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北京郝先生所在的单位打算购买一批口罩免费发放。他经过千辛万苦联系到口罩商,订购了共12000只口罩。
货收到了,郝先生却发现,自己购买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竟被卖家“升级”到了更贵更难买的“N95”?而当郝先生表示自己买的口罩是要用于捐赠时,卖家更是直接主动把钱退回来了。
这么“好”的卖家,是怎么回事?
以下是郝先生的口述:
说好上海发货,
结果来自太原
我的工作单位所在地是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善各庄村。1月27号,疫情已经比较严重了,单位领导和所在的村委会开会商量了一下,打算尽一下社会责任,由我们出资购买一批口罩,给乡里的村民还有一线工作人员免费发放。
但当时口罩基本已经脱销,京东和天猫这些正规渠道已无法购买了。联系厂家,厂家也是优先政府采购,我们这种民间捐赠的优先级并不高。
于是我们经朋友介绍,找到了一个贩卖口罩的中间人梁姐。梁姐说她有3M、N95、一次性医用口罩,但是价格比较贵。
我们最终决定购买一种三层加厚医用口罩,价格2.6元一个,起订5000个。我们订购了1万个,1月29号,给她银行卡转账了2万6千元。
晚些时候,我们又得到情况说,目前可能一万个不够。于是又追加两批,每批1000个,总计2000个。梁姐承诺会给我们尽快安排发货,且是从上海发货,3-4天会到。
1月30日晚上,她给我发了一个物流单号,不过这个物流单号的信息一直没有录入。这期间,梁姐一直说厂家已经发货了,肯定会有。
感觉到事情不对劲是在2月1日。那天下午,梁姐主动联系我说,她们公司的N95口罩被查扣了,其他的口罩也有可能什么什么的。我们当时就有点警觉了。
2月2日下午,梁姐给我发了一个新的物流信息照片说是我们的订单。查询了一下,确实有货物到北京,但发货地不是上海而是太原,而且是两批。梁姐的说法就是,一批是我们最开始订的一万个,一批是后续追加的2000个,两批分开寄的。
买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
发过来了“N95”
这期间我们就没有联系过了,等到2月4日凌晨5点左右,我查询发现货物到北京了。因为着急发放给村民,我们8点就去了顺丰的物流配送点。顺丰知道口罩是捐给乡里,非常配合,帮我们把东西提出来了。先到的是第二批2000个的。
我们开箱验货时发现,这些口罩外包装上写着“时尚口罩”,并不是什么一次性医用口罩。更过分的是,包装上标识的执行标准是:GB2626-2006KN95,这不明显是骗人吗!
拆开一个口罩,发现根本不是三层防护而是两层的,也不是医用的,防病毒能力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口罩包装上表明,生产厂家为河北遇见日用品厂。
于是我们把这2000个口罩扣了,照片发给梁姐说货不对版。一开始她还坚称发的确实是三层的,但一听说我们的口罩是要进行捐赠,立刻就把钱退了,让我们把货也给她退回去,这笔交易不做了。
当时北京及周边爆出来好几起假口罩发国难财的,估计她害怕了,退钱的时候特别痛快。于是我们就基本坚信这东西是假的了。
退货地址换了三个,
甚至送进口口罩“求”我寄回去
这个时候,她发给了我第一个退货地址,地点是浙江台州。
我们当时感觉她应该会把东西要回去再卖。于是就想好这个东西肯定不能退回去,不能让她再拿出去骗人。
工商部门查扣了口罩,
河北厂家已被查封
第二天,2月5日早上,第一批一万只口罩的货到了。我们当着派送员的面开箱验货,纸箱内的口罩和我第一天接到的口罩还不是一个牌子的,包装盒样式不一样,连厂家地址都没有,是纯粹的三无产品了。
卖家钱已经退回来了,我们也无权扣货。本来想拒收,但又真的担心这批货再去祸害别人。还是把到付的钱给了顺丰签收了。
经历了一番折腾后,我通过个人关系联系到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随后大概一小时,我去了崔各庄乡的工商所,把东西直接送到了那里。工商所的所长和下面一个办事员给我出了一个查扣通知,东西总算被查扣了。
目前,查扣了口罩的市场监管部门和我说,这个东西是跨省的,他们会进行处理,但是具体如何处理,我们就不清楚了。
记者求证:台州口罩厂家依然在卖口罩,甚至涨价了
2月7日下午,记者以需要购买大量口罩为由,首先联系上了中间人梁女士。梁女士向记者表示:“口罩没有了,已经卖完了。快递停了,没法接收了,现在哪里都没有货。”
梁女士那边的“快递难”,在厂家这边并不存在。当记者问及能否发货的问题时,厂家表示:“河南发货,可以发,最近天天在发。”
制售假口罩,多人已被刑拘
湖北麻城警方也在一次清查中发现,当地一家药店有销售伪劣口罩的重大嫌疑。经初步查证,这些伪劣口罩存在明显质量问题,只有薄薄的一层。用手一扯就容易撕裂。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叶某因涉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已被麻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重庆警方查获不符合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重庆市公安局供图摄
2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违法行为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对口罩等防护用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在依法可以选择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内顶格处罚。
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表示,将重点打击六类违法行为。其中就包括:未按许可,获得许可备案擅自生产销售;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以及过期失效产品;以普通工业用口罩冒充医用口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生产销售三无产品,以及冒用标志的行为;商标侵权,假冒专利,商业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的行为。发现涉嫌犯罪的,将向公安部门移送,追究其刑事责任。
如果消费者买到假口罩,可通过12315热线或平台、市场监督管理局网上平台等方式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