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付款让电子支付变得便捷,但也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近日就有部分电商平台的用户反映称,他们的订单信息被骗子掌握。后者装成平台客服人员,称用户购买的商品或者订单出现异常。双方在处理异常订单时,骗子要求用户扫描“二维码”来操作“退款”,这个二维码就是陷阱。
骗术1
快递出问题需扫码退货
5月2日,姚女士在天猫“雅竹思家旗舰店”花费59元购买了一个木制鞋架。下单后,她发现自己填错了配送地址,“我本想送到自己家里,却选了我母亲家的地址,我赶紧联系客服做了修改。”姚女士说。
骗术2
商品是假货主动给退款
洋码头客服投诉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作为官方平台,洋码头不会透露客户信息,这对于平台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目前,梁女士已经报案。
专家
泄露责任很难认定和追究
为何假冒客服人员的骗子能屡屡得手?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坦言,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普遍性问题,电商网站更是“重灾区”。
赵占领告诉记者,“消费者信息的泄露,可能发生在平台购买的多个环节。如果消费者是通过网站自营业务买东西,那么电商网站就掌握了消费者的信息;如果消费者在网站入驻的商家处买东西,那电商网站和商家都掌握了消费者的信息。还有可能是快递公司及其员工盗取信息,以及消费者个人原因导致的信息泄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