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09.03
为了深入了解主流新闻客户端在功能模块、内容运营及交互界面上的特点,我对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网易新闻和今日头条这4款APP进行了对比分析。
分析环境:小米2SC,MIUI-JLB54.0
APP版本:
腾讯新闻4.7.2
搜狐新闻5.2.1
网易新闻5.0.1
今日头条4.7.0
简单的说,移动新闻客户端是在传统门户、传统纸媒等PC时代演变到现在移动时代的二代产品,带有传统门户用户获取最新资讯、了解信息的基本需求,但随着移动时代的发展,移动设备的演化,用户需求逐渐增多,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碎片化、多样化。
总的来说,新闻客户端分为三类,传统门户为主的移动新闻客户端、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传统报纸和媒体等推出的客户端。个性化订阅、碎片化、场景化、内容聚合等形式已经成为了新闻类客户端的发展趋势。
据易观智库发布了2014年12月的移动APPTOP200排行榜,腾讯新闻、搜狐新闻、今日头条均在TOP20中,而TOP20也第一次出现了三个新闻类应用,可见这一市场的庞大与应用发展趋势。
据比达咨询(BigData-Research)数据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8.3亿。其中,新闻APP用户在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为59.6%,用户规模达4.95亿。
2013年中国新闻客户端下载量排行:
2013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分布:
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主流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渗透率:
数据说明:活跃用户渗透率是指各新闻客户端用户数占所有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总数中的比例,其中一个用户可能同时是多个新闻APP的活跃用户。
2015年各大新闻客户端在主要安卓应用市场的下载量:
从13年至15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腾讯新闻这两年下载量大幅提升,几乎与搜狐新闻不相上下甚至赶超,而今日头条这种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下载份额也在逐渐上升,但门户网站依靠背后大公司背景,仍然占领了大部分市场。
4.2.1腾讯新闻
腾讯新闻结构简洁明了,操作简单,隐藏层次较少,易使用。
4.2.2搜狐新闻
4.2.3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的结构相当简单,只有两层,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并且各功能栏划分有序,具有较高的易学性。
4.2.4网易新闻
网易新闻虽然功能较多,但功能划分较清晰,易于用户使用。
4.3.1腾讯新闻
4.3.2搜狐新闻
这是搜狐新闻的界面。
和腾讯新闻一样,也可以通过左右滑动屏幕切换频道。
最后一个界面,就是前面结构图中的“更多”,这里的内容排版虽然整齐,但功能分类上稍微有些凌乱,不易发现,对于新用户较难接受。建议将“夜间”、“收藏”、“设置”等这些列表框可以整合到“我的”功能栏中。
4.3.3今日头条
4.3.4网易新闻
这是网易新闻的界面,还是网易系列惯用的大红色,突出且醒目。
将产品主体分为“新闻”、“书城”和“关心”三大部分,既保留了新闻应用的传统模式,又加入了现在较为流行的个性化定制创新模式,还接入了第三方入口,增加了应用的功能。
传统四大门户之一,可以沿用自身多年耕耘的资源和内容优势。内容丰富,为大众呈现了一个全资讯平台角色。
打造O2O、治霾等符合当下社会热点的频道,也打造众多符合社会年轻心态的频道,给用户多种选择,容易吸收各年龄段各层次的用户。
“听新闻”是功能中的亮点,但语音技术并不是太成熟,有待改进。
个性化推荐新闻优势明显,较为吸引用户。
好友互动和添加好友等功能增强用户粘性。
“我的话题”让用户自由表达,可以产生更多内容,吸引更多用户,也有助于挖掘用户兴趣,更精准的为用户推动内容。
交互和UI设计简洁明了,构架清晰,突出了主题内容,用户操作方便。
用户成长体系健全,有利用培养种子用户。通过做任务,积分换奖励等形式激发用户使用和传播产品行为,也有利于对产品的宣传。
现今资讯类产品在内容多少有些千篇一律,而腾讯新闻和搜狐新闻有其强大的背景,渠道主导,流量入口大,这是一般的聚合资讯类产品所不能比拟的;网易新闻也依靠其成熟的UGC运营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今日头条优质的算法实现个性化推荐也赢得用户较高的满意度。由此可见,聚合资讯类产品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找准自己定位,打造产品特色。建议:
高度重视UGC运营,以增强内容互动和用户粘性;
在内容上,可以考虑以聚合资讯为基础,选定某一类作为主打,成为行业领先再逐步发展壮大;
产品构架设计清晰,贴近用户阅读习惯,方便用户使用;
把握趋势,满足用户获取资讯个性化、社交化、本地化的需求;
增加用户对内容喜好的反馈功能,深入挖掘用户兴趣,更精准的向用户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