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动态

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组成。学术界认为的生产力三要素传统模型,以及三要素彼此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图1生产力三要素传统模型

笔者认为,上述生产力三要素传统模型已经不完全适用于描述今天的新质生产力,应该予以修正。

首先,在图1中,把由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组成的生产资料,归类为物质要素,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是基本适用的。但是自从电脑技术进入工业领域之后,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开始融合,信息技术中的软件和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直到2020年,数据被国家正式确认为是新型生产要素,将其归类为生产资料。因此,生产资料的组成发生了变化,不再仅由物质要素组成,而是由物理实体要素和数字虚体要素共同组成。

其次,三要素本身都已经发生了内涵上或构成上的变化,图1没有反映出这种变化。

第三,三要素在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图1没有反映出这种变化。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图1中的生产力三要素传统模型,没有准确反映出在新型工业化时代,在新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的“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变化,有必要建立新的模型,来对构成生产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修订和补充,并且做出新的解读。

结合近几年笔者主笔或参编的几本著作中的一些理论创新内容,如《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书中提出的“机智(机器的智能)”的定义和内涵,《铸魂:软件定义制造》书中对“人智(人的智能)”转“机智”的深刻理解,《人本:从工业互联网走向数字文明》书中对数智维的构建以及“四个智能范式”,同时结合《工业软件云战略》书中对新一代工业软件的基本特征探讨,笔者给出一个独创的生产力三要素新模型,用来研究和分析在新型工业化时代,在新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工业软件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生产力三要素新模型(赵敏版)

在图2中,MEI是物质(Mass)、能量(Energy)、信息(Information)的缩写词。各要素之间的箭头方向指相互作用方向,或者是物质、能量、信息(MEI)的流动方向。

生产力三要素内涵及有关变化

在生产力三要素新模型中,既完整地体现了生产力三要素经典模型应有之内涵,又给出了每个要素所具有的新内涵,以及三要素彼此之间关系的新变化。

(1)劳动者的变化

笔者对劳动者内涵的认识,与经典的劳动者定义有很大不同。笔者在多年前就反复强调:作为劳动者的人(忽略其他参与劳动的生物),具有“人体、人脑、人智”三种人类能力。人的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无须解释,大家都清晰理解其定义和内涵。但是对于人的智力可能从事的“劳动”,很多人往往是不清晰的,很容易把人脑和人智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区别很大的能力。人脑劳动是个体化的,附属于人身的,是可以贡献个体人智的。但是有健康人脑,未必有优秀人智,这是两回事。

优秀的个体人智很重要,众多的个体人智汇聚成为无比强大的众智更重要,把众智以数字载体予以承载、表达和高效利用,极其重要。

人智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可以以知识形式实现与人脑分离的极其关键的人类能力,而且还是一种可以被汇聚、装载在人脑以外的数字载体(如电脑、手机、平板、服务器等)中,不限时空触达人与机器的能力。

例如,可以把来自各种个体和群体的人智,以知识形式写入软件,嵌入芯片,装入盒子,集成在机器中,形成强大的“机智”——无论是桌上、膝上电脑上的交互式工业软件,还是深藏不露的机器中的嵌入式工业软件,还是位居云端、覆盖时空的工业软件云,都汇聚了海量人智,形成了新工业革命的强大引擎,能够源源不断地输出新质生产力。

图2中劳动者要素上的圆弧形箭头及其作用方向,表示“人体、人脑、人智”三种能力之间是相互生发、相互支持的。

(2)劳动工具的变化

看得见的劳动工具变化是,从原始社会的木器、石器类工具,演变成青铜器、铁器类工具,到今天的钢材、合金、新材料类工具,人类劳动者把这些可以发现、利用、改造、组合、重构的劳动对象,制作成了无以计数、继承了前几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机电一体化的劳动工具。

看不见的劳动工具变化是,零件材料组分重构,产品结构受力优化,芯片中门电路极速开关,软件中程序高速运行,网络中数据海量传输,工业软件云对万物的赋能等。

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劳动工具已经从机电一体化的劳动工具,进一步发展成为赛博物理系统融合的、机电软网云一体化的劳动工具,这与经典的劳动工具定义是有明显区别的。伴随着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劳动工具持续发生重大变革,刺激了生产力蓬勃发展,推动了劳动对象的升级换代和劳动者的分化演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形态的跃迁。

劳动工具绝大部分都是日新月异的人造系统,为了实现系统功能而构建,以功能和性能作为评价指标。

(3)劳动对象的变化

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未经过加工的自然环境中的原生物质和自然力,如森林、矿山、水流力等;另一类是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和动力,如钢材、合金、塑料、粮食、热力、机械力、电力等。在人类早期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主要是天然原料和原始自然力,当劳动工具升级换代后,劳动者用新劳动工具可以创造出新材料、新能源,新信息,劳动对象的范围趋于扩大化和多样化。

上述劳动对象,都是经典的、物质化的对象,没有包含知识、数据、软件这些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的非物质化的新生对象。例如在数字经济中,无论是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治理、数据价值化,都必须将电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作为非物质化的劳动对象予以考虑,这就比经典劳动对象定义中“一切物质资料”的属性范围扩大了很多。

劳动对象由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共同组成,其目的是实现人类所期望的系统功能,以功能和性能作为评价指标。

三要素相互作用及有关变化

由图2生产力三要素新模型看到,三要素之间的各个要素是彼此两两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及其内涵变化,如表1所示。

表1三要素之间的两两相互作用关系

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笔者认为,生产力作为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实现载体、表现形式、利用效率、内涵外延上都会随时空变化而发生变化,都会提质增效。提质增效的结果,就是“新质生产力”。

由图2,在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之间,一直彼此流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MEI),三要素之间彼此相互作用,甚至相互转化(如:劳动工具劳动对象),MEI之间其实也是相互作用、彼此转化的。三要素+MEI所体现出来的相互作用与彼此转化,带来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持续变革和升级,导致对MEI的更为有效的利用和相互转化,让生产力的实现载体、表现形式、利用效率、内涵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甚至是颠覆性创新,由此而迸发出相对于原有生产力的“新质生产力”。这应该是对新质生产力产生机理的一种探索和解读。

从新质生产力视角看三要素

从劳动对象要素来说,各种天然材料或人造新材料、半成品等物理实体系统构成了工业装备,“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是重要的工业发展规律。工业装备生产了电脑,基于比特0和1而生成的数字技术构建了所有的数字化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业。物理世界层出不穷的新材料,数字世界的工业软件、数字孪生、GPT、数据、知识、文档等,构成了新型工业化中的新型劳动对象。

从劳动工具要素来说,各种物质化、非物质化的人造系统,如物理实体系统和数字虚体系统(如工业软件、数字孪生、GPT等),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在劳动工具创新上的产物。新型工业化或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物理实体系统和数字虚体系统在不断融合,融合后产生了更新、更好、更优的机电软网云一体化的赛博物理融系统——智能机器。非物质化的数字虚体系统、赛博物理融合系统,构成了新型工业化中的新型劳动工具。

从劳动者要素来说,从人类劳力到数字劳力的转化,带来了两方面的改变。一个是人类劳力必须适应“人离开系统回路”后的新劳动岗位、新劳动工具和新劳动对象,使用人体的劳动减少,使用人脑的劳动增多,使用人智的劳动更多——这种使用人智的劳动主要由承载了海量人智的工业软件去作为数字劳力去“劳动”,而不需要人去做同样体量和力度的劳动。因为工业软件具有“集智应用”和知识容器的功效,是海量人智的汇聚者和承载者,是可以替代人类劳力做智能思考和前瞻决策的“数字脑”。

综上所述,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所共同构成的生产力,与经典生产力相比较而言,显然已经无法用经典生产力的定义来解释,而必须用与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力”来进行定义和描述。

新能源构成的新质生产力,能源既是当前社会发展动能,也是未来制约社会发展关键要素。一次能源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二次能源包括电力、焦炭、煤气、沼气、蒸汽、热水以及各种石油制品(如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新型能源既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也包括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可利用新型能源。当下发展势头良好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大量电力,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电力,当下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电力支撑,必须考虑电力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工业可持续计算等。

新信息构成的新质生产力,信息有自然信息、表述信息、数字化信息这三种。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发展动能之一,工业软件将成为工业发展的“数字工业母机”,人工智能大模型将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超级引擎”;芯片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时,工业软件、大模型、GPT等软件形态,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生产力三要素”中都能找到其存在。如,高度智能化的软件机器人,作为一种类人智能,可以替代劳动者岗位;正在开发种、尚未发布的软件程序程序,代码片段,各种语句语料,可以算作劳动对象;开发完毕、正式发布到市场上的商用软件,可以算作劳动工具。

小结

工业软件、数字孪生、数据、知识、文档等,构成了新型工业化中的新型劳动对象。非物质化的数字虚体系统、赛博物理融合系统,构成了新型工业化中的新型劳动工具。掌握专业技术且熟知软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的人、具有高度智能的“数字劳力(如GPT)”或软件机器人,构成了新型工业化中的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构成了“新质生产力”。

新一代工业母机,智能检测装备和仪器,新一代交通装备,新一代航空装备,各种机器人,柔性电子,超限制造,纳米制造,生物制造等构成了未来制造,未来制造以加快构建高度柔性、自治生产、人机共智、数物融合的未来制造系统为实现手段,通过重塑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全息化、智能化、宜人化发展。类脑智能,多模态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未来计算,未来网络,量子科技,元宇宙,6G等构成了未来信息,未来信息是推动人类与世界交互范式发生变革的主要媒介与动能,以超越现有经典计算、通信、交互体系的新技术和建设未来智能社会基础设施为主线脉络,向高速泛在、天地一体、智能便捷、安全可靠的趋势加速演进。

未来几十年,世界必将以新一代工业软件和新材料的速度发展。

THE END
1.劳动工具发展与科技的关系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又改进劳动生产力,两着是矛盾的统一,是相互相成的。工具的制造与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人类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劳动工具与劳动对象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的思考就是脑力劳动,也是科学劳动的开端。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发明了制火技术、农业技术...http://m.rilisou.com/new-1414205/
2.2019.7.13四川成都服务基层项目考试公共基础真题及答案解析C.向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本单位某同志 D向参与公益事业某企业 参考答案:AB 69、下列属于述职报告与总结的相同点有( ) A反映问题的时效性B.表述时间范围的准确性 C.表达方式的自述性D.内容的纪实性 参考答案:BCD 70、下列选项中,可以越级上报的有( ) ...http://www.luzai.cn/html/12480.html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必背)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8、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D) A、德国 B、奥地利 2 C、中国 D、俄国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125/08/69179867_1057457213.shtml
4.2018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口腔义齿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合理、务实够用的原则,密切结合企业岗位设置和岗位技能需求,培育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高度融合、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口腔医学技术类高素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2.htm
1.2024江苏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A.劳动工具 B.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保护 D.劳动设备 13.安全技术交底应由交底人、被交底人和(C )进行签字确认。 A.项目负责人 B.专职安全员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施工员 14.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总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管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分包单位承担( C )责任。 A.全部 B.连带 C....https://www.mayiwenku.com/%22/p-54336820.html
2.外形像锤子的电器品牌,外形像锤子的电器品牌有哪些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劳动工具,如胶枪、焊枪、铆钉枪等,用于特定的工作需求。 总之,劳动工具是劳动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应用场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劳动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锤子、扳手、钳子、剪刀、锯子、钻头、螺丝刀等。 http://zhuolu868.scandiatrailers.com/post/15272.html
3.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6.“劳动创造人本身”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直立行走 B.制造工具 C.使用语言 D.造屋定居 7.居住在右图房子中的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 B.粟 C.玉米 D.高粱 8.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①弓箭 ②陶器 ③打制石器 ④磨制石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t9iujuz.html
4.关于劳动合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劳动合同中必须同时具备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否则不能成立 B. 约定条款的内容只要合法,就同法定条款一样,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C. 如当事人双方要求的劳动合同生效时间与最后一方签字盖章的时间不一致时,必须注明该合同的生效时间 D. 专项协议书约定在特定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此时,劳动...https://www.shuashuati.com/ti/d8c554774cc0456fa77634ccb87cf862.html?fm=bd6726338ff3508e550f106c5a5003c1df
5.职业指导师实操考试题目15、帮助用人单位设定测评维度、确定测评工具的基础 (A)对用人单位的领导进行深度访谈(B)对用人单位的岗位进行科学分析 (C)对求职者的素质进行深入了解(D)对劳动力供求结构进行全面调查 16、下列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职业指导人员引导用人单位开展员工帮助时应采取的操作程序? https://www.ruiwen.com/shiti/1745288.html
6.幼儿园中班教学活动设计方案(通用15篇)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藕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秘密,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欣赏农民伯伯挖藕的场景,初步了解藕的生长环境,感受农民伯伯工作的辛苦,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xuesheji/930344.html
7.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具性知识包括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法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沟通与演讲等。 (3)自然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等知识。 (4)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知识、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基础知识、网络协议...https://mkszyxy.jxjtxy.edu.cn/news-show-1081.html
8.2021年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最新解析及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模拟考试题库26、【单选题】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A ) A、职业病防护用品 B、劳动防护用品 C、劳动工具 27、【单选题】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生/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 C ) A、三级,即I级...https://blog.csdn.net/zd0618/article/details/12219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