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已渐渐被大家所熟知,共享经济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宽广,比如“共享衣橱”的出现,就让大家对共享经济有了新的认知。实际上,二手交易平台也是共享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也备受大家的喜爱。
近日,临报融媒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二手交易平台运作得有声有色,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服装服饰到生活用品,从化妆品到家具用品,这些二手平台交易的物品种类丰富,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得到充分利用。
“二手”群盘活了闲置资源,物尽其用
“买买买”似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闲置的衣服、鞋子、首饰,折旧的家具、婴儿推车、儿童玩具,囤过的四件套、学习用品、厨房用品,比比皆是。“扔了可惜,留着无用,占用空间,还要经常打理,实属鸡肋。”不少人很难做到“断舍离”,这部分闲置资源就成了他们的烦恼。
如果有闲置的物品,无论是全新的还是二手的,都可以编辑好信息,配上图片或者视频,发到这个“二手”群里。因群中都是熟人或者朋友,史女士要求大家的描述必须真实可靠,感兴趣的成员可以直接对接私聊,另外拒绝任何与二手物品交易无关的信息。
采访中,不少该群成员表示,自从有了这个“二手”群,那些闲置资源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实现了它真正的价值。
二手平台遍布,实现“共享自由”
“宝宝6个月大的时候,我想购置一组围栏,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上价格都不便宜。”市民孙女士经朋友推荐,从闲鱼上花200元购买了一组围栏,九成新,质量也不错。从此也开启了她的闲鱼购物之旅。但是她购置二手物品还是很挑剔的,坚持有些能买有些不能买。
如今的二手交易平台,已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孩子,慢慢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实现了“共享自由”。
然而,也有市民反映,这些二手交易平台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大大影响了用户的体验感。市民郭先生曾从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过一部手机,花了1000元。“全新的大概3000多元,当时就图个便宜,但是我拿到的手机与描述相差很大,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说起曾经的失败购物体验,郭先生对二手交易平台仍存在一些质疑。
郭先生认为,日常所需的小物件在二手交易平台购买还能接受,但是诸如二手车这样的大物件他是不会从这些二手交易平台上购买的。“二手房的交易比较常见,二手车也不例外。即便是在实体店购买二手车都容易出问题,更何况从这些二手交易平台上呢?”郭先生认为与其买二手货,还不如去买全新的。
◎专家说法
“共享自由”是一把双刃剑
监管是其发展关键
对此,临沂大学商学院教授朱建成认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共享自由”的实现,能够让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一方面避免了闲置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解除了物权人的收纳、整理烦恼,可谓是一举两得。然而,交易问题、安全问题等随之而来,也困扰着大家。
“共享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其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朱建成建议,诸如此类的闲置资源交易平台,应该做好闲置资源的品质质检,用户需要实名认证,通过第三方平台确保资金安全,同时应该实现买家和卖家身份的切换自由,如此可以壮大二手交易市场,还可以提供预约上门收购服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