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07版:观点-2023年10月26日
07
北方的10月已有丝丝寒意,但在被誉为“中国羊绒之都”的邢台清河县,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出货、进货场面,“双十一”临近,“清河羊绒小镇”这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愈发忙碌……
源头工厂的“直播赛道”
10月23日,抖音电商@秀特旗舰店的负责人许先生在直播间介绍产品的同时,不忘普及羊绒专业知识和产地特色。
作为一家专注于山羊绒的源头企业集团,虽然从2021年底才进入“直播赛道”,但其在抖音电商的销售额已占总销售额的八成。在许先生看来,抖音电商对于提升品牌影响力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坚持品质,主打性价比,才会在竞争激烈的线上销售赢得顾客。”他认为,如果只是以盈利为目的,那只能是一个短期生意,而在坚持品质的无形中,也在给品牌树立形象。
同样在2021年进入“直播赛道”的抖音电商@大静羊绒的负责人大静深表认同。“因为我们是源头工厂,所以我们可以在做好品控的同时,也做到最优的性价比。”大静说。
大静表示,虽然他们的利润不是很高,但通过走量让更多人认识他们的品牌。“抖音电商给了我们机会,我们也在抖音电商上体现了价值。”大静说,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直播带货将流量变销量,将直播间变购物间,引领了直播行业的潮流。她希望,在这条赛道上,把自己的品质做好,把价格做优,把品牌做长久。
“好而不贵”的羊绒品牌
之所以进入成衣市场,许先生表示,他们想打造“好而不贵”的平价羊绒品牌。“几十年前,羊绒在消费者的心中是一个比较贵重的面料,由于时代的变化,羊绒通过线上的发展,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普及面越来越广。”许先生说,他们希望能让消费者以一个可以接受的价格穿上纯天然的动物纤维衣服,追求高品质,做极致性价比。
在许先生看来,未来线上的平价羊绒品牌一定会有几个“杀”出来,“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要积累信誉,现在的利润可能不高,但我们是希望把秀特这个品牌沉淀下来,增加体量,让羊绒真正地进入到每个国人的衣橱。”
对此,红太品牌创始人崔应国也深有感触。在早期做羊绒产品时,崔应国就注意到一个问题:好的羊绒大多出口给国外品牌,国内品牌总是排在后面。“好的产品都卖给外国人穿了,老外能穿,国内的同胞穿不得?这样我感觉不对,我想让更多国人穿到高品质的国产羊绒衫,让更多人穿到好的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崔应国意识到这是品牌宣传发展的大风口,应该抓住。2019年起,红太品牌开始试水电商,开始“互联网+”,打造全渠道销售网络。2021年入驻抖音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等。“抖音电商用户多,流量大,适合做品牌宣传,线下店铺覆盖区域总是有限的,线上能让更多人看到,让喜欢羊绒产品的人买到心仪的衣服。”
“羊绒之都”的产业升级
“虽然优质羊绒绝大多数产自中国,但曾经国内羊绒产业多数以原料和代加工为主,技术水平精湛的企业也只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下游,羊绒产业的大部分利润被品牌方拿走。”许先生说,如果只做代工,没有自有品牌,羊绒产业就只能停留在国际产业链的底端,只有打造品牌才能走得更长远。
许多以羊绒外贸代工为主要业务的清河企业,如今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在羊绒内需市场逐渐成长成熟的今天,要如何以“本来面目”跟国内消费者重新“认识”,打造出清河自己的羊绒品牌?短视频、直播凭借可以与消费者即时交流反馈的特点,成为这些企业尝试接触消费者、转变生产销售模式的桥梁。
和崔应国一样,拥抱互联网的羊绒企业越来越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清河羊绒小镇目前入驻各类企业和商户600余家,90%以上从事电子商务或者为电商企业供货,全县各类网店3.8万个,今年1-9月份,实现电商销售额90多亿元。
同样,作为“中国羊绒之都”的清河羊绒企业,正借助着互联网的深度和广度,发力设计与创新,向时装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清河县羊绒制成品产值占整个产业比重已增至65%,羊绒行业商标注册量达到8000余个,4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69个品牌获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生产的制成品80%以上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清河县产业带上的创业者们代际更迭,经营方式不同,但都充满了生命力和韧性,而来自互联网的助力,更快速推动了产业升级。”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互联网的助力,帮助清河羊绒小镇从以原料经营为主的初加工向以服装为主的深加工转型,以为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贴牌为主向自创品牌转型,以传统的线下销售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主。(汪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