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由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也存在着困难和挑战,您如何评价10月份的经济运行情况,有哪些亮点和积极变化?谢谢。
付凌晖:
“三个回升”指市场销售、服务业和进出口明显回升。从市场销售看,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增速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服务零售增势依然较好,前10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从服务业看,回升势头明显。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加快,这也是今年以来服务业生产指数的最高增速。其中在增量政策带动下,金融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都出现了明显回升,批发和零售业回升的幅度为2.0个百分点,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回升幅度达到或超过3个百分点。从进出口看,在全球贸易增长趋缓背景下,我国货物贸易竞争优势继续显现,10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1.2%,加快9.6个百分点。
“两个稳定”,一个稳定是指工业和投资稳定增长,另一个是指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工业和投资是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10月份工业和投资都保持了稳定增长,对于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工业看,在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以及产业升级发展等因素驱动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从投资看,重点领域投资增势较好,支撑作用较强。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连续三个月保持在3.4%的增长水平,显示出投资增长趋稳。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9.3%,比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有力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就业和物价稳定对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从就业看,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明显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水平。从居民消费价格看,受到部分食品和能源价格下行影响,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略有回落。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呈现出积极变化。
“一个提振”指的是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在存量政策加快落实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作用下,10月份除生产需求主要指标明显回升外,市场信心得到提振,主要体现在股市、楼市交易活跃,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改善。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新房销售改善、二手房交易明显增加、市场活跃度提升。1—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降幅比1—9月份分别收窄1.3和1.8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当月改善幅度之大,为今年以来的首次。从资本市场看,也呈现显著回暖态势。10月份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长幅度都在1.5倍左右,增速回升幅度之大,也为今年以来的首次。从经营主体预期看,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是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扩张区间。从消费者预期看,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为连续六个月回落之后的首次回升。这些变化将极大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综合来看,10月份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市场信心得到提振。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需求偏弱,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下阶段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大宏观调控,有效发挥各项政策效能,扩大国内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9月下旬以来,中央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请问目前来看这些政策对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发挥了哪些作用?另外,如何评价其表现?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近期各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增量政策。随着各项存量政策的加快落实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加力推出,10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可以说政策的组合效应得到了有效释放,取得了很好成效。具体来看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三是进一步提振了信心。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市场活力得到增强,企业、消费者、投资者信心都有所提升。从企业来看,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重新回到扩张区间,其中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到近期高点,非制造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进入较高景气区间,这反映出近期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在增强。从消费者来看,消费者信心指数在连续六个月回落之后首次出现回升。同时,资本市场回暖,10月份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大幅增长,资本市场服务销售收入的增速也比上月大幅提升了超过10个百分点,这些也体现出投资者的信心逐步恢复。
四是进一步促进了发展。总的来看,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经济回升势头得到增强。同时,政策助推下,发展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在汽车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活动当中,大部分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带动了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国内零售渗透率连续四个月突破50%,符合低碳节能要求的高能效等级家电零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绿色转型发展再添动力。同时,“两重”建设加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管网建设、城市更新等民生项目,民生领域投资稳定增长。此外,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地方政府化债工作有序推进,重点领域风险逐步化解,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
下阶段,随着各地区各部门加力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政策效果有望持续释放。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经济内生动能仍需要继续增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用足用好一揽子增量政策,发挥政策效能,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位在5%左右,根据今年前10个月的经济数据,您怎么看四季度的走势?另外,当前我们是否具备了积极有利的条件来实现全年目标?谢谢。
三是市场预期信心提振。信心是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势头的重要保障。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出台后,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楼市热度升温,资本市场回暖,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增强,10月份房地产市场的咨询量和带看量明显增加,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大幅改善;沪深两市的成交量、成交额显著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回升到景气区间,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近期首次出现回升。只要有信心,企业愿意扩大投资和生产,消费者愿意消费,将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加力落实好各项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政策合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谢谢。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
从价格情况看,房价回稳迹象初步显现。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4个,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8个。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由降转涨;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销售回暖、价格趋稳,带来房企资金流有所改善。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同比降幅比1—9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与房地产销售关联较高的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均收窄2.1个百分点。
从预期看,房地产市场景气度改善。根据PMI调查显示,10月份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回升2.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指数回升1.8个百分点,显示房地产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市场预期出现好转。10月份,根据对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在9月提升的基础上又提高17.6和15个百分点,这表明市场机构对房地产的信心在增强。
总的来看,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10月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随着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释放,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动能将增强。因此对房地产市场后期走势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但也要看到,经过长期高速扩张,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到新发展阶段,未来从以数量扩张为主转向以质量优化为主转变,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主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现实,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在优化土地、财税、金融政策等方面协同发力,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谢谢。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我们注意到,10月CPI同比涨幅较上月略有回落,请问这背后有哪些因素?如何看待当前的物价水平?对下一阶段的走势又有何预判?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10月份受到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和环比都小幅下行,这种变化属于月度之间的正常变化。
从环比来看,10月份CPI下降0.3%,上月为持平。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2%,是环比由平转降的主要影响因素。食品中的猪肉、鲜菜、鲜果、水产品价格环比下降幅度在1%到3.7%之间,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的七成左右,主要是由于9月份部分地区极端天气影响下,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上涨比较多,10月份以来随着极端天气影响的消除,价格自然回落。
从同比来看,10月份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下行是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影响因素。10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影响CPI涨幅回落约0.1个百分点。食品当中,鲜菜、鲜果、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均比上月回落。10月份CPI中能源价格降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也下拉CPI涨幅。
除食品和能源之外,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保持稳定或小幅回升。从核心CPI来看,10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呈现小幅回升。从服务价格来看,10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上涨3.2%,呈现小幅上涨,这和10月份的假日经济带动是有关系的。
总的来看,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保持平稳,部分领域在需求改善的带动下价格小幅回升。下阶段我国粮食生产有望丰收,生猪和鲜菜供应总体稳定。随着冬季和元旦的到来,食品价格可能趋于稳中有升。工业消费品除了能源价格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较大之外,多数产品供应充足,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服务供给总体稳定,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带动服务需求的扩大,对服务价格会起到一定的拉动。综合这些因素,下阶段CPI价格有望保持小幅上涨态势。谢谢。
CNBC记者:
请问在消费领域是否看到明显上升的态势?谢谢。
一是市场销售明显加快。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零售额提升幅度较大,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销售实现较快增长。10月份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0.1%和26.7%。
二是“以旧换新”拉动明显。在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以旧换新政策发力的作用下,10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汽车、文化办公用品、家具类商品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1.2个百分点,拉动幅度比上月明显扩大。
四是服务零售较快增长。国庆假期出行活跃,文旅消费旺盛,支撑服务零售较快增长。今年国庆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总花费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5.9%、6.3%;全国营业性演出观众人数增长13.3%。前10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继续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长。其中,交通出行类、通讯信息类服务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总的来看,10月份市场销售明显加快,消费者信心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企稳回升。但也要看到,消费增长还面临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足等制约。下阶段,要积极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继续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作用,提升居民消费倾向。同时,大力提升商品和服务供给质量,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要,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想问一下,如何看待10月份的投资状况?刚才您也提到基建投资累计增速10月份首次出现回升,回升态势后续是否能得到持续?另外,还想关心一下“两新”“两重”政策整体对投资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投资也是经济运行中很重要的方面,从前10个月情况来看,尽管房地产投资在下降,但是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带动、创新驱动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发展这些因素作用下,我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大项目投资增长较快,而且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支撑投资稳定增长,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前10个月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投资增势整体平稳。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4%,连续三个月稳定在3.4%的水平,趋稳态势明显。我们看到今年以来投资增速从年初到目前整体是呈现回落,但是最近三个月保持了基本稳定。大项目投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前10个月,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7.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8个百分点,促进了投资稳定增长。
二是政策效应的带动增强。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前10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1%,明显快于全部投资的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14.8%,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在“两重”建设的持续推进下,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回升。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1—9月加快0.2个百分点,为今年3月份以来的首次回升。从目前情况看,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以及近期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化债工作的推进,地方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方面会得到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有望稳定增长。
三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产业升级发展带动下,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支撑了制造业投资增长。前10个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比1—9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分别增长9.1%、15%。
四是高技术产业投资活力较强。各地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积极抢占产业发展高地,带动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前10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3%,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其中,航空航天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4.5%,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2%,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11%。
总的来看,近期我国投资增长总体稳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下阶段,随着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效应显现,投资资金保障和项目支撑将会逐步改善,投资有望持续增长。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您如何评价上个月工业数据的亮点,以及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总体情况?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是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亮点。从10月份情况看,在政策带动下市场需求回暖,企业预期改善,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制造业升级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平稳较快增长。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增速略有放缓,主要是由于9月份受到极端天气冲击,电力行业生产加快,10月份正常回落所导致的。从工业三大门类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速出现回落,采矿业和制造业增速都比上月加快。从增势看,10月份市场回暖带动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0.2个点。同时,出口对生产的拉动继续显现,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
二是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主要表现在装备制造业增势较好。在产业升级发展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政策带动下,装备制造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6.2%、10.5%,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支撑工业较快增长,也促进了工业生产效率提高。
三是工业新动能加快成长。在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下,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8%、33.4%。智能设备、绿色产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10月份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9%;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48.6%和13.2%。
四是工业景气度回升。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市场需求改善的背景下,工业企业产销衔接提升,工业景气度回升。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比9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回升到景气区间。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比上月回升2个百分点,幅度较大。
总的来看,10月份工业平稳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动能持续成长。但也要看到,工业企业还面临着市场价格较低、效益提升困难等问题。下阶段,要落实好支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巩固增强积极变化,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10月份PPI环比降幅明显收窄,同比降幅微扩,请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下一阶段PPI的走势如何预判?谢谢。
总的看,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输入性因素和国内扩大需求政策拉动的共同作用,10月份PPI保持基本稳定,一些领域的价格还出现了止跌回稳迹象。下阶段,针对PPI低迷态势,要积极发挥各项政策效能,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推动产能调整,促进产需高水平动态平衡,带动价格企稳回升,改善企业效益,增强经营主体信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