盈利的那一天。
因为他们其实都不知道还有两个最重要的基数是需要知道的,那就是历史权重和历史销量。这两个基数不够大,那么你怎么冲也是无济于事的,无法盈利有啥意思。
先让自己能够快速活下来,一开始有点利润,然后慢慢地积攒权重和销量,然后再找机会往前冲,这才是正确的姿势。这也是很多同学通过实操跟我说,这个模式才是最靠谱的,能够把亏钱的风险降到最低,而不是一直烧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