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频上热搜,头部主播凭借自身魅力朗诵一段“小作文”,“丈母娘粉”们就开始掏心掏钱。直播带货,到底卖的是商品还是情怀?
随着大浪淘金,那些真正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的直播带货方式正在熠熠发光:
有的幽默率真、专业有料,还有的主动投身公益,用数字化技术为助农扶农、乡村振兴、爱心事业添砖加瓦……
从不规范到逐渐规范,从混沌到清朗,直播带货发展到今天,真得上点新“货”、硬“货”,才能发展得更加健康、长远。
1
由于各种原因,直播带货的方式逐渐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营销成本低。直播带货行业门槛不高,技术手段也较为简单,对主播各方面能力的需求并不强烈,只依靠简单的设备即可在各大平台展开直播带货营销。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对其加大重视程度,提倡短视频宣传推广,更大程度地降低了营销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网红拉动经济。新媒体行业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接触线上平台,这些社交购物等软件的使用频率日益增长,人们线上购物力度也越来越大。
互动性强。网络直播带货营销手段具备较强的互动性,提高用户体验感,消费者可以在直播间里了解到商品的作用,实物外观、产品内容、使用效果等,直观快捷,与主播互动,提升观众对主播和产品的认同感,也有利于主播根据互动反应调整自身行为,了解观众需求,调整直播内容,提升直播带货的质量。
2
随着直播电商之争白热化,市场规模飙涨,市场主体和从业者良莠不齐,直播带货也面临各种“成长的烦恼”。
产品质量无法保证。部分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过分追求实际利益价值,对直播间商品质量把控不严格,选品时一味选择利润大的,忽略了消费者的利益,导致商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售后服务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消费者售后需求,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消费者无法进行合理维权。而网红面对的不仅仅是掉粉问题,更是会涉嫌欺诈。
3
一场带货直播看似简单,然而,想要“破圈出彩”,却并非易事。要想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产品打开新销路,光靠传统、陈旧、落后的手段和方式是行不通的,想要打破思维定势、创新服务方式,就得肚里有“货”。
理解观众需求,创新直播内容。任何形式的媒体,其核心都是内容。对于直播而言,高质量的内容是抓住观众注意力的关键。在策划直播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内容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还要深入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兴趣。通过对市场和目标观众的深入调研,可以更好地定位自己的直播内容,有的放矢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提升主播素质,优化品牌形象。主播是直播的灵魂,优秀的主播不仅可以在直播中传递信息,还能通过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来塑造品牌形象,增加观众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因此,培养优秀的主播至关重要。带货类主播需个人性格鲜明、直播内容专业程度高,并能够通过自身的魅力获取消费者信任,从而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利用技术优势,提升直播体验。随着5G技术的普及,可以开发更多高清、高速的直播内容,提高直播的质量和稳定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也是优化直播体验的重要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观众的行为数据,可以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优化直播内容和策略。此外,还可以在确保内容健康、积极、正面的前提下,尝试融入新的元素和方法,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技术。
AI作图图源丨娱乐资本论
提高选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想要提升直播带货营销效率,必须将产品的质量提上去。首先,选择制造厂家时,应对厂家进行考察,检测其生产许可证以及生产过程,确保其生产质量达标。其次,在进行产品推广时,应注重推广产品特点优势,确保宣传产品质量水平与实物相符。最后,应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指导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等。
跨界联名合作,充分了解消费需求。积极寻求与其他领域和品牌的合作,通过跨界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例如,政府部门可以与正能量艺人、网红、媒体合作,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推广当地产品。要加强调研,充分了解产品卖点、市场堵点和消费需求,打造群众所需要的直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