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水果市场上,目前最流行两种甘蔗,一种是浙江温岭的紫皮甘蔗,一种是广西的青皮甘蔗。天气小姐姐在临平红丰农贸市场问了一圈,根据甘蔗的大小,前者在12-15元/根,后者在15-18元/根。
沿着荷禹路往北开,开到运溪路附近,一拐就是了。一进村,就能看到泛着青皮的甘蔗,一排排整齐地立在路边的田头里,只是都不成片,东一小片西一小撮地种着。
口说无凭,嘴尝为真。这两天天气好,甘蔗长得也好,田妙萍当即就领着天气小姐姐去了当地一户种着青皮甘蔗的村民家里参观。
远远地看到我来,村民胡美娥就在自己家门口,提前削起了甘蔗,动作看着非常熟练,三下五除二就削好了一根。
胡美娥把削好的甘蔗送到我手上,热情地招待我一定尝尝,“可能没有外面的甜,但吃着爽口,不会腻”。好奇取了一节尝尝,入口第一感觉就是好嫩,好咬,多汁,嚼着也够甜,脆也是真脆,女生都能徒手掰断。
胡美娥的丈夫沈根洪感慨地说,“现在地少了,种得也少,我爷爷在的时候,家里种着五亩地的青皮甘蔗。现在只种了几分地,一般都是留着自家人吃的。”有的村民地里种得多,家里吃不完,才会拿去村口卖。一般也不零卖,都是一捆捆卖,10根一捆,一捆50元左右。
以前附近还有一家五杭糖厂,村里还种了不少专供榨糖的甘蔗,“甜度非常高,冷的时候,甘蔗上面都会冻出糖水流下来。”可惜现在糖厂没了,种甘蔗的村民也越来越少。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杭州这“夏热冬冷”的天气,真的适合种甘蔗吗?实际上,四季分明才是王道,加上杭州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又肥沃,很适宜种甘蔗。
据《临平商贸史》记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仅临平周边农村一年可产甘蔗20多万担,是临平地货业的主要特产之一。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蔗种植更是远近闻名,民间还流传着“青皮甘蔗塘栖出”的说法。
1980年12月,塘栖古运河水上甘蔗交易市场。快拍小友“运河风”拍
据媒体报道,那时候每年11月,塘栖广济桥一带的运河水上甘蔗交易市场就会开始热闹起来,并持续到春节前后。每日里,附近农民就会将整船的甘蔗运来,十扎一排纵横交错地叠在河滩边,百米长的河岸几乎没有些许空隙。慕名前来的外地客商行贩也是源源不断地驾船汇集塘栖,挑选合适的甘蔗,运到苏州、上海等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