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龙的照片《大眼睛》最初的成交金额不过2000元,在2006年底的拍卖中价格已经上升至30.8万元。
受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以来邮票钱币、字画古董等“大众”型藏品市场行情冷风频袭,而摄影作品——这样的“小众”型藏品的市场行情也不例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肯定只是暂时的,但就摄影题材而言,无论是百年不遇的地震灾害,还是百年梦圆的北京奥运,都是不可多见的影像富矿,摄影家们要沉得下心,经营者们要更多推广摄影藏品,就可以相信这一收藏市场最终不会让人们失望。”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
摄影作品也可以买卖收藏,这对许多行外人而言还很陌生,实际上已如春雨新风拂向平常市民的经济生活。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已经成长起一批在国内摄影作品市场叫得响的摄影家,他们的作品动辄在专业拍卖市场上价格数万。
摄影市场今年遇冷
“摄影作品收藏有市场,而且升值空间不小。”深圳著名摄影家杨延康说,他有一位爱好摄影作品的朋友,2006年参观北京798艺术区“百年印象”摄影画廊时购得摄影家翁乃强反映※※※※※题材的《回放》系列作品中的一幅,当时价格5万多元,而仅半年后同样作品拍卖价已达到28万。拿杨延康自己说,2004年其拍摄的有关宗教题材的照片单幅价格在600美元左右,而2006年他拍了一套藏传佛教题材的图片,单幅价格就已经到了1500美元上下。
仍属“小众”藏品
百年印象摄影画廊是最早入驻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的画廊之一,自2003年4月成立以来,它代理了王世龙、晓庄、解海龙、王文澜、黑明、王彤、李楠等二十多位摄影家的作品。
其负责人陈光俊曾分析摄影藏品领域的购买者:一类是深爱艺术的职业收藏家,这些人对于艺术有极深的造诣,对于收藏品的热爱也是超出常人的,他们的收藏可能会影响艺术品市场的收藏走向;一类是有钱的收藏家,他们资金雄厚,对有价值的藏品不挑剔;一类是艺术投资者,是靠艺术品的投资赢利;还有一类是喜爱艺术的中产阶级:这是一个很大的人群,他们不是很有钱,但是他们热爱艺术,他们会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来购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也有人表示,作为专业经营者,陈光俊对摄影作品的购买市场分析得很透彻,但这掩盖不了一个基本事实:这一收藏市场仍是新兴而且小众的,圈子外的人很难看得明白。
升值前景可期
曾经远离市场的中国摄影家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而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摄影作品价格随之水涨船高。解海龙为希望工程所拍摄的宣传照片《大眼睛》一共制作了30张,最初的成交金额不过2000元(600美元)上下,而在2006年底的拍卖中价格已经上升至30.8万元。在不久前结束的2008年华辰拍卖摄影专场中,一组包括3张圆明园奇谐趣全景照和3张颐和园建筑照在内的照片以95.2万元成交,不仅是先前估价的差不多5倍,并且打破了国内摄影作品的拍卖纪录。
要有收获先入门道
对于可以底片复制的摄影作品,其收藏价值如何判断,有业内人士为爱好者指点迷津。
首先是摄影作品的代表性和重要性。即使是同一摄影师的作品,也因为每幅作品的代表性和重要性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譬如,在苏士比2002年春季摄影作品拍卖会上,一幅美国著名风景摄影师亚当斯的代表作品《月夜,赫南戴兹》,以3.5万余美元的价格成交;而另一幅非代表性作品《剥落的漆皮,旧金山》,只卖了1673美元,这说明了作品本身在摄影师创作生涯中的代表性和重要性,对作品的价格产生极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作品的限售量和尺寸。一般来讲,作品的限售量越低,尺寸越大,价钱就越高。作为收藏品销售的摄影作品,除了作者的签名以外,还要标明每一幅作品的限售量和编号。如15-08,表示此作品的限售量为15幅,此作品是15幅中的第8号。物以稀为贵,限量是收藏品得以保值和升值的重要基础。
另外,摄影师经纪代理人本身的口碑好坏,也会影响到作品的价格。好的画廊和经纪人,对摄影师的选择也十分严格。被高级画廊认同的摄影师,也代表着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国外展览馆和高级画廊很大程度上已成为摄影作品交易市场的风向标。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的摄影作品一直非常丰富,在相应的市场机制建立之后,随之而来的大热并不难理解。并且,摄影作品收藏的起点不过千元,相对低的门槛对许多藏家和投资人而言也极具可操作性,可以预想这一市场还将不断壮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易平台已经建立,市场参与者也相对充足,但从事摄影作品交易的画廊或专业机构的数量还十分有限。只有这三方力量共同发展与进步,摄影作品的收藏和投资,不管是行业还是市场才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