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0日),中国锂业大事件——亚洲第一大锂辉石单脉的新三号脉(X03)将于上午10时许开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熟悉四川锂矿的知情人士和参与此次矿权竞标公司的一位高管处获悉,参与竞标企业数量在5家左右浮动,当中有参与过“天价锂矿”竞拍的企业。与“天价锂矿”斯诺威的拍卖有所不同,此次新三号脉(X03)竞标不是唯“出价最高者得”,价格只是参考指标之一,技术投标方案和开发利用总体思路也是竞标不可忽视的权重项。业内人士表示,锂矿竞标参考多个指标之后,这次新三号脉(X03)或很难再复制当年64亿元“天价锂矿”的疯狂。
招标氧化锂总量是“天价锂矿”的3倍
早在10月22日晚间,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就发布了《2024年四川省甘孜州麦基坦锂矿勘查探矿权招标出让公告》。
麦基坦锂矿就是业内俗称的新三号脉(X03),位于四川甲基卡锂矿区。
甲基卡矿脉于20世纪50年代末被首次发现,随后被不同程度调查、勘查与研究。截至目前,甲基卡矿脉已被发现和评价了麦基坦X03锂矿(超大型)、烧炭沟锂矿(超大型)、甲基卡锂矿(大型)、措拉锂矿(大型)、德扯弄巴锂矿(大型)和木绒锂矿(大型)六大锂矿床,形成了一个超大型锂矿资源矿集区。
作为超大型锂矿,新三号脉(X03)的氧化锂资源量达88.55万吨,平均品位达到1.5%,是亚洲第一大锂辉石单脉。
要知道,四川省规模以上锂矿产地28处,其中超大型锂矿床只有3处。
88.55万吨氧化锂是一个什么概念?
业内人士:参与竞标企业数量在5家左右浮动
新三号脉(X03)的这一场锂矿争夺,谁会参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熟悉四川锂矿的知情人士和参与此次矿权招标的一家公司的高管处获悉,此次竞标的激烈程度或不亚于两年前的“天价锂矿”争夺战,此次参与新三号脉(X03)招投标的企业,基本是参加过斯诺威股权拍卖或者加达锂矿拍卖的明星锂企及锂电企业。
根据新三号脉(X03)的竞买人条件,竞买人的资格条件包括投标企业必须是在国内注册的有效存续企业法人,净资产不得低于3亿元,不接受联合体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同时参加本次投标活动。未被列入全国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中的“严重违法名单”等。申请投标的保证金是8000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之所以参加斯诺威股权拍卖的企业和参与新三号脉(X03)竞标企业的重合度高,是因为新三号脉(X03)与其他五大锂矿床的区域紧邻度太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另一锂企高管处独家获悉,一锂盐产能超5万吨,目前没有在甲基卡拥有矿脉资源的锂企参与了新三号脉(X03)竞标。
参与竞标人士:竞标与拍卖不同,出价只是一方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述锂企高管处了解到,经过评估之后,上述7家企业中的1家锂企退出了新三号脉(X03)的竞标。
实际上,新三号脉(X03)的竞标与“天价锂矿”斯诺威的拍卖有所不同,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斯诺威股权)拍卖是价高者得,价格是唯一因素。招投标是每个竞标方提供标书,价格因素只是其中之一,估计只占30%~40%权重,剩余权重要考虑提供的其他方案。”该锂企高管表示,他了解到的“剩余权重”内容包括是否有川西矿区开采经验等指标,然后综合打分,最后由评审委员会从竞标者中评出前三名企业,“然后再有一个决策,从3个里面选1个。”
另外一位参与竞标的锂企高管也向记者表示,新三号脉(X03)竞标条件的设置比较多,分了很多部分,交由评审小组评审,“那个很难,普通(企业)想拿下这个矿,几乎不太可能不是价高者得”。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标书内容包括开发利用方案,勘探设计、矿产普查等,“一个勘探设计起码是300页,还有几十张图,还有开发利用方案”。
根据确定竞得人标准和方法,由评标委员会根据规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符合性审查和详细评审,形成评标报告,并推荐1~3名中标候选人。自然资源部委托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采取集体决策方式综合择优确定中标人。技术投标方案和开发利用总体思路采取隐藏投标人信息的暗标评审。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价格因素不成为锂矿竞标的唯一参考,上述锂企高管判断此次新三号脉(X03)竞标不会重复“天价锂矿”逾64亿元的高价历史,也不可能到加达锂矿42.06亿元的竞拍价,“以前‘谁有钱谁拿矿’的时代过去了。不开发对地方经济是没有促进作用还是要踏踏实实把矿做出来”。
甲基卡矿山对国内锂资源自给有积极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新三号脉(X03)开标日的到来,大型企业布局川西锂资源成定局。
今年以来,多个迹象也能证明甲基卡矿山开发进度在加快。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中国的锂精矿长期依赖进口,特别是来自澳洲和非洲的锂矿。随着甲基卡矿区建设进度加快,这对提高中国锂资源自给能力,提升锂环节上游议价能力以及稳定锂资源供应链都有很多积极的作用。只不过在开发过程中,各家企业需要携手合作,在矿区公路运输、环保治理、尾矿建设等方面达成更多共识。
自8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已经跌破8万元/吨,触及锂辉石提锂企业的盈亏成本线。如今锂价也不过8万元/吨出头,为何锂企仍然在低谷期积极布局资源?
另一方面,澳洲大型矿产也有减产计划。比如Pilbara公司计划从2024年12月1日起将Ngungaju工厂置于维护状态,将2025财年锂精矿产量指引下调10万吨。这很容易让人想起2018年以后,澳洲锂矿减产引来锂市场价格反弹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