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优秀案例评选: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固废资源化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优秀特色案例征集及评选(可发优秀标杆案例证书)。参选资料报送至:
题目:新理念新格局(报告题目待定)
报告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巡视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张悦先生(张悦先生曾任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城市建设司巡视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城市供水、节水、污水、污泥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工作。)
报告题目:污泥处理处置工艺选择及工程案例(2022)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李成江顾问总工
报告题目:污泥热解安全资源化关键技术装备与工程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期报告(2022)
报告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国仁教授
许国仁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专家。国际水协(IWA)Fellow,国际水协(IWA)“污泥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主持污泥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863”重点项目等多项。获国际水协(IWA)“全球创新荣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工业污泥大会会场报告题目:中国工业污泥绿色低碳处理与未来发展方向(2022)
报告题目:基于组分分离的污泥提质减量及资源化的技术研究
报告人:汪诚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污水污泥焚烧处理关键技术及建设标准(2022)
报告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戴明华水一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
报告的题目: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中国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必由之路—以废治废节能减排协同低碳报告人:浙江大学翁焕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剩余活性污泥最大消化潜力分析与高效消化工艺开发
报告人:汪善全,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卤代POPs生物降解及污泥厌氧消化研究与技术开发。其中,所获得的多氯联苯(PCBs)脱氯菌株及其功能基因信息是该研究领域近30年来的重大突破(PNAS,Wangetal.,2014;PNAS,Bedard,2014)。先后获得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支持。
报告题目:“污泥王”深度脱水,将减量化进行到底!
报告人:天津锐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甘泉董事长
报告题目:污泥有机无机分离及精准资源化利用技术
报告题目:污水厂污泥深度减量干化工艺介绍-无人干化车间
报告人: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毅芬尼科技总经理
报告题目:圆盘式污泥干化成套技术介绍及工程应用
报告人:天通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黄佳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市政污泥制备高性能蓄水陶土的创新科技与方法
报告人:武汉铭创新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蹇守卫首席科学家
报告人: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景元琢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2022版
报告人: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牛明军总经理
题目1(污泥方向):污泥处理处置的国际经验——40CFRpart503与ISO19698解读与启示
内容简介:40CFRpart503:STANDARDSFORTHEUSEORDISPOSALOFSEWAGESLUDGE(污水污泥利用和处置标准)是近三十年来美国污泥处理处置的法律基石,ISO19698:2020:Sludgerecovery,recycling,treatmentanddisposal—Beneficialuseofbiosolids—Landapplication(污泥回收、再利用、处理和处置生物固体资源化利用土地利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的首部污泥专业领域国际标准,上述两个标准是当今世界污泥领域公认的技术准则。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事业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发展到今天,“新技术”仍显现层出不穷的态势,技术路线日益纷繁复杂,法规政策标准愈加千头万绪,而行业发展方向却好似“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参考、借鉴一下污泥处理处置的国际经验,看看对于我们现在的工作能否带来新的启示。
题目2(固废资源化方向):厨余垃圾处理技术路线选择与SACT系统
个人简介:王涛,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保与绿色制造技术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委员,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委员,机械工业环保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7)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城镇污水厂泥-水-气协同治理创新实践
报告人: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宇飞博士
报告题目:连续式水热碳化深度脱水工艺工厂化应用
报告人:杭州协和炉窑工程有限公司陆建忠总工程师
题目:低碳零排的一站式全过程污泥解决方案(2022)
报告人:宋玉——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上海污泥处理与资源化高新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污泥低碳与资源化高新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
题目:污水厂污泥深度减量干化工艺介绍-无人干化车间(2022)
报告题目:污泥低碳深度脱水及资源化处置应用实践
报告人: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徐汝锋总经理
报告题目:污泥减量工艺包(叠螺+密相带式深度脱水机)的应用和实例分析
报告人: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周顺龙技术总监
题目:超低温微风污泥干化技术应用(低温热泵干燥技术短板及创新,解决粉尘、恶臭和腐蚀等问题)
报告人:可迪尔环境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游瑞成污泥事业部名誉董事长
题目:SFD系列高压带式深度脱水技术在有机固废减量中的应用(2022)
报告人: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潘涛销售总监
报告题目:低能耗污泥脱水干化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2022)
报告人: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肖波技术中心
题目:城市污泥与工业固废共处置低碳焚烧技术-桐乡1300吨案倒介绍
报告人:李天增张鸿涛王凯军清控环境(北京)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碳达峰碳中和形势下的典型污泥脱水
报告人:重庆大学郑怀礼二级教授
报告题目:多场耦合市政污泥高干脱水机理及低温干化技术研究
报告人: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饶宾期教授/所长
报告题目:源来有泥泥水共治(2022)
报告人: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何光亚污泥污水事业部技术总监兼研发中心副总监
报告题目:全球领先的安德里茨大规模污泥干化技术报告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徐学群分离技术部门全国销售总监-整机、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基于热水解技术的污泥消化改造低碳工程实践
报告人: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邓茜高级工艺经理
题目:《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解读报告人:戴晓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污染控制主题专家组组长、住建部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主题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流域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污泥,污泥,何去何从?
报告人:北京建筑大学郝晓地教授(郝晓地,山西柳林人,教授,从事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污水处理数学模拟技术、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现为国际水协期刊《WaterResearch》区域主编(Editor))
报告人:绿水股份有限公司陈奕峰浙江省固废装备研究院院长
报告题目: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全生命在后期评价研究进展与应用
报告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员/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伟军
报告题目:热泵低温干化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和产品介绍报告人: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黄志洋总经理
报告题目:加拿大/美国污水厂低碳运行工程实践-初沉污泥水解酸化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青岛沐邦汇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李永秋博士,加拿大注册工程师,STANTEC公司高级技术合伙人
报告题目:超低能耗高效安全污泥湿式氧化处理工艺及应用报告人:孟继安博士,清华大学/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
报告题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城镇再生水厂污泥处理处置运行实践
报告人:马富亮,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北京排水集团污泥处置分公司市场部部长助理
报告题目:污泥干化焚烧工艺设计要点探讨
报告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李彪五院固废市场经理/设计经理,高工
报告题目:“双碳”目标下市政污泥磷资源回收技术遴选与工艺优化(2022)报告人:杨长明,同济大学环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污泥微塑料的水热解聚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2022)
报告人: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李小伟博士,副教授,博/硕士生导师
题目:威立雅在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的探索与实践(2022)
报告人: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王维燕商务经理
报告题目:生物基炭材料促进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气的研究(2022)报告人: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刘和教授/博导刘和: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爱尔兰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国际水协中国厌氧消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微生物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环境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低温蒸发技术在污泥减量中的应用(2022)
报告人: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谭吉祥集团市场经理
报告题目:恩萨污泥处置与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报告人: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张请市场总监
报告题目:带式污泥干化与污泥焚烧系统的优化组合
报告人: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陆建国总经理
报告题目:饮用水厂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实践
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宏远教授
报告题目:我国重点流域典型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调研与分析
报告题目:尿液+竹炭,拯救世界--源分离厕所与减污降碳报告人:深圳市绿水青山环境有限公司陈向阳经理
题目:双碳背景下上海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思考
报告人:傅金祥,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导国家注册给水排水设备工程师
沈阳建筑大学辽河院院长,沈阳建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住建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最高检察院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技术专家、国家住建部水务咨询专家,辽宁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杰出人才。
社会兼职:中国土木建筑学会理事,中国水工业分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中国环境学会理事,东北给水排水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给水排水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土木建筑、市政、环境、水利工程咨询专家。
报告题目:包头市城市餐厨垃圾及污泥协同处置项目工程设计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院杨睿高工
报告题目:适用于生化污泥深度脱水的有机脱水剂——飞孚洛(Feyfloc)产品与应用
报告人: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闫武军应用技术总监
报告题目:长江经济带典型中小城市多源污泥特性研究
报告人:方宁,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上海)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
报告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周维奇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城市污泥分级分质资源化利用及产能
报告人: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爱娟教授
报告题目:华中特大城市大型通沟污泥处理设施设计建设案例
报告人:万睿,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总工助理,给排水高工,注册环保工程师,武汉市水体淤泥处置工程(一期)设计项目负责人
报告题目:城市污泥好氧发酵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报告人:北京合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陈俊博士、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基于金属离子调控的剩余污泥产酸发酵强化技术
报告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庞鹤亮副教授
报告人:河南艾尔旺新能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杜玮副总工
报告题目:水厂和污水厂污泥联合处理机制和发展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李军教授/博导
报告题目: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整治中“泥”治理的策略、实践和启示
报告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唐颖栋茅洲河水环境整治工程设计总负责人,一级项目经理、生态环境工程院副院长
报告题目:市政污泥热解炭化技术及工程应用
报告人:吴云生北控水务集团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副总工程师兼任污泥产品总监
工业污泥报告题目:污泥衍生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特性研究
报告人:胡艳军浙江工业大学教授
固废大会题目:城镇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全流程除臭技术应用案例
报告人:北京建筑大学刘建伟教授
技术报告不断完善中……
五、住宿及交通
会场酒店:
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水博大道118号)
豪华双床房、豪华大床房均为RMB410元/天
(双人入住含双早,单人入住含单早)
本次会议注意事项
酒店房间紧张,请将预定住房费用汇款至:
金晟6217900200004602885中国银行天津分行
汇款时请注明入住参会代表姓名及单位名称。
交通:高铁: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距离杭州东站约20公里,打车预计用时35分钟。距离杭州站约20公里,打车预计40分钟。
2、飞机:杭州宝盛水博园大酒店距离杭州萧山机场约20公里,打车预计用时35分钟。
六、参会
会务费
普通参会人员(设计院、水务公司、政府部门)为2300元/人(含会务、资料、场地、用餐、参观考察等费用,不含住宿费);2022年10月20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普通参会人员为2000元/人;设备工程技术企业参会人员为2900元/人;2022年10月20日前返回参会回执并汇款的设备厂家参会人员为2600元/人。现场不能刷卡交会议费。注:需要现场或者提前领到发票的参会代表,请提前将会务费汇款到杂志社。会议费现场只能收现金,不能刷卡。
(收款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1635400052519625)。
2022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
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函暨征稿启事
(污泥千人大会同期会议:聚焦固废资源化利用和工业污泥处理处置)
共创、共生、共赢--鼎力打造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核心品牌生态圈
会议地点:宝盛水博园大酒店(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街道水博大道118号)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伊士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
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仁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博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交通大学
协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金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康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协和炉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锐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沃太克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绿水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圣曼干燥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国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凌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迪尔环境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国内国际水行业协会(学会)
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
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亚洲环保》媒体平台
济南浦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水业网(www.water8848.com)
支持单位:
《给水排水》杂志
《环境卫生工程》杂志
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国际水协污泥专家委员会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
北京合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壹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机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市万可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斯道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宁津县金工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百奥兰(浙江)水务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福航新能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爱姆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投润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大贝莱特压滤机有限公司
苏州美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市鼎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富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雅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双佳泵业有限公司
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给水排水战略联盟
中国污泥处理处置战略联盟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
天津凯英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共赢环境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环保产业室
全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工作组
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维尔利集团
福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
水发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北京建筑大学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荷污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东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江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固废研究中心、南阳理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
2020年,全国共有196个大、中城市向社会发布了2019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196个城市2019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4498.9万吨,综合利用量2491.8万吨,处置量2027.8万吨,贮存量756.1万吨。综合利用占利用处置及贮存总量的47.2%,处置、贮存分别占比38.5%和14.3%,综合利用和处置是处理工业危险废物的主要途径。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共4195份,相比2006年增长376%。核准收集和利用处置能力达12896万吨/年,相比2006年增长1709%。
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来,我国累计减少进口固体废物约1亿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分别为4227万吨、2263万吨、1348万吨和879万吨,相比改革前(2016年),分别减少9.2%、51.4%、71.0%和81.1%,累计减少进口固体废物约1亿吨。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近年来,固废领域竞争激烈。2021年7月9日,全联环境商会公布“2021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上榜的50强企业中,以固废处理为主营业务或者涉足固废处理业务的企业多达36家,占据一半以上。2021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发布关于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名单的公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合计40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合计60家。
“十四五”时期,我国固体废物处置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将加速推进,对固体废物处置产业的规模、结构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固体废物处置领域实现营收6591.7亿元、营业利润698.3亿元,两者占比均位居环保各细分领域第一位,分别为41.1%和46.7%。有的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固体废物处置行业产值将达到1.3万亿元。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我国固废处置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将得到不断升级、产业发展将进入更高阶段。
随着城市、农村环境污染物产生量的不断增长,在我国环保风向趋严的形势下,固废处理行业也迎来发展机遇。2020年上半年,社会资本共计中标106个固废投资运营项目,投资总额超308亿元。目前,我国固废处理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景气度高,发展速度迅速,是进入的好时机。
一、大会运作原则和目标
本届大会按照专业化、高规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特色。
邀请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各个研究方向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主要单位代表,办成中国规模和影响力最大、最专业的行业盛会。
二、大会形式
本届大会以会议研讨交流为主(约60个专家报告)和现场参观典型工程为辅助的形式。
大会征稿主题(有机固废资源化利用+工业污泥处理处置)(论文已截稿)
展示范围丨MajorExhibits:
1、污泥浓缩与脱水设备:离心浓缩机、带式浓缩机、转鼓浓缩机、螺压浓缩机、转笼式浓缩机;压滤脱水机、离心脱水机、螺旋压榨机、滚压式脱水机、带式污泥脱水机等;
2、污泥消化设备:消化搅拌设备、消化加温设备、脱硫塔、储气柜、沼气锅炉、沼气发电机、沼气发动机;
3、污泥混合设备:斗式装载机、搅拌机、转股混合机、搓合机、间歇混合机;
4、污泥输送设备:污泥泵、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活动底斗机、螺旋输送机、
5、污泥装卸设备:装载机、翻斗车、载重自卸卡车等;
6、污泥翻堆设备:斗式装载机、推土机、垮式翻堆机、侧式翻堆机、链板式翻堆机、双螺旋翻堆机、铣盘式翻堆机、翻抛设备;
7、污泥干化设备:流化床干燥器、转盘干燥机、转鼓干燥器、带式干燥器、水热干化设备;
8、污泥焚烧设备:流化床焚烧炉、污泥焚烧炉、工业用焚烧炉、回转式焚烧炉;
9、污泥堆肥设备:反应器堆肥系统、高效滚筒设备;
10、污泥处理药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等脱水剂、环保再生煤添加剂、阻垢剂、消泡剂、吸附剂、除臭剂;
11、污泥处置材料:硅藻土、膨润土、滤材、滤料等;
部分技术报告:
固废报告题目:城市干垃圾分选与资源化利用
报告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由才二级教授/博导渗滤液报告题目:干垃圾生物滴流床处理渗滤液技术
报告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由才二级教授/博导
报告题目:危险废弃物铝灰的资源化与铝盐混凝剂的生产研究
报告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国环境署同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李风亭教授/博导
报告题目:
1、垃圾焚烧发展与运营监管要求
2、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技术综述(含渗滤液处理)
报告题目:长江大保护固废处理处置实践探索与思考
报告人: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清源节能环保有限公司梁远执行总经理
报告题目:厨余垃圾处理的新趋势
报告人: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洪桂芳销售经理
报告题目1:基于“碳中和”理念的有机固废超高温好氧发酵与资源化
报告题目2:基于“碳中和”理念的市政污泥超高温好氧发酵与资源化
报告人:东北大学过程装备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朱彤教授/博导,所长
报告题目:危险废物资源化产物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国家标准研制
报告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环保产业室主任全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王秀腾博士
报告题目: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适用技术评审原则及案例分析
报告人: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彭应登总工,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建筑泥浆集中减量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人:常红晨,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新型厨余垃圾生物干化快腐熟技术研发与应用
报告题目:飞灰处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人: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王英达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题目:城市有机固废土地利用路径的思考
报告人: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陈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题目:垃圾分类背景下上海低值可回收废物的处理处置
报告人:李光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东英吉利亚大学荣誉教授(HonoraryProfessorshipofUniversityofEastAnglia)(2007-2012)、上海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副主任(2012-)、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常务理事(2009-)、《水和环境杂志》编委(WaterandEnvironmentJournal)(2012-)
报告题目:淤泥质固废高值高效资源化利用核心技术与应用
报告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黄瑾总工
报告题目:STRABAG有机固废厌氧及好氧堆肥先进技术和装备//有机固废厌氧技术的稳定低碳高效化探索。报告人:德国旭普林史桌堡集团彭涛首席代表
部分报告
题目:新理念新格局(一)
报告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巡视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张悦教授(张悦先生曾任住建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城市建设司巡视员、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城市供水、节水、污水、污泥和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和行政工作。)
题目:中国无废城市建设的市场经济政策创新方向
分析国家无废试点城市在市场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和问题,提出无废城市建设的市场机制政策创新方向和重点,为“十四五”国家无废城市试点进一步全面推开提供管理技术支撑。
报告人:董战峰,博士,研究员。
题目: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废塑料无水洁净技术
报告人:同济大学赵由才二级教授
题目:生活垃圾中干垃圾生物滴流床预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技术
题目:城镇易腐(餐厨、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卡脖子问题探讨
报告人:吴伟祥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废物处理处置资源化”。
2007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现担任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固废研究中心主任
题目: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就地资源化技术和生态能源系统
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张景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题目:基于超高温好氧发酵的有机固废资源化应用(2021)
题目:高压带式TJSD系列产品在污泥深度脱水及环境存量污泥处理中的应用报告人:阮燕霞,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题目:电滋波污泥减量技术研究与应用前景(2021)
报告人:武汉理工大学桑稳姣市政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
桑稳姣: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民盟成员。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民盟湖北省委科技工作委员会委员,民盟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第一支部主委,国际水协会员,湖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专家。
题目:新政策形势下的污泥脱水综合分析(2021)
报告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风亭教授/副院长
题目:污泥焚烧灰分耦合海水淡化卤水资源化研究(2021)
本报告结合具体应用实例,对于区域性的大规模的污泥集中处置采用的“深度脱水+焚烧发电”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项目的特点、运行效果及经验总结。
报告人:方卫国,1991年8月进入萧山自来水公司工作,先后在萧山自来水公司任二水厂副厂长、公司总师办主任兼调度室主任、总工程师等职务。2007年萧山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公司合并成立水务集团成立后,任杭州萧山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总工程师等职务。
题目:污泥产物产业化园林利用方案和案例
报告人: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陈祥高级工程师
题目:污泥生物质炭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城市棕地土壤的潜力及问题探讨
报告人:杨长明,同济大学环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题目:有机垃圾干湿协同厌氧处理技术与工程实践
报告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王艳明五院总工程师
题目:基于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思考
报告人:戴晓虎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污染控制主题专家组组长、住建部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主题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流域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题目: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在市政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实例分析(2021)
报告人:胡文韬北京艺高人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题目:高压带式TJSD连续污泥深度脱水设备及其与低温干化、好氧堆肥的联用工艺
报告人:魏宏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中耀环保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题目:景津智慧型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在污泥行业中的应用
报告人: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庞少庭副总经理
题目:城市污泥好氧发酵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消减技术研究与实践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国砥副研究员/硕导
题目:污泥热碱水解处理及资源化技术应用(2021)
报告人:天津裕川天津市裕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崔静总经理/博士
报告人: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曲世强副总经理
题目:为资源化修桥铺路,打好污泥处理组合拳(2021)
报告人:上海同臣环保有限公司刘道广副总裁兼技术中心总监
报告人: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何光亚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题目:建筑/装修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与案例分析
报告人:耿震,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第二设计院院长,正高工
题目:低温污泥干化机十大创新工艺
报告人:深圳德尔科机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饶润文研发总监
题目:高效污泥低温干化技术(2021)
报告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陈卫东污泥产品技术总监
题目:破解城镇污泥处置难题——威立雅污泥处置解决方案及案例介绍(拟定)
报告人: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王维燕污泥市场拓展经理
题目:废气恶臭治理行业技术探讨
报告人: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曹飞飞博士
题目:创建清洁型能源工厂,助力首善之水建设
题目: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工程技术若干问题思考
报告人:同济大学何品晶教授
题目:渗滤液的分子特性与非膜处理技术
题目:创新驱动碳中和背景下的湿垃圾资源化路径
报告人:上海交通大学金放鸣教授
金放鸣: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日本东北大学客员教授,日本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Fellow。清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和2019年度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用科学家。
题目:脉冲除尘在污泥干化设备中应用(2021)
报告人:广州凯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蓝日远销售总监
报告人: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田宇高级技术主管
题目:城市有机垃圾厌氧处理工程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报告人: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张大伟行业销售总监
题目:高效节能污泥干化减量解决方案(2021)
报告人:广东派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邢卫东销售总监
题目: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及工程案例分析
报告人:徐晓静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所所长助理高级工程师
题目:污泥高温好氧消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报告人:朱南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题目:城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价值资源化利用
报告人:杨元晖,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市有机废弃物生物转化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报告人:上海万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张凯副总经理
题目:城市污泥好氧发酵工艺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2021)
报告人:北京合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陈俊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题目:污泥酸碱预处理-厌氧消化(APAD)工艺技术开发及其微生物组学研究
报告人:中山大学汪善全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善全,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卤代POPs生物降解及污泥厌氧消化研究与技术开发。其中,所获得的多氯联苯(PCBs)脱氯菌株及其功能基因信息是该研究领域近30年来的重大突破(PNAS,Wangetal.,2014;PNAS,Bedard,2014)。先后获得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支持。
题目:面向碳中和的垃圾分类处理
报告人:刘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
刘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与管理体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复合危险废物新型处置技术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兼任国际固体废物工作组织(IWWG)科学咨询组成员、“生物质与废物能源化国际会议”共同主席,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委会委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理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家、《环境卫生工程》副主编等职。
题目: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协同处理的最新技术——以废治废、节能减排、低碳治霾(2021)
报告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翁焕新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题目:污泥深度脱水预调理耦合资源化技术体系构建(2021)
报告人:北京环球中科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徐绪筝副总经理
题目:膜式堆肥技术在污泥处理处置中的机会
报告人:中农创达(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马瑞强总经理
题目:威立雅先进的市政污泥处理技术及案例介绍
内容主要介绍工艺,包括:焚烧、厌氧消化(+沼气脱硫,待定)、两相消化(处理生物质)、湿式氧化。
题目:污泥绿色低碳循环技术路线与发展方向(2021)
许国仁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组部首批“万人计划”专家。国际水协(IWA)Fellow,国际水协(IWA)“污泥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主持污泥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国家“863”重点项目等多项。获国际水协(IWA)“全球创新荣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
报告人: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王丽花总工程师
题目:典型固废资源化利用标准制定和思路报告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环保产业室主任全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王秀腾博士
题目:再谈污泥造粒干化~17年见闻~40年基础(2021)
报告人:靖江市鑫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张元才总经理
题目: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及微观机理研究
报告人: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饶宾期教授
题目:深度脱水不再那么复杂——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工程应用(2021)
题目:污泥预处理过程中微塑料的老化行为及风险研究
题目:疏浚底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及其应用实践
报告人:上海理工大学陶红教授
内容简介: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地方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采用免烧结技术,对河道受重金属污染的底泥进行固化和稳定化,固化体的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力学性能满足相应的标准,可用于河道护坡,其技术在崇明得到了实践应用。
题目: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下的泥、水、气协同治理实践
报告人: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卢宇飞博士总裁助理兼研发中心主任
题目:全热源带式干化机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应用
题目:湿法机械分离技术在城镇排水管渠与河湖库清淤中的应用
报告人: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陈益人总工
题目:低温干化在污泥集中处置的应用及低温蒸发技术未来的发展(2021)报告人: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谭吉祥市场总监
题目:碳中和背景下的固废资源化
题目:污泥和油泥大规模处置典型案例及其装备技术(待定)
报告人:北京恩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张请市场总监
题目:城市污泥液态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技术
报告人: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刘和教授/博导
刘和: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环境微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国际水协中国厌氧消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微生物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环境专业主任委员。
题目:工业污泥与生物质协同炭化技术及多功能生物炭特性表征
题目:大道至简——装配式膜覆盖堆肥技术(PMCT)(2021)
报告人:王涛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机械工业有机固废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环境保护与绿色制造技术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7)委员,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分技术委员会(CMIF/TC7/SC2)委员,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设备分技术委员会(CMIF/TC7/SC4)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摘要:介绍了了装配式膜覆盖堆肥技术(PMCT)原理、系统组成、特殊的建造与市场推广模式。作为一种具有中国原创特征的新型堆肥技术,PMCT表现出超强的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与多场景适应能力。
题目:污泥直接干化焚烧技术应用实践
报告人:上海环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赵维纳总经理
题目:中国干化-焚烧技术市场分析与案例研究
报告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凯军教授/博导
题目:南京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的规划建设与运营实践
报告人:维尔利集团常燕青副总裁/总工程师
题目:苏州市有机固废资源化现状及展望
报告人: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何晟副处长
附件2020年大会资料:
会场报告日程:(8月18日和19日早上7:40至晚上22:00会场报告交流)(播放PPT的屏幕比例为16:9的宽屏)
8月18日上午
7:40—8:20
与会代表进入会场:交流对接,共创,共生,共赢
8:20—8:40
领导致辞
(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汪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题目:污泥好氧稳定化-矿山生态恢复的产业共生模式
报告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刘建国教授/博导
刘建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兼任国际固体废物工作组织(IWWG)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生物质与废物能源化国际会议”共同主席,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环境卫生专委会委员,住建部市容环境卫生行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专家、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专家、中国技术市场协会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理事、《环境卫生工程》副主编、RenewableEnergy客座编辑等职。
题目:城市污泥餐厨垃圾等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汪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题目:普拉克有机垃圾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人: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傅强高级销售经理
题目:城市污水厂干化污泥协同餐厨垃圾生物转化研究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张胜华研究员/博士
题目:垃圾分类背景下湿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需求
报告人:戴晓虎教授、博导,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专家、污染控制主题专家组组长、住建部国家重大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主题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水专项滇池流域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题目:城市静脉产业构建
(主持人:闵海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三院副院长)
题目:城镇易腐(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技术及其问题探讨
报告人:吴伟祥,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废物处理处置资源化”。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007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现担任浙江大学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固废研究中心主任。
题目:污泥园林利用方案分析和农用瓶颈思考
以污泥土地利用中的园林利用和农用为主题,首先分析污泥园林利用的四大优势,针对园林利用有优势但总体上出路还是不畅的问题,对园林行业的三个特点和污泥园林利用三类瓶颈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污泥多样化产品市场化园林利用的方案。其次探讨污泥农用的部分瓶颈问题,提出污泥农用的展望。
题目:排水管渠污泥处理工艺及应用报告人: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陈道雄管渠事业部经理
题目: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除臭方案的探讨
报告人: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曹飞飞技术经理
题目:荏原内循环流化床炉在新加坡污泥焚烧工程的应用
报告人: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王正兵工程技术部部长
题目:“无废城市”背景下污染场地安全利用出路剖析及案例分析
报告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聂小琴固废与土壤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聂小琴: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固废与土壤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一直从事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方面科研、咨询、标准等工作。近10年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十一五”至“十三五”科技支撑、固废专项等领域重点专项,完成了生活垃圾处理和场地修复项目10多项,负责参编生活垃圾处理标准7项,申报发明专利20余项。近两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有:“京津冀社区垃圾源头智能分类与清洁收集技术与装备”(2019YFC1906000)、“修复后场地再利用风险识别和安全利用指标体系”(2018YFC1801401)等。
题目:有机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智慧化升级探讨
报告人: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曹曼董事长兼总裁,中环协智慧环卫专委会主任,国家生态环境部畜禽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题目: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关键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报告人:重庆江北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何安勇环保事业部副总经理黄令研发部副总设计师
题目:我国固体废物管理的现状与需求
报告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伟教授/博士生导师
题目:广州市兴丰垃圾卫生填埋场应急库容的研究与实践
报告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磊三市政二所副总工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李骏飞副总工程师/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
题目:城市污泥厌氧消化CO2捕获技术研究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工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国际水协厌氧消化委员会中国分会理事
18:40—19:00
抽奖奖品【华为笔记本电脑等】由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赞助提供;诚征2021年奖品赞助单位王领全13752275003
第一天晚上20:00—22:00(专家论坛会场:西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大宴会厅)
20:00—21:40专家论坛
21:40—22:00
抽奖(奖品【华为荣耀笔记本电脑等】由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赞助提供;诚征2021年奖品赞助单位王领全13752275003)
温馨提示:抽奖统一安排在污泥会场。
(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郑国砥副研究员/硕导)
题目:破碎厨余垃圾入市政管网的一些思考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李鹏峰城市环境研究院副院长
题目:厨余垃圾粉碎排放系统的实验研究与应用建议
报告人: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磊副主任
题目:固体废物资源化制备生态混凝土及应用
报告人:佛山水木金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聂怀军科研发展部副经理
题目:改性钢渣作为人工湿地填料的效果分析及其工程应用
报告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长明教授
题目: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关键要点分析与探讨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闵海华三院副院长
题目: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过程的恶臭产生特征与风险分析
题目:固废协同处置--无锡惠联循环产业园案例分析
题目:固废标准化工作思路及近期标准研究
(主持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苏振兴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题目: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和利用技术研究与实践
题目:有机垃圾综合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关键问题探讨
题目:污泥智能高温好氧快速发酵技术及应用简介
报告人: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黄志刚技术副总
题目:污泥热水解/热解气化在市政污泥中应用
报告人:程树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排水专业副总工程师
题目:电子束技术无害化处理抗生素菌渣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报告人:中广核达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何仕均总工
题目:厨余垃圾厌氧技术实践
报告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曹伟华,第五设计院副总工,高级工程师
题目: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示范
报告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郑晓光教授级高工
题目: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沥液积存原因分析
报告人: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苏振兴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17:40—19:00
抽奖(奖品【华为笔记本电脑等】由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赞助提供;诚征2021年奖品赞助单位王领全13752275003)
第二天晚上20:00—22:00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21:35—22:00
会议最后一天早7:50从大酒店出发,计划参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等。
组委会联系方式
王领全(主办、协办、报告等)13752275003
金晟(协办、展示、发票,预订房间)18622273726
于菁琳(会计)13821165596
刘贵春(PPT)13752144199
任莹莹(论文投稿)15122360102
文凯(发资料等)13821357475
2022年中国无废城市建设及固废资源化利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大会参会回执(复印有效)
请参会人员认真填写回执后,传真和E-mail传回,以便提前安排住宿。
单位
邮编
地址
姓名
性别
部门
职务
手机
是否
住宿
房间类型和数量
汇款
方式
可提前汇会务费
收款单位:《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账号:12001635400052519625
纳税人识别号:91120103103370821H;
发票
信息
请逐项填写发票信息,以便给您开具发票(普票和专票都须填好四项内容)
1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发票抬头:
税号:
2增值税专用发票:
发票抬头;
税号
注:各代表需开具哪种类型发票就填写哪种,如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普通发票,需四项信息填写完整。
中国给水排水2022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会
邀请函(污泥千人大会同期会议)
共创、共生、共赢--鼎力打造中国固废及渗滤液处理核心品牌生态圈
(请提前报名回执,限1500人;本次会议仅限提前回执报名单位代表参会;参会代表可获得2022年年度继续教育学时证明)
北京北排建设有限公司
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为了深入交流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适用工艺和运行经验,避免垃圾渗滤液处理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联合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国美(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给水排水品牌委员会等单位,定于2022年11月7日至10日在杭州举办“中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大会”。届时将邀请有关单位领导和专家,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标准实施、成熟工艺及设备运行经验、行业政策法规等进行研讨交流,以期为业内搭建推介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平台。
诚挚征集渗滤液有关技术报告:
报告题目:垃圾渗滤液处理典型工艺与应用(2022)
报告人:汪晓军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报告题目:《高效节能气态膜过程用于垃圾渗滤液氨氮脱除/回收工程案例介绍》
报告人:秦英杰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由才二级教授/博导渗滤液报告题目:干垃圾生物滴流床处理渗滤液技术
报告题目:垃圾焚烧厂渗沥液全流程高效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报告人:党岩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垃圾渗滤液中高含氮废水的处理策略
报告人:上海师范大学张永明教授
报告题目:基于厌氧氨氧化的有机固废沼液无膜法处理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杨岸明博士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新型非膜法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与应用
报告人:吴伟祥--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废物处理处置资源化”。2007年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现担任浙江大学环境污染防治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环资学院固废研究中心主任
报告题目:新形势下垃圾渗滤液处理面临问题及对策探讨
报告题目: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关键技术要点分析
报告人: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丁西明高工,水环境事业部总经理
报告题目:垃圾填埋场封场前后水质变化特征及处理技术研究
报告人: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季民教授
报告题目: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工程实践与长期运行报告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技术主任张树军博士
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工程实践与长期运行
我国有58%以上的生活垃圾采用填埋处理,目前大量填埋场正由早期转变为中晚期,而中晚期渗滤液碳氮比极低,其高效脱氮是污水处理的重大难题。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氧化氨氮生成氮气实现自养脱氮,与传统工艺相比反应途径短、速率快,大幅降低能耗和物耗,温室气体减排90%,为污水处理模式转变提供核心技术。
北京排水集团经过17年努力,突破了厌氧氨氧化菌种培育、菌群定向调控、高效稳定反应器和工艺开发、核心装备与控制系统开发等技术瓶颈。2015年成功将自主研发的RENOCAR?技术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在湖北十堰西部垃圾填埋场建成国际首座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工程,规模150m3/d。进水TN浓度1000mg/L,出水TN浓度低于40mg/L,TN去除率达96%,七年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工程将RENOCAR?与厌氧产甲烷技术结合,制定了全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调节池-两级UASB-RENOCAR?脱氮-生物强化-物化精处理”,实现了高效深度脱氮,削减填埋场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电耗、污泥产量和有机碳源需要,最大程度回收生物质能甲烷,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省30%的运行费用,为应对中晚期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挑战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路线。
报告题目:生活垃圾渗滤液催化氧化处理技术
报告人:蒋宝军,吉林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教师、博士后,副教授,留美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吉林建筑大学从事教育事业10多年,重点研究污废水处理,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有突出的贡献。
报告题目:生物炭基功能微生物材料强化晚期垃圾渗滤液高效脱氮系统的性能评价报告人:宋建阳,博士,副教授,南阳理工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
报告题目:新型垃圾中转圾渗滤液处理一体化高效反应器简介及应用
报告人:水艺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涛技术研发经理
报告题目:餐厨垃圾渗滤液能源回收低碳处理系统与全生命周期评价
报告人: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姚宏教授/博导
报告不断完善中……
一、大会征稿主题(论文已截稿)
2、新政策、新经济形势下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新模式;
3、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设计和运行中需注意的问题;
6、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浓液处理与处置方法和技术;
7、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深度脱氮;
8、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减量化处理技术;
9、垃圾渗滤液无浓缩液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10、低碳氮比下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新进展;
11、厌氧氨氧化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12、DTRO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3、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高效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14、垃圾渗滤液处理稳定运行分析;
15、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设计、运营模式及管理;
16、垃圾渗滤液处理成功案例分析;
17、MVR蒸发用于垃圾渗滤液浓液处理的应急案例分析;
二、参会对象
三、企业赞助方案
1、联合主办单位(赞助费15万元)
2、协办单位(赞助费6万元)
4、会场外集中展示区展示桌(3万元/个,含2人参会名额)。
5、其他赞助方式(如礼品、晚宴、抽奖奖品等),按实际发生金额支付。
7、政府部门、水务集团、设计院(集团)本单位团体30人以上的,前30人按照2000元/人,超过30人的会议代表超过部分免费,即同一单位只收前30人会议费,但需提前回执到《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并审核通过。
会务组联系方式
王领全(联合主办、协办、技术报告等)13752275003
金晟(参会、赞助、财务、发票和预订房间等)18622273726
任莹莹(投稿等)15122360102
刘贵春(投稿等)13752144199
文凯(参会发资料等)13821357475
传真:022-27835592
邮编:300070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路52号都市花园大厦2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