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网红“三千哥”疑因直播输掉PK履约受罚喝白酒过量去世,当晚他喝了至少4瓶白酒。
如果直播“喝酒致死”,直播平台、PK对手、起哄的看客乃至死者本人,该承担什么责任?
谁来为喝酒致人死亡买单?
线下喝酒出了事故,同桌喝酒的人可能担责,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例也并不罕见。但线上喝酒出了人命,到底是责任自担,还是平台、PK对手乃至看客都要承担责任?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作为一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三千哥”应该可以预见到过度饮酒是高度危险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没有发现他人威胁、引诱或者劝酒,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自担风险,因此意外身亡很难进行追责。
但是,和“三千哥”和他人PK立约、输了罚喝酒,算不算引诱或劝酒呢?
第一是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用言语要挟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第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酒,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不宜饮酒,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第三是未将醉酒者护送至安全环境,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交到家人手中而出现事故;
第四是酒后驾车未对其进行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后果的。
线上直播喝酒致人死亡,是否也和线下共同饮酒一样需要承担责任?
家属不追究,各方就没责任了吗?
据刘星介绍,家属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并未积极追责,且已将死者遗体火化。
一位在地方法院经常主持民事案件判决的法官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从判决角度看,类似案件一般首先要确定死者死因与饮酒有必然因果关系。
互联网上,不乏通过做出有自伤风险行为来赚取流量牟利的主播。
网络“不良引导”缘何屡禁不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不仅国家对违规、违法直播行为要进行整治,对那些存在“不良引导”的行为,或他人模仿后有导致损害身心健康可能性的直播,平台也应该制定相应规定和细则加以约束。
其实,各直播平台一直持续出台各种规定,对不良直播现象进行规范和治理,但为什么“低俗直播”“不良引导”屡禁不止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诱惑巨大,导致一些主播铤而走险,把脑筋“动歪”到“低俗”甚至“自伤”等不良引导上,追求不劳而获和少劳多得的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