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力争到2023年年底,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8万家、“小巨人”企业超过1万家,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今年以来,广东、浙江、上海、重庆、天津等多省市也相继发布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新政策。
站上新起点,龙头制造业企业进一步深化产业链布局,以点带面,在更大范围带动国内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
龙头制造企业站上新起点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今年来,“高质量发展”更是频繁被提及的关键词。2023年,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多地出台鼓励政策。
政策鼓励下,优质的制造业企业有望站上发展新起点。实际上,不少制造业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已探索多年,拥有坚实基础和充足动能。
以格力电器为例,2003年,格力研发出第一台多联机,随后推出离心式冷水机组、首台超低温热泵数码多联机组,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至今,对核心技术的掌控仍是其核心竞争力。
TCL由电视巨头转变为半导体显示、半导体材料巨头,构造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掌握全产业链研发生产技术。
面对产业变革,龙头企业们站上潮头,持续探索高质量发展之道,近年来,更是通过产业链延伸为自身发展注入动能。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这些企业为代表的家电企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路径包括向上游产业链核心环节拓展,如做空调压缩机、显示面板,以及迈向多元化,如进入医疗设备、电梯、新能源光伏、机器人等跨度较大的高端制造业领域等。
带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加速从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企业蔓延。
政策层面上,今年以来,多地愈发重视龙头企业的带领作用,通过“建圈强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例如,青岛提出开展重点企业入库培育和“链主”企业认定,依托“链万企”平台,支持链主企业“链资源、链需求、链平台”;成都近日也提出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招引培育高能级“链主”企业,牵引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政策鼓励下,不少制造业企业在前期一系列收并购、新业务拓展后,产业链上的新业务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
储能业务方面,美的收购科陆电子股份后,今年也将有所布局。美的近日在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将把科陆电子作为开展能源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美的将利用其遍布全球的研发制造网络与销售渠道网络等,多方面与科陆电子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实现资源互补。
此外,格力智能装备还将拓展应用场景,今年将投产的格力电器珠海高栏港产业园区将是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精益化、绿色化、定制化、敏捷化于一身的“智慧工厂”,由该产业园起,格力将把自动化、信息化、智慧化经验推广到其他格力生产基地。
TCL的半导体显示和半导体光伏业务布局同样取得新进展。其中,装有光伏业务资产的TCL中环近日推进新的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项目开工建设,TCL还计划在巴西拓展光伏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