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建圈强链”:高质量发展浪潮,从龙头企业向全产业链延伸

1月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力争到2023年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今年以来,广东、浙江、上海、重庆、天津等多省市也相继发布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新政策。

站上新起点,龙头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布局,以点带面,在更大范围带动国内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

龙头制造企业站上新起点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年来,“高质量发展”更是频繁被提及的关键词。2023年,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多地出台鼓励政策。

政策鼓励下,优质的制造业企业有望站上发展新起点。实际上,不少制造业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已探索多年,拥有坚实基础和充足动能。

以格力电器为例,2003年,格力研发出第一台多联机,随后推出离心式冷水机组、首台超低温热泵数码多联机组,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至今,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仍是其核心竞争力。

TCL由电视巨头转变为半导体显示、半导体材料巨头,构造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掌握全产业链研发生产技术。

面对产业变革,龙头企业们站上潮头,持续探索高质量发展之道,近年来,更是通过产业链延伸为自身发展注入动能。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这些企业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路径包括向上游产业链核心环节拓展,如做空调压缩机、显示面板,以及迈向多元化,如进入医疗设备、电梯、新能源光伏、机器人等跨度较大的高端制造业领域等。

带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加速从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企业蔓延。

政策层面上,今年以来,多地愈发重视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通过“建圈强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例如,青岛提出开展重点企业入库培育和“链主”企业认定,依托“链万企”平台,支持链主企业“链资源、链需求、链平台”;成都近日也提出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招引培育高能级“链主”企业,牵引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政策鼓励下,不少制造业企业在前期一系列收并购、新业务拓展后,产业链上的新业务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

储能业务方面,美的收购科陆电子股份后,今年也将有所布局。美的近日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将把科陆电子作为开展能源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美的将利用其遍布全球的研发制造网络与销售渠道网络等,多方面与科陆电子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实现资源互补。

此外,格力智能装备还将拓展应用场景,今年将投产的格力电器珠海高栏港产业园区将是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精益化、绿色化、定制化、敏捷化于一身的“智慧工厂”,由该产业园起,格力将把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经验推广到其他格力生产基地。

TCL的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光伏业务布局同样取得新进展。其中,装有光伏业务资产的TCL中环近日推进新的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项目开工建设,TCL还计划在巴西拓展光伏业务。

THE END
1.培育龙头企业侧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地发布政策支持上市公司并购...业内人士表示,各地积极出台并购重组政策,实质上是希望区域内企业更加主动地利用这一轮资本市场周期,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尤其是“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各地积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政策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举办培训会,组织有并购意愿的上市公司和股权投资机构对接;二是建立后备项目...https://www.iyiou.com/briefing/202411211695669
2.政策速递六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载体,支持领航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联合中小企业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等。鼓励领航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放资源,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https://www.zhengcejia.com/zhengcejiedu/17710.html
3.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特色招商模式促落地经济产业园、能源互联网产业园、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园、生态轻纺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六大专业园区,主动培育马坑矿业、山力液压、侨龙应急装备等本土龙头企业“老树发新枝”,同时大力发展以德尔科技、龙蜂储能、太阳电缆、新兴纺织为龙头的新材料新能源、能源互联网、现代纺织等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延链补链。https://www.longyan.cn/jeecms/html/ywzytw3/20240510/102108.html
4.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支持橡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积极引进发展绿色轮胎制造配套企业,深入发展高端橡胶助剂产业,推动发展大型钢丝帘线等配套企业,延长橡胶制造业产业链。以西双版纳州和昆明市为中心,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天然橡胶供应链体系,整合全省供应链各环节资源,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形成聚合效益。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制造技术,提升橡胶加工装备制造技术及自动化...https://www.ynyunken.com/view/ynyunkenPc/1/147/view/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