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是我国当代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一生论述甚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提出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基础上、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等,在经济学界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为纪念孙冶方诞辰110周年,我们对孙冶方一生的作品,主要是经济学作品,进行查找和核实,按时序排列,形成现在的《孙冶方文集》10卷本,由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年初出版。这对于更好地了解孙冶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对于深入研究当代中国经济学思想史,对于认真吸收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的理论精华,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
孙冶方1957年年末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任所长。他在以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强调经济理论研究要很好地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寻找研究课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他亲自率领一批研究人员到企业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还同中央经济部门和地方工作的同志多次深谈,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孙冶方的带动下,在经济所逐渐形成了调查研究的风气。
二是大力倡导标新立异,向传统的经济理论挑战,扭转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条主义学风。他自己带头创新理论,给经济所带来一股清新的研究风气。
三是以任务带学科带队伍。孙冶方于1960年年初起,接受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于是组织全所研究现实经济问题的骨干力量,写《社会主义经济论》。在这个过程中,带出了一批年轻的经济学家,他们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都分别成为一些科研单位的骨干。
(二)
孙冶方提倡标新立异,并以身作则。他发表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基础上》一文,在经济学界引起轰动。他到经济研究所后,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观点和主张,包括:主张以生产价格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定价的基础;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应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红线贯穿始终;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等等。
孙冶方在经济理论上的标新立异,不是偶而突发的奇思异想,而是经过长时期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后发表的。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和重视利润的主张,就是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后提出的。关于价值理论则除了调查研究、实际工作体会外,还大量的引经据典,与不同观点商榷。他发表的《论价值》一文,长达三万多字,系统地表达了他对价值和价值规律的独特观点。
(三)
孙冶方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孙冶方一辈子强调价值规律,并不是有人想象的那样现在已经过时了,恰恰相反,在我们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历来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支配市场经济活动的最根本的法则。现在我们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价值规律办事。如果我们在经济活动中违背价值规律,必然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惩罚,如效率低下、竞争力下降甚至亏损破产等。相反,如果我们在经济活动中尊重价值规律,按价值规律办事,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强势,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孙冶方对价值规律如何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其机理是什么,并没有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而这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才找到了通过市场机制即放开市场和价格实现这种调节的。
第三,价格政策应很好尊重价值规律。孙冶方一贯反对实行价格与价值背离的政策,要求不断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国家定价应以价值和价值的转化形态生产价格为基础,否则难于正确评价经济活动的效果,难以评价企业的真实业绩。这点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现在占全社会商品和服务97%的价格已放开由市场调节,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的条件下,价格将越来越贴近价值而运动。剩下由政府定价的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等,也要尊重价值规律,但不是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这说明,孙冶方当年的设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在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