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国民为美消费升级,家用美容仪监管收紧促市场有序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发展,其中非手术类轻医美2023年市场规模达1310亿元,轻医美用户规模在2023年达2354万,进而带动了家用美容仪市场的消费升级。与此同时,家用美容仪逐渐被纳入更严格的医疗器械监管,促进了市场良好有序地发展,共同推动了市场的消费升级。
发展趋势:国产品牌持续崛起,监管加严促家用美容仪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伴随着国产品牌的快速成长,国产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国家药监局加大了对家用美容仪,特别是射频美容仪的监管力度。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家用美容仪产品,保障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随着监管政策的推出,行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节选)第一章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发展背景概况
家用美容仪定义及分类
家用美容仪是一种在家就能轻松操作来进行调节改善人体皮肤的器具,以其对人的皮肤进行清洁、去除角质/毛发、去皱、淡化色斑、提紧皮肤、改善肤色等类似护理;常见的家用美容仪主要有光电加热类、通过电离方式导入导出类、促进代谢类、消炎、修复、脱毛类等;按照美容仪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将其分类为声波技术、离子传导、LED光、EMS微电流、RF射频和激光类型六类。[1]
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近年来,家用美容仪逐渐被纳入更严格的医疗器械监管。通过将家用美容仪纳入医疗器械管理,国家药监局等监管机构能够依据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对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管,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女性职场薪酬水平有所增长。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升、“悦己”观念深入心智,“颜值消费”仍有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英国,当前中国家用美容仪的海外品牌也主要集中于日本、美国等国家,与海外品牌的深入合作,有助于中国家用美容仪企业引进生产技术和设计理念,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第二章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家用美容仪关联市场:医疗美容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发展,其中非手术类轻医美市场表现突出。家用美容仪作为医疗美容在家庭场景下的延伸,其便捷性、个性化和相对较低的成本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倾向于在家中进行美容护理,从基础的清洁、保湿到高级的光电疗法、射频紧肤等,家用美容仪的功能日益丰富,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中国家用美容仪关联市场:轻医美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2023年间中国轻医美市场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在2023年用户规模达2354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105万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轻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非手术、微创或无创美容方式的接受度逐渐提高。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基础护肤,将会追求更加个性化、高效、便捷的护肤解决方案。
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发展痛点
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的发展痛点主要包括行业标准缺失、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但无序以及监管政策滞后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痛点,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制定和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以及加强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家用美容仪监管收紧,行业洗牌进行时
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品牌
目前头部美容仪品牌的产品多主打射频美容仪。射频美容仪在中国市场上仍以海外品牌为主,国产品牌的光疗美容仪在家用美容仪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
家用美容仪细分市场:光疗美容仪(一)
家用美容仪细分市场:光疗美容仪(二)
在光疗美容仪上消费者一般更倾向于购买医用级红蓝光治疗仪,超六成消费者认为在可解决皮肤问题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医用级红蓝光治疗仪比普通LED美容仪更高的价格,消费者主要认为医用级红蓝光治疗仪相对于普通LED美容仪而言,治疗效果更佳(55.8%)、光源质量更精准(55.8%)、安全性更高(54.5%)。
家用美容仪细分市场:光疗美容仪(三)
随着医用级红蓝光治疗仪逐渐普及,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亦亟待解决。超五成消费者希望医用级红蓝光治疗仪可提升治疗效果与效率,在产品安全性上有保障,以及在技术上有所创新,48.2%的消费者更希望完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购买后续服务的需求中,保障售后服务、提供个性化护肤建议、提供专业指导以及持续的技术支持是他们的主要诉求。
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标杆案例——迪魔京度(一)
京度是迪魔生物科技旗下的美容仪品牌,迪魔生物作为光疗治疗仪行业标准主导单位、《适用于LED美容仪的护肤品》团体标准参与单位,在医疗美容领域有着不俗的研发实力。迪魔生物的实用新型专利“便于佩戴的光疗嫩肤仪”在耳朵挂孔的基础上,增设第一收紧带,即通过后脑勺分担了对LED面罩的部分承托力,从而进一步降低耳朵的压力,进一步提高舒适度。依托母公司迪魔生物资源优势,京度于2024年5月推出医用红蓝光硅胶治疗仪(于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批准),成为了中国医用红蓝光硅胶治疗仪开创者。[1]
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标杆案例——迪魔京度(二)
第三章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消费者洞察
家用美容仪消费者画像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美容仪消费群体中,女性占比超过70%;主要分布在一线(含新一线)、二线城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现代女性成为新时代消费的主力军。女性群体的“悦己”观念深入心智,叠加美容护肤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促进美容市场的活跃度,为家用美容仪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消费者护肤诉求及主要使用的家用美容仪类型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当前消费者主要的护肤需求是清洁、提拉紧致、美白提亮、嫩肤保湿以及辅助护肤品吸收;主要使用的家用美容仪有光疗美容仪、射频美容仪及超声波美容仪等。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对于护肤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基础保养,而是向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不同年龄段、肤质和需求的消费者,在选择护肤品和美容仪器时会有不同的偏好和考量。
中国消费者护肤方式选择及家用美容仪优势认知调查
中国消费者购买家用美容仪主要流程及决策因素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家用美容仪时一般会在社交平台搜索综合对比,综合对比下确认自己想购买的品牌;在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中,产品性能是关键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家用美容仪这类高价值且功能多样的产品时,往往展现出高度理性的购物行为。社交平台不仅汇聚了海量的UGC,还通过算法精准推送,使得消费者能够轻松获取到来自不同用户、不同视角的产品评价和使用心得。
中国消费者家用美容仪购买渠道调查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消费者购买家用美容仪的渠道多样,主要集中在线上渠道,包括电商平台、社交媒体上品牌/KOL的推广链接以及官网。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电商平台凭借其丰富的产品选择和促销活动成为主要销售渠道;社交媒体则通过KOL推广和社群营销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而官网则通过提供正规渠道和定制服务等方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消费者关于家用美容仪使用痛点调查
第四章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SWOT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的SWOT分析
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趋势分析
国产品牌持续崛起,推陈出新成必然趋势
中国家用美容仪市场伴随着国产品牌的快速成长,国产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科技的进步为家用美容仪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随着消费者对美容和个人护理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国产品牌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监管趋严,行业逐渐高质量发展
家用美容仪市场迅速扩张,但随之而来的产品安全问题、功效夸大、虚假宣传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国家药监局加大了对家用美容仪,特别是射频美容仪的监管力度。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家用美容仪产品,保障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