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2)公司贸易及其他业务收入与公司整体收入变动方向相反主要系有色金属贸易中的电解铜价格、销量均有所增长,导致有色金属贸易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而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价格及销量有所下滑导致整体收入有所下降;贸易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主要系2023年以来,镍、钴、锂等金属价格整体呈大幅下滑趋势,而公司有色金属贸易中的主要商品电解铜的价格稳中有涨,导致贸易及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有所上升。

2、关于负债。根据披露,2022年至2024年半年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45%、64.36%、64.71%,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期间,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和存托凭证募资近120亿元,而2023年、2022年末有息负债同比分别大幅增加127.30亿元、185.72亿元,2024年半年度较2023年末继续增加72.71亿元。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余额493.30亿元,同比增长36.56%,占净资产的比值为106.51%,其中短期借款205.46亿元;货币资金余额152.60亿元,明显小于有息负债规模,其中受限货币资金余额49.04亿元,占比32.14%;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0.98、0.70,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利息费用11.08亿元,同比增长9.28%,占利润总额的比值为44.53%,债务负担较大。

请公司:(1)结合业务开展情况、经营模式等,说明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2)结合行业发展、公司经营情况等,说明债务规模与业绩变化的匹配性,以及目前债务规模和结构的合理性,重点说明在发行可转债和存托凭证融资近120亿元后依然大幅增加有息负债的必要性;(3)结合公司货币资金余额、有息负债规模、债务结构、短期偿债能力、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同行业可比公司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潜在债务风险,如存在,请予以充分提示并说明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公司回复:

一、结合业务开展情况、经营模式等,说明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公司业务开展情况、经营模式以及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分析

1、公司业务开展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镍钴锂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坚持以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发展为核心,围绕“上控资源、下拓市场,中提能力”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两新三化”战略,着力构建海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经营格局,致力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放量带来的广阔市场前景,新能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和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构建锂电材料纵向一体化产业链,稳步推动镍、锂新材料及三元前驱体等扩产项目建设,快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2、公司新能源、新材料、资源三大业务板块的经营模式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新能源业务主要聚焦锂电正极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和钴酸锂材料;新材料业务主要包括三元前驱体材料和镍、钴、锂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业务主要包括镍、钴、锂、铜等有色金属的采、选和初加工。

新能源、新材料、资源三大业务板块的具体经营模式详见公司对外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之“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3、公司所处行业、业务布局和经营模式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

(1)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放量等因素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促使锂电材料行业企业纷纷扩产投资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引领“能源清洁化、交通电动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放量,带动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为上游锂电材料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持续增长的市场与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产能成为行业内各大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锂电材料行业企业纷纷扩产投资,以紧抓市场机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公司作为锂电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大幅扩产契合下游市场需求,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公司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驱动公司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提升核心竞争力。

(2)公司锂电材料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多环节布局,境内外多区域、多品种经营模式,带来大规模资本性支出和新增营运周转资金需求,多渠道持续融资引致资产负债率水平较高

如前文所述,公司锂电材料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涉及境内、境外多个区域,以及上游钴镍锂矿产资源开发、钴镍锂铜等金属材料冶炼、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产线投建等诸多环节和多项产品种类,而矿山投资、冶炼厂、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生产线投建等均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投资。公司着力构建海外资源、国际制造、全球市场的经营格局,致力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的战略发展目标,需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产能扩张,支撑产业生态搭建,进而形成规模化、低成本的领先优势,巩固在锂电材料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近两年一期,尽管公司已通过非公开、可转债、存托凭证发行等多种方式,持续开展权益性融资,经营业绩亦稳健增长(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0亿元、33.51亿元和16.71亿元),并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为正向流入(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9.14亿元、34.86亿元和27.64亿元),但是仍然难以满足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多环节同时快速扩建产能,带来的大规模资本性支出需求,以及产能大幅扩张后增加的营运周转资金需求,因而在开展权益性融资的同时,公司债务融资规模同步大幅增加,致使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整体已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二)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业公司对比情况

最近两年一期,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如下:

考虑到公开发行可转债的未来转股安排,如剔除发行可转债引致的应付债券余额对负债总额的影响,则公司2023年末和2024年6月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9.08%和59.55%,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57.52%和59.10%大体持平,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相对合理。

二、结合行业发展、公司经营情况等,说明债务规模与业绩变化的匹配性,以及目前债务规模和结构的合理性,重点说明在发行可转债和存托凭证融资近120亿元后依然大幅增加有息负债的必要性

(一)公司债务规模与业绩变化的匹配性、合理性分析

最近两年一期,公司债务规模、资产总额以及经营业绩等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此外,最近两年一期末,公司债务规模契合公司业务发展阶段及增长趋势,与公司资产总额的整体增速相匹配,资产负债率水平符合行业特征且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如剔除公开发行可转债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大体持平,因而目前的债务规模具备合理性。

(二)公司债务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1、最近两年一期末,公司债务结构情况

最近两年一期末,公司债务结构情况如下:

如上表数据所示,公司流动负债构成以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主,非流动负债构成以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为主。

2、公司债务结构的合理性分析

公司着力构建的锂电材料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涉及境内、境外多个区域和多种类产品以及中间品,不同产业链环节均涉及合理的存货储备,且受跨境运输等因素影响,原料备货周期相对较长,因而伴随主要产品产销规模的快速提升,确保日常业务正常运营周转的资金需求大幅增加,相应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流动负债规模匹配经营规模扩大而增加。与此同时,公司资本性支出涉及上游钴镍锂矿产资源开发、钴镍锂铜等金属材料冶炼、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产线投建等诸多环节,资本密集型特征更为显著,因而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融资租赁借款等非流动负债规模匹配长期资本支出需求增加而逐步扩大。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债务结构情况如下:

如上表数据所示,同行业上市公司之间债务结构中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为各公司重点布局的锂电材料产业链环节和主要产品种类存在较大区别。最近两年一期末,公司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比例与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大体一致,债务结构具备合理性。

(三)公司发行可转债和存托凭证融资近120亿元后依然大幅增加有息负债的原因分析及必要性

1、公司付息债务和非付息债务的规模、结构及变动情况

最近两年一期,公司涉及的付息债务、非付息负债的规模、结构及变动情况列示如下:

注:付息债务按照广义口径,除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外,将应付票据、拆借款及利息、售后回租形成的长期应付款等亦纳入统计范围。

2、大幅增加有息负债的原因分析及必要性

从债务结构来看,2022年末公司付息债务规模显著增加,较2021年末增加327.60亿元。虽然2022年公司通过公开发行可转债方式融资约76亿元,但仍难以满足产能扩建带来的大规模资本性支出需求和新增营运周转资金需求,因而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借款等方式的债务融资规模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伴随经营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末公司非付息债务亦同步大幅增加。

2023年末,公司付息债务较2022年末增加84.62亿元,增加项目主要为期限1年以上的长期借款和融资租赁借款规模,主要用于长期资产建设支出。2023年末公司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合计金额较2022年末增加166.59亿元,尽管2023年公司通过发行存托凭证的方式融资约5.76亿美元(按照彼时7.23:1的汇率折合人民币约42亿元),用于扩充境内外新能源电池材料产能,收购、开发及运营上游资源等支出,但该项权益性融资资金并不能满足长期资产建设支出的需要,因而公司通过长期借款、融资租赁借款等方式进一步增加了付息债务融资84.62亿元。

三、结合公司货币资金余额、有息负债规模、债务结构、短期偿债能力、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同行业可比公司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潜在债务风险,如存在,请予以充分提示并说明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及结构

最近两年一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及结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二)公司短期偿债指标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

最近两年一期末,公司短期偿债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情况,以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如下:

(三)公司是否存在潜在债务风险,如存在,请予以充分提示并说明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公司经营整体稳健,资金周转正常,目前不存在重大债务违约风险

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但伴随锂电材料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已通过合理控制负债规模、优化债务结构、提高长期资产效益贡献以及加快存货周转效率、降低存货占用额度等方式,逐步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速动比率水平,并且公司经营业绩整体稳健,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3.50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45.42%,盈利水平有所提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正向流入,账面货币资金较为充裕,可以满足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虽然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短期偿债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最近两年一期未发生过重大债务违约情形,因而不存在重大债务违约风险。

2、公司拟采取的防范债务违约风险的应对措施

(1)根据经营资金需求,严格制定合理谨慎、切实可行的资金预算,有序统筹安排各项资金,防范周转资金与债务偿还周期出现错配风险,杜绝可能出现的未及时偿还到期付息债务和经营债务的情形;

(2)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提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大项目专项贷款规模,提高长期借款和融资租赁借款等期限1年以上的债务融资规模,控制期限1年以内的短期债务融资规模及占比,从而逐步提高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水平,减轻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

(3)结合市场行情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合理控制产能扩张节奏和长期资产支出规模,防范负债规模过快增长,逐步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4)进一步加大降本增效的管控力度,合理控制费用支出,努力提升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并及时催收各环节产品销售回款,促使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健,逐步增强公司的偿债能力,防范债务违约风险。

(一)原项目计划投资和实际投资情况

2023年9月至10月,公司召开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及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变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同意将原募投项目“年产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中投入三元正极材料子项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为“年产5万吨(镍金属量)电池级硫酸镍项目”、“年处理15,000吨电池绿色高值化综合循环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综合循环项目”)以及“年处理12,000吨电池黑粉高值化绿色循环利用项目”(以下简称“绿色循环项目”),涉及变更投向的募集资金总金额均为原拟投向三元正极材料子项的募集资金。

“综合循环项目”实施单位为南京华友锂电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筹),项目实施地点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通过回收并处置电池极片、电池堆以及注液电芯,主要产出电池黑粉、铜粒、铝锭等产品。项目预计实施周期为15个月,总投资规模为13,938.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9,583.00万元;

“绿色循环项目”实施单位为衢州华友锂电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筹),项目实施地点为浙江省衢州市高新产业技术园区。项目主要生产原材料为电池黑粉,项目投产后,主要产出产品为硫酸镍、硫酸钴、碳酸锂以及硫酸锰等锂电池原材料。项目预计实施周期为26个月,项目总投资规模为63,161.00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46,735.69万元。

截至本回复公告日,“综合循环项目”和“绿色循环项目”均尚未进行投资,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合计56,318.69万元,募集资金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

(二)后续拟采取措施

公司于2024年10月18日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第六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变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同意将原募投项目“综合循环项目”和“绿色循环项目”变更为“广西华友新材料有限公司粗制氢氧化镍钴原料制备高纯电镍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高纯电镍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55,848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56,318.69万元,占“华友转债”募集资金总额的7.41%。

关于“高纯电镍建设项目”的详细情况,详见公司于2024年10月19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96)。

(三)“综合循环项目”和“绿色循环项目”推进不及预期,进一步变更募投项目的具体原因

公司着力构建资源、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业务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的同时,积极布局循环回收业务,全力打造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因而计划实施“综合循环项目”和“绿色循环项目”,逐步加大循环回收板块的投资力度。

与此同时,电池材料技术的迅速升级加快了电池循环绿色冶炼技术的迭代更新。公司与锂电行业龙头企业LG新能源合作,布局的“综合循环建设项目”和“绿色循环利用项目”专注于废旧三元电池、极片预处理项目和三元黑粉冶炼,旨在通过先进的绿色冶炼技术提升电池回收的效率和环保性。基于绿色冶炼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与合作方不断探索更环保、安全且低成本的新技术,以提高电池循环冶炼的效率和环保性,导致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重要在建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钴产品、镍产品、三元前驱体产品、正极材料等主要产品的产能及产能利用率情况

产能利用率方面,最近两年一期公司钴产品产能较为稳定,伴随市场需求增加,钴产品产销规模稳步增长,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超过95%;镍产品产能快速增加,伴随锂电材料高镍化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22年和2023年产能利用率均在90%以上,2024年上半年受新建产线产能爬坡期影响,产能利用率暂时有所下滑,但仍在70%以上。

(一)公司前期大规模扩产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同行业可比公司亦进行大规模扩产融资

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引领“能源清洁化、交通电动化”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全球各国政府及主要汽车厂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主要中游产业,动力电池进入爆发期,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从2011年的1.08GWh上升至2020年的137GWh,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作为锂电池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正极材料亦受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动而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权威市场研究机构GGII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4.3万吨,同比增长44.7%,带动全球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33.4万吨,同时其预测2025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出货量将超过150万吨,增长空间巨大,亦将带动锂、钴、镍等金属材料需求量大幅提升。在该市场环境及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大背景下,行业内企业纷纷在2019年前后陆续启动多渠道融资,推动产能扩张,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下游需求。

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产品近年产能扩张情况如下:

在持续增长的市场与较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产能为行业内各大公司抢占市场份额的驱动力之一。公司作为锂电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大幅扩产符合行业当时的发展趋势,在产能规划时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形,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加强公司自身竞争力需要的举措,有利于驱动公司抢占市场份额、扩大竞争力,具备合理性。

(二)公司已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整下游锂电材料端产能建设节奏和产业空间布局

在国内行业竞争加剧、海外产业保护政策频出、供应链主导权争夺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推进产业链开放、国际化合作、全球化布局,与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融合,产业互连、优势互补,推动公司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在印尼,依托上游资源开发优势,公司推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华翔年产5万吨硫酸镍项目有序推进,华能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主体竣工并成功投料,进一步增强了印尼镍产业协同优势,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发展模式在印尼逐步落地;在韩国,公司与LG合作的龟尾正极项目部分产线投产,进军北美市场;在欧洲,匈牙利正极材料一期2.5万吨项目开工建设,公司挺进欧洲市场迈出实质性步伐。

(三)公司新增产能消纳风险相对较低,在建工程不存在减值风险,无需计提减值损失

(1)新能源锂电行业依然具备长期增长潜力,为公司前期大规模扩产提供了广阔的消纳空间

2014至2023年,我国汽车销售量由2014年的2,349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3,009万辆,十年间销量增长660.21万辆。而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销量不断增长,渗透率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2万量,同比增长37.88%,维持高速增长趋势,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达到31.55%,较2022年提升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35.7%,较2021年提升8.1个百分点。2024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94.4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到35.2%,较2023年提升3.6个百分点。中汽协预测,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预计未来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会持续提升。根据高工产研预测,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到44.8%。

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了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巨大商机。报告期内,锂电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据GGII数据,2024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46.5GWh,同比增长15%。但受电池降本因素影响,磷酸铁锂电池凭借低成本优势抢占部分市场,三元电池装机占比有所下行,对三元材料需求拉动有限。据GGII数据,2024上半年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出货量134万吨,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0万吨,同比微减1%。但高镍、高电压三元材料因在能量密度、轻量化和低温性能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随着镍、钴、锂等核心金属原料价格大幅回落,三元材料性价比将明显提升,三元材料的市场份额有望回升。同时,在新能源车、储能系统及eVTOL低空飞行器等产业技术路径向高能量密度发展的趋势下,半固态、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材料体系全面优化,驱动正极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升级,高镍三元电池有望得到加速推广与普及,硫酸镍及上游镍原材料的需求预计将恢复高速增长。

(2)领先的行业地位、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行业内一流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新建产能的消化提供保障

行业地位方面,公司是全球锂电正极材料和三元前驱体产品主要供应商之一,产销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钴产品供应商,产销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产业链布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从镍钴锂资源开发、有色精炼、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链条间紧密连接、高效协同,实现从资源开发到镍钴锂化学品到三元材料的协调协同。公司统筹海外资源、国内制造、全球市场,全力以赴拓市场、增订单、提负荷,主营产品出货量稳中有增,经营业绩企稳回升,产业一体化优势进一步凸显。

客户资源方面,公司全面深化客户合作,在深入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与LGES、大众等世界知名电池、整车企业共同探索锂电材料产业一体化新路径,与远景AESC、亿纬锂能、BMW等客户签订项目定点协议,推动产业链深度合作,增强客户粘性。截至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已覆盖宁德时代、LGES、三星SD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AESC等全球动力电池品牌企业,广泛应用于特斯拉、BMW、Stellantis、大众、现代、通用、福特、戴姆勒、雷诺、极氪、长安、吉利汽车等国内外知名电动汽车,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

(四)年审会计师发表的意见结论

1、核查过程

(1)访谈公司管理层,了解公司前期大规模扩产的原因,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同行业可比公司扩产情况,判断公司大规模扩产的必要性;

(2)了解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领先的行业地位等,判断公司新增产能的消纳风险以及在建工程的减值风险;

2、核查结论

经核查,年审会计师认为:

公司在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大幅扩产符合行业当时的发展趋势,同行业可比公司亦大幅扩产,在产能规划时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形,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加强公司自身竞争力需要的举措,有利于驱动公司抢占市场份额、扩大竞争力,具备合理性。公司新增产能消纳风险相对较低,进而在建工程不存在减值风险,无需计提减值准备。

(一)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及债务情况

公司主要在建项目为“年产5万吨(镍金属量)电池级硫酸镍项目”、“年产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项目”、“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等正在进行的建设项目。

关于公司货币资金及债务情况的分析详见本公告“问题2”之“三、结合公司货币资金余额、有息负债规模、债务结构、短期偿债能力、日常经营周转资金需求、同行业可比公司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潜在债务风险,如存在,请予以充分提示并说明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二)主要在建工程项目资金情况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主要在建工程项目预计剩余资金需求合计为25.93亿元,考虑到拟变更的“高纯电镍建设项目”预计剩余资金需求约8亿元,公司预计在建项目未来资金需求约34亿元左右。

4、关于存货。根据披露,2022年末至2024年半年度,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182.68亿元、161.36亿元、144.5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均超25%,占比较高;分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76亿元、3.73亿元、2.39亿元,计提比例分别为3.16%、2.31%、1.66%,计提比例逐年下降,其中原材料余额93.62亿元,计提比例由0.78%降至0.54%。但公司称报告期内镍、锂等主要金属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与公司计提比例变动趋势不一致。

一、分产品类别列示存货的具体内容,包括名称、数量、金额、库龄等,并结合采购备货政策、同行业可比公司、历史销售情况、在手订单等,说明公司存货规模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一)分产品类别列示存货的具体内容

2024年6月末,公司分类别存货明细情况如下:

1、原材料

单位:万元

2024年6月末公司原材料中,正极材料原料实物量为11,495.48吨,其余金属原料所含金属量合计为167,296.93吨。

2、委托加工物资

2024年6月末公司委托加工物资中,正极材料原料实物量为77.62吨,其余金属原料所含金属量合计为2,235.57吨。

3、在产品

2024年6月末公司在产品中,正极材料在产品实物量为1,163.99吨,其余金属原料所含金属量合计为28,429.72吨。

4、库存商品

2024年6月末公司库存商品实物量合计为27,444.74吨。

(二)公司采购备货政策

(三)同行业可比公司

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及占流动资产比例情况如下:

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系公司受构建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链一体化投资扩产项目陆续投产影响,生产规模扩大,库存储备规模相应扩大。

(四)历史销售情况及存货周转率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公司各期销售情况及存货周转率如下:

注:2024年1-6月,存货周转率指半年周转次数,以下同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公司存货周转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如下:

单位:次/年

(五)在手订单

公司主要销售钴产品、铜产品、镍产品、锂产品、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和镍中间品等产品,主要产品在手订单情况如下:

1、钴产品

公司钴产品包括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硫酸钴、氯化钴等,产品均为行业内标准化产品,销售合同基本以具体订单形式。

2、铜产品

公司铜产品主要为电积铜,具有较强的市场流通性。与大型铜冶炼企业相比,公司铜产量规模相对较小。公司铜产品主要生产基地在刚果(金),为提高管理效率,公司与国际知名大宗贸易商荷兰托克签订框架协议,将刚果(金)生产的铜产品集中销售给荷兰托克。

3、镍产品

公司镍产品主要包括电解镍、硫酸镍等。其中,公司所产电解镍为伦敦金属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交割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流通性,可用于期货合约的履约交割,产品易变现。硫酸镍为行业内标准化产品,销售合同基本以具体订单形式。

4、锂产品

公司锂产品主要为碳酸锂,碳酸锂为行业内标准化产品,销售合同基本以具体订单形式。

5、三元前驱体

6、正极材料

公司正极材料销售多为框架性长单合同,合同约定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开展战略合作,合同未约定具体销售量,根据市场行情开展销售业务,实际销售以具体订单为准。2023年、2024年公司与多家头部电池企业签订框架性长单合同。

7、镍中间品

公司印尼资源业务板块所产镍中间品由股东包销,根据包销协议约定的比例,公司将产品销售给各股东。公司产出后,即按照约定比例销售给股东,不存在变现压力。

综上,公司存货规模较大主要受一体化产业链长、生产规模扩大和原料采购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符合公司业务模式,具有商业合理性。

(一)主要金属市场价格变化

公司主要原材料在采购计价方面,钴、镍、铜原料的采购定价主要与国际市场金属交易价格挂钩,碳酸锂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主要参考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三元前驱体采购价格主要参考镍、钴等金属的市场价格,结合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供需情况来综合定价。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钴、镍、铜、碳酸锂市场价格趋势如下:

1、钴镍铜市场价格走势图

2、碳酸锂市场价格走势图

市场价格变动原因分析如下:

1、MB钴价

随着刚果(金)、印尼钴产量增加带来供给量增加,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等导致需求下降,供需关系变化导致钴价大幅回落。

2、LME镍价

LME镍价在2022年3月因逼仓事件等因素出现短期暴涨,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印尼镍供货量增加等因素影响,镍价整体大幅下跌。

3、LME铜价

2022年,受全球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LME铜价经历了快速上升再触底反弹的阶段,并于2023年窄幅震荡。2024年上半年,受美联储降息、风电等新兴产业发展等影响,铜需求持续增长,而全球多个国家铜矿产量低于预期,供需格局的变动导致铜价短期大幅上涨。

4、碳酸锂价格

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增长,锂电池需求旺盛,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2023年以来,行业供给增加,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等导致需求下降,供需结构变化导致碳酸锂价格整体大幅下跌。

(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过程

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过程如下:

1、库存商品

2、在产品

3、委托加工物资

4、原材料

(三)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及其计提比例如下:

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3.16%、2.31%、1.66%,逐年下降,主要原因如下:

1、存货结构变化

为公司发展提供更具成本竞争优势的原料保障,近几年公司布局印尼镍资源开发业务、津巴布韦锂矿项目开发。2022年,印尼年产6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项目于2022年上半年正常生产,印尼年产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于2022年四季度正常生产;2023年,印尼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项目于2023年下半年正常生产,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于2023年上半年正常生产。随着津巴布韦锂矿项目投产运营、印尼镍资源开发纵深推进,公司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存货构成中,资源业务端供给的低成本的原料及其形成的产品占比较2022年末明显提高,该部分存货不存在跌价,故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较2022年末下降。

2、价格变化

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钴、镍、铜、碳酸锂下游需求及市场价格变化详见“4关于存货、二、(一)”。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公司存货跌价准备主要系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产品及其原料形成。2023年,钴价总体仍呈现下跌趋势,镍价持续下跌,锂价整体大幅下跌,受基础金属价格下跌及市场供需关系影响,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价格整体大幅下跌;2024年1-6月,镍、钴、锂金属价格变动幅度较小,相应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价格整体变动幅度较小,故公司2024年6月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较2023年末下降。受2023年、2024年1-6月金属价格变动幅度变化的影响,2024年6月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较2023年末有所下降。

三、年审会计师发表的意见结论

(一)核查程序

2、获取公司各期末存货结存清单、库龄统计表,并结合公司采购备货政策、同行业可比公司、历年销售及存货周转率、在手订单等,分析公司存货规模较大的原因及合理性;

3、获取主要金属市场价格统计表,复核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过程,检查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的准确性、充分性,并结合存货构成、下游需求及价格变化等,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二)核查结论

1、公司存货规模较大主要受一体化产业链长、生产规模扩大和原料采购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影响,符合公司业务模式,具有商业合理性;

5、关于预付款项。2021年末至2024年半年度,公司预付款项余额分别为10.50亿元、16.35亿元、18.11亿元、23.39亿元,连年增长,前五名预付款项期末余额占比为48.06%。其中,账龄1年以内、1-2年、2-3年、3年以上的余额分别为21.54亿元、1.46亿元、0.06亿元、0.34亿元。

THE END
1.今日铜价格行情查询(2024年11月07日)铜报价金投价格网光伏政策预期向好 锡现货继续上行2024-11-4 16:28:55 相关报价 铜报价| 今日铜价格查询_各地最新铜行情报价(2021年07月15日) 铜报价| 今日铜价格查询_各地最新铜行情报价(2021年07月14日) 铜报价| 今日铜价格查询_各地最新铜行情报价(2021年07月13日) 铜报价| 今日铜价格查询_各地最新铜行情报价(2021...https://jiage.cngold.org/c/2024-11-07/c9575866.html
2.市场风声鹤唳美指上扬铜价77万关口承压回调2. 美国大选对铜价的影响 政策影响:美国大选结果将直接影响全球铜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对中国等出口大国产生冲击,进而影响全球铜的进出口结构。若贸易战升级,中国整体出口环境恶化,将对铜价产生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与铜需求: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减税政策,尤其是企业税的大幅降低,以及可能的基础...https://copper.ccmn.cn/news/ZX003/202411/39b675c21d414caa81ee8c51e7913760.html
3.今日期货国际铜价格2024112024-11-11上海期货交易所下午14:02期货国际铜主连最新价格67700,下跌850,下跌幅度为1.24%,最高68070,最低67660; 2024-11-11上海期货交易所下午14:02期货国际铜当月连最新价格67800,下跌400,下跌幅度为0.59%,最高68560,最低67700; 2024-11-11上海期货交易所下午14:02期货国际铜2411最新价格67800,下跌400,下跌幅...https://hq.smm.cn/futures/103033522
4.今日铜价格行情查询(2024年09月12日)内容摘要金投价格频道提供今日铜价格查询,各地最新铜行情报价(2024年09月12日):今日铜价格行情查询(2024年09月12日)地区产品名称产品价格价格单位华东现货1#电解铜73545元/吨长江现货1#电解铜73540元/吨广东Hpb59-1铜棒 金投价格频道提供今日铜价格查询,各地最新铜行情报价(2024年09月12日): 今日铜价格行情...http://m.77242.cn/news/267.html
5.长江期货发布时间:2024-07-12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1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长江期货-铜2024下半年走势展望:供给约束下,铜价维持强势格局.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702/8050117005006106.shtm
6.矿业龙头最新研判!2024年下半年铜价或呈震荡趋势2024年下半年铜价或呈震荡趋势 股友A19koW6466 来自: 湖南 初灵信息公司已创新推出了“可视、可知、安全、智能的企业(园区)全光网络”解决方案,基于PON-SDWAN融合网关,为大中型企业互联网专线提供了FTTR-B(企业全光组网)、WiFi6+Mesh(无线全覆盖)等多种融合方案,显著提升了网络的可视化、智能化和安全性。目前...https://www.360doc.cn/article/116554_1132561597.html
7.2024年11月09日11月8日沪铜期货专业走势点评–花联网2024年11月09日11月8日沪铜期货专业走势点评 11月8日,截止发稿,沪铜主力合约暂报77630元/吨,涨幅2.17%。据曲合期货小编统计,多数期货公司预计沪铜期货行情强势反弹。沪铜期货最新走势点评如下: 沪铜期货实时行情 更新时间:—- 最新价 — 涨跌值 — 涨跌幅 — 点击查看沪铜最新行情走势...http://www.hlwta.com/articles/11869.html
8.铜年报铜价 分析 走势图 资讯 产品 公司2024年铜年报2024年铜价分析,2024年铜价走势预测,期货公司2024年铜价观点汇总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code/application/modules/Market/views/mobile/collection/week.html on line 21往期...http://m.iyunhui.com/cu/market/year/
9.2024年铜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四、通货膨胀影响铜价走势 0 第二节 2019-2024年影响中国铜业发展的政策因素 6 一、人民币汇率 1 二、出口退税调整 2 三、国储抛售政策 8 四、淘汰落后产能政策 6 五、环保政策 6 第三节 2019-2024年中国铜业相关政策标准分析 8 一、《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 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精矿...https://www.cir.cn/R_NengYuanKuangChan/08/TongFaZhanQuShiYuCeFenXi.html
10.二十年复盘,铜背后的宏观叙事今年3月-5月,铜价表现强势再创历史新高,背后的驱动究竟是宏观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还是大宗市场的定价叙事。这对于我们判断铜价表现的持续性,以及未来价格是否开启上涨周期至关重要。 铜兼具商品和金融属性,但在系统的定价框架理解铜价走势,铜定价并没有跳脱出“需求决定方向,供应提供价格弹性”的传统供需分析框架。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18230
11.低利率,新均衡——2024年利率债中期策略报告2024年对于债券市场必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债券收益率快速下行至历史低位,引发了关于“低利率”、“资产荒”、“债市失锚”等市场讨论,无论对于债券投资还是资管机构的资产负债管理,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然而,上半年市场的疾风骤雨之后,下半年在政府债券供给放量、供需结构逐步变化、基本面与政策条件基本维持、债市价格体...http://djs18.com/weixin/getInduDetailNew.action?flag=2&newsId=101908
1.铜市展望:2024下半年铜价走势预测及投资策略期货频道铜市展望:2024 下半年铜价走势预测及投资策略 快讯摘要 2024 下半年铜市展望: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铜价,供应过剩限制反弹空间,需求有望提振,价格区间预计在 77500—86000 元/吨,可关注跨市反套和阶段性正套策略。 快讯正文 【铜市展望:多因素影响铜价,2024 下半年走势受关注】...https://m.hexun.com/futures/2024-06-24/213289108.html
2.铜价走势图铜价走势图今日价格、最新报价、行情走势来自于我的钢铁网门户网站,为您提供铜价走势图产业资讯信息,包含最新的铜价走势图今日价格、铜价走势图行情走势、铜价走势图最新报价、行业分析等信息,为国内钢铁企业,钢材企业提供最新的铜价走势图汇总资讯。https://www.mysteel.com/hot/1590591.html
3.2024年11月8日铜价走势深度解析与全面评测美文仿真树在金属市场中,铜价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铜价波动频繁,为投资者带来机遇与挑战,本文将重点介绍“今日最新铜价走势图”,对产品的特性、使用体验、与竞品对比、优缺点以及目标用户群体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工具。 http://www.xajinsen.com/post/11333.html
4.铜价格走势图今日最新铜价行情(2024年4月24日)铜价格走势图今日最新铜价行情(2024年4月24日)今日最新铜行情:70050备注:以上铜价格仅供参考,请以官方价格为准。... 铜价格走势图 今日最新铜价行情(2024年4月24日) 今日最新铜行情:70050 备注:以上铜价格仅供参考,请以官方价格为准。https://www.zhiguf.com/focusnews_detail/1192404
5.《铜价走势分析》PPT课件.pptx《铜价走势分析》PPT课件.pptx,铜价走势分析,走势,分析,PPT,课件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https://m.renrendoc.com/paper/102403862.html
6.中金2024年展望有色金属:知其势,度其时在2023年半年展望中,我们指出供需过剩下,铜价“跌幅未尽,拐点亦趋”,下半年铜价如期下跌,几乎已达到成本支撑位7,700美元/吨,即90分位成本叠加10%-15%溢价,短期或磨底震荡。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铜供需过剩可能扩大,但铜价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中美需求利好政策共振下,铜矿过剩边际收窄预期可能成为铜价上行的驱动因素,2024...https://www.chinascrap.com/topic/topic_view?key=176750
7.调查:2024年铜价料先抑后扬,供应预测从过剩转为短缺;7x24小时②2024年初指标铜价下滑,因为市场对亚洲大国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感到不安,且投资者下调对提前降息的预期。 ③经济学人讯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Matthew Sherwood说,对高利率及其对建筑业影响的担忧将在短期内拖累铜价。“随着市场开始考虑迫在眉睫的供应短缺问题,价格将在下半年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 ...https://www.gold678.com/live/202401301358592069
8.紫金矿业首席行业研究员黄孚:2024年下半年铜价或呈震荡走势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6日,紫金矿业首席行业研究员黄孚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下半年海外因素仍是铜的重要定价点之一,下半年铜价或呈震荡走势。 黄孚表示,2024年上半年内,铜行情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海外经济因素盖过了国内需求因素。2024年上半年,国内铜需求一般,但海外曾出现制造业复苏、经济好转的预期,因此...https://www.cnstock.com/commonDetail/24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