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申佳平)“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近年来,随着盲盒产品遍地开花,“万物皆可盲盒”风潮涌动,一些消费者对于这项充满惊喜和失望的消费“既爱又恨”。
图为某盲盒品牌线下门店。人民网申佳平摄
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形式、销售对象等方面作出规定。行业人士表示,盲盒消费市场规模日益庞大,监管会更加趋严趋紧。伴随行业逐渐走向精品化、规范化、国际化,一些粗制滥造、不合规的产品也终将被淘汰。
百亿资本看好“Z世代”市场扩张伴随乱象不断
今年5月,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一位网友“吐槽”了自己购买盲盒时遇到的“糟心事”,其表示自己在某平台购买了盲盒玩具,收到时却发现商品破损,但商家不同意更换,并故意拖延不予解决。
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截图。
中消协此前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商家利用盲盒销售临期商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利用盲盒诱导消费”“盲盒概率不透明”等问题,被消费者诟病、投诉最多。
7月底,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消费投诉举报热点》显示,上半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接收处理投诉举报咨询等工单36.59万件,线上消费投诉举报占比首次超过六成。其中,网络销售盲盒及盲盒抽奖、未成年人充值消费、商家不履行保价承诺等成为网络消费投诉举报新热点。
该负责人还表示,潮玩行业逐渐走向精品化、规范化、国际化。随着行业的参与者越来越多,IP越来越多,供应链的工艺和水平逐渐提升,消费者的审美也将进一步提升,一些粗制滥造的潮玩终将会被淘汰。
划定盲盒营销红线行业监管将更细更严
业内观点认为,随着此次规范指引逐步完成意见征求、落地施行,监管部门将为盲盒营销划出“红线”,更详细的监管要求也将进一步推动盲盒行业告别“野蛮生长”,促进行业也将迎来理性发展。
目前,市面上的盲盒价格大多是几十至上百元不等,但由于大多隐藏款的稀有性,部分出现概率低的隐藏款盲盒在二手市场上被炒至上千元。“怎么抽也抽不中隐藏款”,被“盲盒人”戏称为“心中永远的痛”。
针对餐饮品牌销售盲盒,此次征求意见稿规定,食品经营者在从事食品销售、餐饮服务过程中使用盲盒商品开展促销活动的,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看来,盲盒“隐藏款”的销售行为类似于抽奖式有奖销售,其销售应当遵守《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对于盲盒内物品的商品价值及“隐藏款”的出现概率、分布方式等关键信息,商家须事先做出明确说明告知消费者。
此次征求意见稿要求,将商品投放数量、隐藏款抽取概率、商品价值范围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不得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不得以折现、回购、换购等方式拒绝或者故意拖延发放盲盒。不得设置空盒。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群体由于消费观念尚不健全,更容易为盲盒而“狂”。对此,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要求“不得向8岁以下未成年人销售盲盒”。该规定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此前发布的《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也曾提及。
有教育从业者表示,对于盲盒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不良影响,家长、学校要进行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监管,司法保护也应跟上。针对盲盒经济出台全国性立法十分必要。