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最简单的印记,是小时候跟着母亲在田地里撅着屁股干活的画面。夏日冒着毒辣的太阳在土地上劳动,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那时候也很会偷懒,做着做着就故意表现的疲惫与劳累,磨磨蹭蹭的慢了下来,这时母亲就会让我去旁边的田埂上坐着休息,当然她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絮絮叨叨的告诫着我要想不这样日晒雨淋,靠着天地吃饭,就要努力学习之类的训导。
随着长大、学习、毕业,工作,再也不需要去田地劳作,而家里土地亦早已荒废,或承包给园林公司种植树木等。作为我这一代农村青年来说,早已彻底的脱离了土地,从体力劳动改变了成脑力劳动,而这一改变不仅是劳动方式的改变,其中亦含括身体、生活、精神等层面的全面变化,而这些变化有些是很快就会适应甚至享受的,而有些却是身体和精神上的某种空缺,身体与劳作的关系一直不曾忘记。而这一现象在父辈一代来说更为浓烈,譬如年轻子女将农村的父母接到城市生活,但父母早已离不开“农村劳动”,而将小区或别墅的草地和院子整改成了菜地。
#人类劳动形态的改变
劳动形态的改变,是人类文明、科技发展的一种体现。在体力劳动(所有动物具有的运动形式)时代,原始社会通过狩猎、采集等体力劳动来维持生活,人们在自然界奔跑与其他动物搏斗,或寻找、采取果子。到耕种社会,人们在大自然的土地上,通过播种等体力劳动,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同时依靠大自然的阳光、雨水,来获取生活的必需品。
工业时代,人们在工厂里,依靠操作机械的机器,生产商品,获得金钱,然后来换取生活物品。而如今的现代社会,城市中的人们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作业和互相协作,生产商品,获得金钱,然后来换取生活物品。
劳动形式的改变: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劳动空间的改变:从大自然(森林、田地)——工厂、办公室。
劳动形态的改变:从流动、动态——不动、坐着。
劳动结果的改变:直接获得生活物品——获得金钱,购买生活物品。
劳动工具的改变:从石头——锄头——电脑
#现代社会劳动状况
/“脑力”劳动的推崇
/新“劳动”工种的不断出现
随着科技和社会形态不断演进,新的劳动工种不断出现,就当下而言,如大V,外卖员、网红、直播、Uber滴滴司机等等,而劳动工种的价值秩序亦在不断的进行着重新排序。
/体力劳动的失衡或缺失
在通过原始社会,耕种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大部分人们已经完全脱离了体力劳动。但作为高级动物,就身体性和动物性而言,体力劳动是否必不可少?当它完全缺失或失衡时,我们的身体、文化和精神的健康状态,是否也会存在着一定的紊乱和缺失?
#劳动形式塑造的社会文化
从进化角度来说,不同的劳动方式决定不同的进化方向。动物们进化方向是拥有更强壮的身体机能,如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量等,而人类则是更聪明的大脑,更高效的协作,而这亦决定着我们的社会文化。
在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中,塑造的社会文化则是奉行精英主义和追求更大ROI的劳动状态,但如此同时我们感到“精神”上的深深疲惫,焦虑、抑郁,时不时陷入对生活的茫然和怀疑之中,作为个体而言身处于这个高效竞争的劳动群体中,我们似乎无法逃离和喘息,不得不持续的奋力奔跑,以期获得社会主流的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
劳动形式和社会文化相互作用,那么这一系列衍生的社会群体问题,是否可以归因为劳动机制的问题?这亦是否就是某种意义上“劳动”失衡和丧失的紊乱?它意味着我们丧失了作为动物的某种根本性?
同时体力劳动地位的丧失,导致了体力劳动时代的硬汉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文化消亡,“脑力”劳动造就着当代社会文化中一种“软绵绵”的特性,”软绵绵“的精神和身体,这从南北地域、农村城市地域的群体性格的对比,就能很明显的察觉。
#现代社会对体力劳动的崇拜和回归
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NBA、超级碗等,我们对运动和竞技的热衷,代表着我们对强大的身体机能的崇拜,而这种“崇拜”是我们基因和身体的一部分。
而跑步热、户外运动和大量健身房,亦代表着我们对于健身、塑形的一种美的追求,而这种美的文明亦是我们对于”劳动“根深蒂固的诉求。
#不同劳动形式对社会价值的判别
在不断的社会文明进程中,各种劳动形态的价值在不断的进行着重新排序,古代的“士农工商”排序,现在社会则是“士商工农”的价值排序。
那么一个传统工匠(体力劳动)和一个创业公司的CEO(脑力劳动),对于这个社会来说,谁的价值更大?在当下社会共享经济、O2O、移动互联网等创业浪潮下,就2014年一整年中国就成立了10059家公司,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而在另外一组数据中,全世界共有3,000多项“匠人工艺”的项目,其中日本独占了2500多项,中国大陆和港澳台总计有80多项。
同时劳动工种成千上万种,我们又应该依靠哪些要素来进行对劳动价值的判断?
#重新组织劳动
重新组织劳动,不仅是对劳动形式的重新组织,更是对劳动形态、价值、文化的重新组织,从”劳动“中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同时通过某种”重新组织劳动“的艺术形式的表达,呈现某种理想的劳动机制和机理,让身体与生活回归某种劳动秩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