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二季度,大大小小的价格战在各平台的“本地生活”中接连发生。美团这个深入当地生活的“老大哥”不再平静。4月起,美团APP在美食页面下新增“特价团购”版块,口号是“限时补贴,全网低价”。此外,“周三外卖节”、“直播神人气”,源源不断的“红包”、“魔券”礼券页面通过各种渠道推送给用户。此举被业界视为美团开始与抖音正面正面对决。
“本地生活”是当下互联网巨头最想争夺的市场。2021年抖音组建本地生活商业化团队后,最初以“0佣金”、低佣金模式吸引了众多商家入驻。还持续推出特色团购优惠券,吸引大量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生活服务订单同比增长965%,仅到店访问就将为商家增加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737%。同时,商户通过平台发出订单507.11万笔,同比增长623.12%。
业内人士认为,美团最初凭借低价策略成功打开市场。抖音进入本地生活以来,也在学习美团以低价抢占份额。不仅如此,抖音还选择联合“对手的对手”加深渗透。2022年,抖音与饿了么达成合作,共同开拓外卖市场。此举让抖音将店内消费的本地生活服务延伸至到家的本地生活服务。
美团
以直播“哭”撬动新增长
9月1日下午,记者进入抖音普普超市直播。主播使劲喊话,还有“全店满折”的优惠券优惠方案。同品牌同规格的五常大米在直播间打折后售价为每袋54.90元,比普普自有APP上便宜5元。生鲜电商和实时零售平台的直播增多,反映出本地生活赛道上的“激烈”竞争。
美团的加入,意味着直播正在成为主导当地生活的新战场。美团对抖音的明显狙击也让当地生活的竞争更加激烈。7月13日,抖音生活服务宣布推出“搜索数据”能力,称其“帮助商家了解搜索运营全貌,捕捉商机”。《抖音生活服务搜索运营手册》显示,过去六个月,抖音生活服务搜索流量增长207%,生活服务搜索GMV增长213%。美团、抖音的一系列动作,迎来了本土生活方式市场的升级。
市场
过去一年多来,日活跃用户超过7亿的抖音对当地生活的渗透已经成为美团最大的威胁。据36氪了解,抖音生活服务2023年的目标是1500亿,约为上一年GMV的两倍。此外,第三方数据显示,2022年,在抖音和美团上同时从事团购的商家将有60-70%的预算投入抖音。
不过,最新财报显示,美团在本地生活“老大哥”的地位依然不易挑战。今年第二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2%至512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4.8%至111亿元。即时配送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1.6%,达到54亿笔订单。
艾媒咨询预计,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35.3万亿元,本地生活服务线上渗透率也将从2020年的24.3%提升至2025年的30.8%。
观察
把流量变成“存量”
本地生活竞争日趋白热化,这意味着价格战只是表面现象,低价才是赢得份额的敲门砖,“粘住”用户才是守住份额的基础。在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看来,美团和抖音各有优缺点。
比如,美团的骑手规模、用户和商家规模及使用习惯、本地推广能力、城市运营能力在这些抖音外卖中还存在短期差距,但慢慢地,仍有机会进一步蚕食美团的市场份额。毕竟未来是股市阶段。此外,虽然美团在外卖品类的营业利润率不高,但其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是为美团贡献利润最大的业务板块。这是抖音还需要攻克的领域。
零售电商行业分析师陈康指出,抖音有自己突出的优势,那就是“内容+电商”。借助强大的算法功能和粘性强的海量用户,通过专家进店视频进行内容种植和消费场景植入是抖音的独特优势。这也是抖音能够快速向美团施压的原因。。未来,美团能否利用短视频、直播将流量用户转化为存量用户,提高流量转化,将是稳定份额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