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一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有相同的象征意义
动物在世界各地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从这一角度出发人们会产生相同或近似的联想,由此动物获了相同的文化内涵。
再如,牛在农业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力。在机器发明之前,拉车、耕田、推磨等重体力活只能靠它。所以在农业社会,牛被看作是农民家里非常重要的财产。因此牛在两种语言中都有财富的象征意义。如汉语里的“一个黄牛半个娃”,“喂牛如孝子”都体现出牛对农民的重要性。德语表现牛作为财富的谚语通常都用奶牛(Kuh)这个词,如“EinMantelundeineKuh,decktvielArmut.'(一件大衣一头奶牛,贫困不再愁)此外,由于牛体形庞大,动作迟缓,而且总是毫无怨言地做着辛劳的工作,所以它在两种语言中又都有愚蠢、反应迟钝的象征意义。如汉语谚语“对牛弹琴,一窍不通”,成语“牛骥同皂”,德语谚语“MankannvoneinemOchsennichtmehrverlangenalseinStuckRindfleisch.'(从牛那里我们只能得到牛肉)等等。
还有,驴子这种动物在两种语言中都是愚蠢的象征,比如德语中“DuEsell'(你这头驴!)或者“SoeinalterEselj'(真是头老驴子!)都是骂人的话,相当于我们的“你这头蠢驴!”。德语中还有个熟语“dieEselsbrucke'(驴桥)指的是帮助记忆的简便方法,也是源于驴子比较愚蠢的寓意。因为在过河时,马可以一跃而过,而驴则一定需要一座桥。
二、同一动物在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
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的人很容易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中德文化差异,从而赋予它们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文化内涵。
再如:在中国,猴子是机灵、敏捷、灵巧的化身。比如形容某人头脑灵活就是“猴儿精”,小孩子调皮就是很“猴”,虽有嗔怪之意却也饱含疼爱之情。古典名著《西游记》更是把一只石缝里蹦出的猴子演绎为敢作敢为、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可见中国人对猴的喜爱。而在德国猴子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它往往是笨蛋、无知之徒的象征。被称作Affe的人一定会大怒,因这是粗话,有“傻”之意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当一个人做了不可思议的疯事时,人们说他“vomAffengebissen”,“einenAffenhaben”居然用来形容人醉醺醺的丑态。
还有,“猫头鹰”(Eule)多为夜间活动,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独特栖息方式,且叫声凄厉,报复心极强,因此在中国被认为是不祥之物。但由于它在欧洲古老传说中是雅典城(Athen)的保护神雅典娜(Athene)的圣鸟,因此也被德国人看作智慧博学的化身正因为如此,“EulennachAthentragen”(直译为:把猫头鹰带到雅典去)才是“多此一举”。
三、不同的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却又相似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环境下中德文化差异,不同的动物却可能会有相似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就是说两种语言中所用的动物不用,但它们的喻义是相似的。
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经常用老鼠来表示说到“胆小”,比如“胆小如鼠”,“抱头鼠窜”等等,而德语的表达却是“einAngsthasesein”(胆小如“兔”)。
汉语中一般用“牛”来形容力气大,不然何来“九牛二虎之力”?而德语中却用“Pferd”(马)来表达这个意思,在德语的俗语中“KeinezehnPferdebringenmichdorthin.”(直译为:十匹马也不能把我拉到那里去。)力量,还例如“EinsanftesWortziehtmehralsvierPferde.'(一句温柔的话胜过四匹马),“wieeinPferdarbeiten'(像马一样卖力工作)等。
要说“雄壮威猛”,当然非“虎”莫属,在中国文化中它是百兽之王,谁与争锋?“狐假虎威”的故事也是由此而来。然而在德语中,勇猛威武的却首推“Lwe”(狮子),“wieeinLwekmpfen”(像雄狮一样勇猛地战斗)
提起“笨拙”,我们想到的是“熊”;而德语却用“Elefant”(象)作比,“sichwieeinElefantimPorzellanladenbenehmen”(直译为:就像大象进了瓷器店;意为“笨手笨脚”。)
通过对比各种动物在汉,德两种语言中不同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中都具有丰富的本国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流的研究。
参考文献1.Hofstede,G.1984.CulturalDimensionsinManagementandPlanning.AsiaPacificJournalofManagement.January,81-98.2.Rhrin,Lutz.LexikondersprachlichwrtlichenRedensarten[M].1973.3.陈忱、朱建华,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J].《德国研究》,2004,(4)。4.张晓青,从动物词汇文化形象看中德文化差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5.黄崇岭.从德语和汉语的句法看德国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差异[A].中德跨文化交际论丛[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178-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